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高财商:轻松实现财务自由的思考力和行动力 > 第2章 对财富的态度正确了就成功了一半

第2章 对财富的态度正确了就成功了一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亚伯拉罕·林肯



你对财富的态度决定了财富对你的态度



在第1章里,我们剖析了4个轻松实现财务自由的案例。农二代小鑫、单身女白领琪琪、全职妈妈赵姐和中年“码农”老王,他们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在积累财富的道路上,他们从无到有,从匮乏到富足,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他们对财富的态度有所转变。我认为,对财富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态度正确就意味着你在轻松实现财务自由的道路上成功了一半。本章,我们来讲解什么是对财富的正确的态度。

拥有足够多的财富,意味着我们可以住在自己喜爱的房子里、购买喜爱的配饰和衣服、开钟爱的车、到世界各地去旅行、享受各地的美食,以及能够相对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等等。我们热爱财富,对我们来说,财富总是与富足、独立、自强联系在一起,也总让人产生自由、精致、美好的联想。

金钱又被称为货币,它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在原始社会,人们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通过交换得到自己需要的物资,例如用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交换物资种类的限制,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被交换双方都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拿我国来说,从早期的“贝”到“铜币”,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圆形方孔钱”,再到后来的“纸币”,货币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发挥着等价交换的作用。金钱的附加意义是后来被人们赋予的——它是财富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从某个侧面体现出个人给社会提供了多少价值。

然而,对于财富,人们所持的态度不尽相同。财富带来的幸福感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的,但是有些人并不是这样的。有的人会说:“我想过极简的生活,不需要很多钱,理财很麻烦。”“钱多了人就会变坏。”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负面论调。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潜意识中把金钱和麻烦联系了起来。他们公开批判金钱,看似对获得财富不感兴趣。

事实上,我们的每个念头和想法都对自己有暗示作用。任何一个小小的念头,都可能改变你的整个世界。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你的思想会创造出财富,也能导致匮乏和贫穷;你的思想能让你遭遇失败,也能让你获得成功。因此,我们不要忽视自己的每一个念头,要相信想法的力量是相当大的。

你觉得金钱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快乐,这种美好的感觉有可能促使你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你对金钱的批判和厌恶,往往会让金钱飞速地远离你。打个比方,如果你抱怨自己的工作,和上司形成对立,对那些一年只到公司开几次会却拿着大量分红的公司股东感到不满,甚至因为心理不平衡而对他们进行诋毁,那就像是在说:“我达不到公司对我的要求,我过不了那样的生活,我无法拥有像他们那样多的财富,我是没有能力的,我甚至和他们是对立的。”这样,你就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到了财富的对立面。

有人看到这里会赶紧摆手,说:“不,不,不,我跟钱没有仇,说实话,我就是嫉妒那些轻松赚钱的人,也讨厌那些金钱会带来的麻烦而已。”但是,我认为这种负面的情绪和极端的想法对实现财务自由无益。谁都不愿意和天天拒绝自己的人在一起,金钱也应该一样吧。对金钱的消极心态会让人们在潜意识里植入对金钱的抗拒心理,最终阻碍财富的到来。克服这种心态的方法就是常常暗示自己:“我为他们能找到致富的方法而感到高兴,我也可以学习这些方法。通过我的努力尝试,我也会掌握实现财务自由的技巧,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富足的生活。”

在此,我想起一则希腊神话故事,也许较为贴合我想表达的意思。

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国王,擅长雕刻。有一次,他精心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自己全部的精力、热情和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爱她、装扮她,给她起名为“加拉泰亚”,并且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最终他们结为夫妻。

后来,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概念——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是指你期望什么,就有可能得到什么;你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怎么成就。只要你充满自信和期待,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就往往会沿着良好的态势发展;反之,如果你认定事情会不断受到阻力,这些阻力也许就会产生。大部分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自信、积极的心态,自我暗示一定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只有端正态度,摈弃负面情绪,再采用正确的方法,财富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

财富要义

·你对财富的态度,决定了财富对你的态度。我们只有端正了态度,才能更有效地增加财富,并且让财富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创造条件。

·一味批判金钱,只关注金钱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会导致匮乏和贫穷,对实现财务自由无益。

·对于财富,我们只有摈弃负面情绪,采用正确的方法,它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