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你真的会跑步吗 > 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适合跑步这项运动

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适合跑步这项运动





第一,肌肉:跑步是一项全身运动,全身的肌肉跟着跑步节奏有节律地收缩和松弛,从而使肌肉纤维增多,蛋白质含量增高。

第二,骨骼:对青少年来说,跑步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骨细胞营养物质的供应,提高骨细胞的生长能力,促进骨的正常发育。对老年人来说,坚持跑步能加强新陈代谢,延迟骨骼的退行性改变,预防老年性骨与关节病的发生。

第三,心脏:长期坚持跑步,会使心肌变强壮,蛋白和肌红蛋白量增加。有资料显示,X线透视下能清楚地看到运动员的心脏比一般人大。一般人心脏血容量为765~785毫升,而坚持锻练的人血容量能达1015~1027毫升,心跳可比正常人减慢10~20次/分,从而心脏负荷变小。另外,跑步能增强心脏的耐受力,一般人当心跳超过100次/分时,就会感到不适;而长期运动的人,可耐受到150次/分甚至更多。

第四,肺及呼吸系统:跑步能使呼吸肌发达,肺活量增加1~2升,有训练的运动员最大通气量可比常人提高33%~60%。

第五,胃肠道:跑步可以使胃肠蠕动力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多,提高消化和吸收能力。

第六,跑步对妇女来说,有助于调节月经,减少痛经,减少妇科疾病。

第七,肝脏:跑步可改善和消除脂肪肝。

第八,膝盖:跑步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随着循序渐进的累积和力量的练习,膝盖都变得越来越结实。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自己是真的不适合跑步和运动,还是缺少去跑去运动的行动力,已经有了清晰的区分了。所以无论是以健康为目的,还是想要通过坚持这项运动来证明自己的人,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犹豫不决上了,跟我们医生一起,跑起来吧!



跑步,真的是迈开腿就能跑吗


跑步是一项全身运动,它不仅会运用双腿双脚,也会运用到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我们的双手、五官、躯干等。作为一项名副其实的全身运动,姿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很多人会想,跑步不就是迈开双腿,来回交叉前进,有什么难的?



跑姿中蕴含的道理


有很多初涉跑步的跑友也是这个想法,认为跑步就是一件很简单的运动,脚一腾空,跑步就开始了,但是还没跑多久,身体就出现不适了,脚步沉重,呼吸急促,大汗淋漓,更有甚者,膝盖和脚踝会出现疼痛反应。

做一件事,常常会本末倒置,基础还没有打得牢固,就希望能够健步如飞,这是非常错误的。舞蹈、体操、滑冰等,我们知道,如果姿势不对,很有可能就会重心失衡,进而导致出现各种意外,但是跑步我们往往就会忽略掉这一关键点——正确的姿势,决定身体的健康。



在天津全运会马拉松中,作为医生跑者,在炎热的赛道上,尤其是30公里之后,我偶遇一位年近50的大哥,他目光游离,身体僵硬地摆动,脖子不自然地歪着,我小跑几步追了上去,询问了他的情况,很有可能因为跑姿不正确,导致身体过度疲劳,更导致颈动脉压迫,导致身体出了状况,我就让他停下来,慢走一下,并及时沟通,帮助他纠正了一些跑姿,让他采用“跑—走—跑”的方法,无伤无痛地完成比赛。



哪种跑姿最科学


关于“哪种跑姿最科学”这个问题,跑圈里面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说跑步时身体应该微微前探,因为这样会有相对前移的惯性,跑起来会更快;也有人说跑步时得直立着跑,身体重心始终在两脚中间,这样更稳,并且不伤膝盖。其实无论哪种跑姿,我们更关注的点是,怎样跑着最舒服,便怎么跑。因为人体有很强的自我调控功能,凡事并无绝对正确的说法,也就没有“最标准的跑姿”这一概念了。但凡跑起来是在身体舒适的范围内,就无更改的必要;而一旦诱发疼痛了,这就提醒我们是身体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须要给予关注、治疗。言归正传,从人体解剖结构来讲,适合绝大部分人的跑姿应当是力线传导平衡、符合生理结构的。例如:“弓背跑”显然是违背了人体生理结构的一种跑法,一旦颈椎连带着胸椎前倾,为保证身体平衡,腰椎的负荷便会增加。而另一种“扫腿跑”则是臀中肌功能被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给代偿了的现象。即该发力的肌群未使上劲,被抑制的肌群反而承担了多的负荷。这样一来,股骨被迫外旋,躯干自身的重力往下传导至双腿时便会出现偏差,如不及时调整,将有可能引起膝关节的一系列损伤。

姿势评估包括静态评估以及动态评估。静态评估可以从正面、侧面和背面三个面进行评估。你可以对着镜子也可以找康复师帮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