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传 > 第16章 年轻:手机QQ的自我变革

第16章 年轻:手机QQ的自我变革




行动惯性是一种普遍的症候群。没有不变的成功方程式,惯性是企业成长最大的敌人。

——唐纳·萨尔(美国管理学家),《成功不坠:最适者再生》

年轻!年轻!年轻!

——汤道生



“并非补充,而可能是颠覆”


移动浪潮下,腾讯不仅受到外在竞争对手的压力,更要面对自我的蜕变。而在所有的变革中,自我革命是最艰难的一种。

2013年5月8日,手机QQ4.0版本上线,而后遭遇用户的疯狂吐槽。上线仅4天,就收到了3万余条投诉。所有不满都指向新版本的一个调整:取消了在线离线状态显示。事实上,这个新的版本,是将好友是否在线放到了更深的入口,而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这一改动无法接受。

受到舆论的压力,手机QQ的产品总监在知乎社区上做出回应:每天QQ消息中,65%是通过手机发送的。而由于头像不亮就是离线状态的这一认知,会阻碍留言的动机,所以,整个调整的初衷,是希望让QQ具备随时可沟通的认知,好比短信,可靠性非常高,发之前就不会想对方有没有开手机。

随后,QQ产品团队承诺将在两周内推出优化版。5月17日,安卓优化版上线,iOS优化版同步提交审核。在优化版中,对离线与在线做了标注,比承诺日期提前了7天。

“QQ的这次改版受到了很多吐槽,主要是在淡化在线状态这个点上步子迈得有点急,需要做适当回调,这是一次很有价值的‘试错’。”腾讯公司副总裁殷宇在专门组织的媒体沟通会上,坦诚地对外表达了QQ尝试深度移动化自我变革的决心。

事实上,很多人可能不大了解的是,这是手机QQ部门和PC  QQ部门合并到社交网络事业群后的第一个大版本,在这个版本中,进行了近百个功能点的优化。殷宇事后感慨,近百个优化点,只有一个被吐槽,说明还有很多优化点是成功的。

除了受到来自微信的压力,QQ自己也受到用户的压力。根据腾讯当时内部的监控数据,75%的网民通过移动互联网使用QQ,每天有150万人从PC端转移到手机端,而每年暑假和春节都会出现一轮迁移的爆发。当时每天C2C消息中,60%是从手机端发出的,而2013年春节这一数字是70%。

作为社交网络事业群的负责人,汤道生在当时也表示,QQ已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必须全面拥抱移动互联网。“QQ马上要进入第15个年头了,有8.5亿活跃用户,但互联网已进入下半场竞争,移动互联网并非PC端的补充,而可能是颠覆。QQ如果不自我变革,适应‘随时随地’的特征,就会被用户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