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2.正道而行,绝不半途而废

2.正道而行,绝不半途而废




我们平时出门,一定会堂堂正正地从正门出去,不会蹑手蹑脚地跳窗户。拜访别人时,也一定会正大光明走正门而入,而“走后门”则用来形容投机取巧的人。关于走正道,孔子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意思是,谁出门不走大门?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指的这条大路呢?

什么是正道?正道就是知分寸、守本分。什么叫守本分?守本分就是守好本来就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利益和责任。如果是属于自己的责任,你要承担好,不要动不动就推卸给别人。如果是不属于自己的利益,要学会拒绝,不要动妄之念。这就叫作正道而行。

然而,坚守正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真正的君子绝对会坚守下去的,他们从内心里以半途而废为耻。孔子在《中庸》第十章中说: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意思就是,君子就应该遵循正道自性而行,可惜的是很多人往往半途而废,而我绝不能中途停止,一定要践行下去。

大多数人都在正道上半途而废,很难长久地坚持,于是这就更显得正道而行的珍贵和稀缺。如今,咱们这个时代缺少的就是这样的“脊梁”。

历史上有没有正道而行的代表人物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这样的人物一般都接近圣贤境界了。比如柳下惠,他之所以成为“正人君子”的典范,除了一系列不同流合污的高洁行为,更是因为“坐怀不乱”的故事——

一次,柳下惠外出没有及时回到家。深夜之后,他只能待在城门外露天休息。这时的天气十分严寒,柳下惠看见一个快要冻死的姑娘,于是就把她抱在怀里取暖,用自己的衣服包裹住她,一直到第二天也没做任何越礼的事。

面对即将冻死的女子,柳下惠尽到了属于他的责任,同时拒绝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可谓是走正道的代表。如果换成一般人,这个时候很难保证不生乘人之危的歹念和邪心?

无独有偶,狄仁杰也有类似的故事发生。狄仁杰是大唐著名的宰相,同样是正道而行的代表人物。经典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播出,让狄仁杰着实火了一把,影视中那个憨态可掬胖胖的狄仁杰形象深入人心,但狄仁杰年轻的时候,可是个相貌堂堂、招蜂引蝶的大帅哥,深受女人喜爱。

狄仁杰年轻时候,有一年进京赶考。途中,他投宿了一家客栈。这家客栈刚刚死了老板,只有一个年轻貌美的老板娘。老板娘被斯文儒雅、举止大方的狄仁杰所吸引,不禁春心萌动,晚上敲开了狄仁杰的门,并深情地表达自己的爱意。但狄仁杰专心复习功课,丝毫不为所动。

狄仁杰正道而行的作风实在令人钦佩,对男人来说,这是很难抵挡的诱惑,而狄仁杰竟然能够做到自律自爱,实在非常人能及。哪怕后来他做了宰相,位极人臣,仍然坚持正道而行。他为官清廉,惩奸除恶,整顿吏治,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至死都在遵循孔子的教诲。

魏晋时期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当时乌烟瘴气的官场沆瀣一气,坚决走正道,保全内心的高洁,宁肯归隐田园,过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但有些人,年轻时还能做到正道而行,可一旦有了机会,堕落得比谁都快,就把分寸感忘得干干净净,最后晚节不保,导致身败名裂。

关于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早就深入人心了。家长们常常教育孩子,要学习匡衡刻苦学习的精神,但匡衡为官后的事迹却被人们藏了起来。

汉元帝十分欣赏匡衡的才学,先任用匡衡为郎中,后升为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匡衡又代为丞相,受封乐安侯,享食邑六百户。中书令石显把持朝政,徇私舞弊,结党营私。朝堂一片沉默,没人敢仗义直言。等汉成帝即位,匡衡与御史大夫甄谭弹劾石显,追溯他当年的过错。

根据汉朝制度,凡封侯者,都要赐予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采邑。匡衡当时的封地有3100顷,封地中的租税都归匡衡享用。可因为土地丈量有误,多给匡衡圈了400顷。匡衡将错就错,假装糊涂,将这400顷地占为己有。后来东窗事发,被人告其“专地盗土”,汉成帝将他撤职查办,剥夺爵位和封地,削职为民。回归故里后,身败名裂的匡衡没过几年就死了。

一个勤奋好学的小伙子就这样一步步沦为贪腐分子,可谓在正道而行的路上半途而废了。匡衡的所作所为,充分证明了什么叫“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话出自左丘明的《国语》,意思是做好事如登山之艰难,做坏事就像山崩一样迅速。正因如此,历朝历代人们才有打天下易、守天下难的感慨。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当今社会,诱惑尤多,我们要坚持走正道,一辈子堂堂正正做人,并且持之以恒,这样才无愧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