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第14章 治家的分寸感——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第14章 治家的分寸感——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1.不要好高骛远——从近处和低处做起


人人都有梦想。电影《少林足球》中说:“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呢?”的确如此,一个人没有梦想,就等于失去生活的目标,势必四处飘荡。心怀梦想是好事,但如果只有梦想,却不肯为此切实行动,或者总是把目标定得太高,根本无法实现。这种情况就叫好高骛远,而不是追求梦想了。

好高骛远是人性的一种通病,它会让你迷了眼,忘记脚下的风景,眼里只有遥不可及的目标,忽略了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努力。《中庸》第十四章中说: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意思就是,君子践行中庸之道,譬如远行,必定要先从近处起步;譬如登高,必定要先从低处开始。

哪怕你有天大的梦想,也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正如《道德经》中所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不好高骛远,不贪多求大,所以能够做成伟大的事业。关于这一观点,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曾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此语真可谓深得中华文化精髓之三昧,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事实正是如此,如果你怀揣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首先应该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身边什么事情?修身和治家。先修好你的身心,让自己拥有好的心态和好的能力。其次要搞好自己的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人具有治家的才能,才能谈得上出将入相,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正确的逻辑。

东汉末年,有位少年名叫陈蕃。他的祖父曾经做过河东太守,也算家境显赫了。但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就渐渐没落了。他立志向祖父学习,于是在家里整理出一个小院子,闭门读书,既不出去游玩,也不拜访亲友。

一天,他父亲的一位好友薛勤来他家做客。他父亲就带着薛勤在家中四处游览。两人走到一个偏僻的小院子前,发现院子里杂草丛生,破败不堪。薛勤惊奇地说,“你家怎么会有这样的地方?”陈蕃的父亲叹气:“这是我儿子读书的地方,他在里面日夜苦读,又不让别人干扰他读书,院子就疏于打理了。”

薛勤想要见识一下友人苦读的儿子,两人就打开院门,悄悄走到陈蕃的书房里。陈蕃确实坐在桌前苦读,桌子上杂乱地摆满了书册,连地上也随意散放着许多书册,有些已经落满灰尘。陈蕃的父亲看见儿子的房间如此杂乱,很是不满。陈蕃本人却不以为然。

薛勤开玩笑说:“小伙子,我是客人。客人远道而来,你怎么也不打扫房间招待客人?这可不符合礼仪啊!”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应该做的,是扫除天下的大事。怎么能在打扫房间这样的小事上花费心思呢?”

听到陈蕃的回答,薛勤暗暗称赞,认为这个孩子心怀天下,确实是个与众不同的人才。不过,年轻人处事也太过浮躁,还需要敲打一番。于是,他反问陈蕃:“大丈夫连自己的房间都不能清扫干净,又凭什么扫荡天下的大事呢?”

陈蕃羞愧地红了脸。从此之后,他对学习的态度更加勤恳笃实,而且能够做到从小处实践了。等他成年之后,果然坚持着自己清扫天下的志向,绝不向朝中权臣、佞臣妥协,绝不姑息坏人坏事,得到皇帝的重用。唐代的王勃在千古名作《滕王阁序》中还提到:“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讲的就是他。

打扫房间,处理家庭关系都是小事、私事,但我们绝不能因为它们是小事、私事就马马虎虎对待。小事是简单容易做到的事,私事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如果连简单的事、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都做得不好,或是不放在心上,又怎么能让人相信你能做好大事、公事呢?

凡事要从小事做起。你只有先管好自己乃至家里的分内事,才有资格去做那些所谓的大事。我们的人生需要梦想,但并不意味着每天必须活在梦中。当梦醒的时候,你迟早会看到自己赤身裸体的样子。正如美国股神巴菲特说:“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

的确如此,努力追求梦想是好事,但千万别忽略了身边的小事,更不要忽略了家人。不要让自己在妄想中迷失,更不要让好高骛远害了你自己。不要每天陶醉于虚幻的空中楼阁,而是要脚踏实地修身努力,建设属于自己的真实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