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调情学 > 纯粹接触效应

纯粹接触效应




你每天在上班途中都会看到同样的脸,每周在社区杂货店购物的时候都会瞥见眼熟的人。如果有人问起来,你会认为自己喜欢这些人吗?或者说,比起你第一次见到的面孔,你更喜欢这些熟悉的脸吗?心理学家说,你会的。

罗伯特·扎荣茨(Robert  Zajonc)的研究显示,这是由我们的认知系统决定的,熟悉度是我们判断一件事是否安全的方式。

如果不愉快的事情展现在你面前,你会有负面的反应。认知系统储存了关于这些不愉快经历的信息,所以下次你再遇到这件事,你会立刻得到回避它的信号。举个例子,你在派对上遇到了一个说话很吵、很自大的人,如果你再遇到这样的人,你会尽全力躲开他们。为什么?因为你看到他们的时候,会产生不愉快的感受。相反,如果愉快的事出现在你面前,像是某天上班路上出现一个穿西服很好看的人,那么你的认知系统就会认为这是安全的,下次你遇到这个穿西服的人,你会比第一次遇到他时更喜欢他。这就是认知系统告诉你这件事安全的方式,这甚至让早上8点的雾霾都变得更容易忍受了。

听起来可信吧。但心理学家是怎样检验这件事的呢?研究者安排4个女人(长相相似)参加一门高校的课程。其中一个人实际上一次课都没有上过,一个人上了5次,一个人上了10次,最后一个人上了15次。这些女人跟学生之间根本没有互动,她们只是旁听这门课。

学期末,学生们看了这几个女人的照片,并从几个层面评价她们,包括她们外貌的吸引力。虽然没有和这几位女士接触过,但学生们的反应表现出了清晰的纯粹接触效应——他们给见过15次的这个女人的评价比给他们没见过的那个女人的积极很多。

大脑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做的事情是很神奇的,但这对于你和你的调情生活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这意味着,只是被人看到就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你让别人了解你的次数越多(不要做得太明显),越可能增强别人对你的喜爱。比如,一个人走进屋里时你和他建立了眼神接触和微笑交流,当你走过去问问题的时候,你就比其他人有优势。或者,每周购物时或是在本地咖啡馆里你都和他人打招呼、微笑,下次遇到时,亲近进程早已开启,因为他们上次见过你灿烂的笑脸了。

正如我们在纯粹接触效应中看到的,仅仅是见过一个人很多次就会让你更喜欢他。让我们感觉温暖的是我们以前见过的、有熟悉感的人。实际上,大学的友谊很多时候建立在人们彼此住在附近的条件上;住在楼梯井和邮筒边上(容易聚集人的地方)的人最受欢迎。那么,现在你明白该如何利用接近性原则了吗?

秘诀之一就是,先与身边的世界建立联系。我最喜欢的地点之一——一个既包含共通性也包含接近性的地方——就是自己的附近。进入“本地”思维模式——去你最喜欢的咖啡馆、最喜欢的酒吧、附近的公园、街那头的书店。找出那些你真心喜欢、无论如何也会常去的地方,这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熟脸。如果你真的喜欢你所在的区域,就参与附近的组织,加入当地的团体,做组织街道派对的志愿者。所有这些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将你嵌入新的社交圈子中,把你带到可能与你有共同爱好的人们身边。

当我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人们通常会说他们并不是真心喜欢自己住的地区,住在这里只是因为方便,或者他们已经准备搬家了。这也没什么。找附近的一片包含你喜欢的元素的区域——去附近城镇的书店,开车去你喜欢在那儿散步的公园,而不仅仅是你住所附近的那个公园。重要的是,你在这些地方做什么。

如果你每次在当地那家咖啡馆里都是直接冲到柜台小声点单,再撤回到角落的座位上,把头埋在报纸里,你永远不可能在那里遇到那个可爱的人。同样的约会规则适用于每一次调情:四处张望,确保肢体语言开放,挺胸抬头,微笑着和人交流。如果你遇到感兴趣的人,就坐到他们附近,这样,当你凑过去笑着问他们咖啡怎么样的时候就会感觉很自然了。



·  ·熟悉感


最后,仔细回看你拥有的关系——和朋友、和长期保持联系的人,以及和日常生活中打交道的人的关系。你在错过什么机会吗?有时候,甚至不用让自己变成浪漫喜剧里的角色,生活里我们试图去吸引的人就在那里,只是由于我们没有准备好,所以没有看到他们。很多客户来找我,说“没有合适的人”,但在用调情学的原则重新审视一遍他们的生活之后,他们意识到,其实是自己没有注意到那些非常好的机会。我的一个客户一直认为没人对她感兴趣,直到我们一起审视她的生活时,她突然发现,当地的那个自行车店老板——那个总是邀请她喝咖啡的人——并不是因为咖啡成瘾才这样做的。这个人一直在她的生活里,但是由于缺少自信和习惯,她一直在忽略他。现在他们开始高兴地约会了。

转移视线是一件困难的事。我们很难突然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直处在我们生活背景里的人身上,那么怎样通过新的镜头观察身边熟悉的景象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再次回到你的决定性标准上。你已经写好你想要的伴侣的特征了。你认识可能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吗?如果认识的话,有什么特别的事阻碍了你去试探你们的关系是不是可以再进一步呢?这听起来有点让人担忧——你不可能突然对某个你已经认识一段时间的人产生强烈的感情。赌注变得更高了,遭遇尴尬的可能性也更大了。但是记住,先走一小步,然后判断,再走一小步,再判断一次。

第一步是进入略有不同的地域。如果你们总在健身房喝咖啡时见到彼此,那么可以提议下次去街角的那家新开的咖啡馆见面。如果你只在群体活动中见到那个人,问问他愿不愿意和你单独出去。我们不是说要迈出一大步,进入一段完全不同的关系,你只是需要改变一下视角,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我就是这么做的。大概有一年的时间,我都是我丈夫的普拉提老师。每个星期四晚上他都会来,坐在教室左后方的角落。他看起来是个好人,把垫子放回教室后面的时候也总说一些有趣的话。但对我来说,也就是这样了,直到我们开始不断地偶遇。我教课的健身房这种常来的场合就不说了,周末我们还会在游泳池、超市甚至街上偶遇。最后,我们终于几乎同时提出:“我们应该一起喝杯咖啡。”纯粹接触效应是不是我们的丘比特呢?他只是来上普拉提课的吗?我曾问过他一次,他眨了眨眼,只对我说普拉提对他来说有多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