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4.如何让远处的人仰望,让近处的人不厌倦

4.如何让远处的人仰望,让近处的人不厌倦




为人处世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其中最难修炼的部分,就是分寸感。凡是分寸感拿捏好的人,在生活中都具有很高的人格魅力。与这样的人相处,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从前,有个盲人到一家餐馆吃饭。用过餐后,天已经黑了。盲人正要离开,却被餐厅老板叫住,还送给盲人一只灯笼。盲人很是不解,心想:“我眼睛看不见,要灯笼干什么?莫非是侮辱我?”老板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着解释道:“天黑了,打个灯笼是为了让别人看见您,这样人们就不会撞到你了。我这是为您着想。”听到这,盲人十分感激,明白了这家餐馆生意兴隆的原因了。

像故事中的餐馆老板,就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他在与人交往时,分寸感拿捏得十分到位,处处让人感到舒服,凡事都办得恰到好处。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人格魅力呢?《中庸》第三十五章说:

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意思就是,离他远的人常有仰望之情,离他近的人永无厌倦之意。《诗经·周颂·振鹭》篇中说:“在那边没人怨恨,在这里没人厌恶。希望早起晚睡,借以永保荣誉。”君子没有一个不这样做而能早早在天下获得声誉名望的。

一个人要想身居上位,获得好名声,就得懂得把握分寸感。一个时刻掌握分寸感的人,就能够做到让远方的人仰望,让近处的人久处不厌。一般来说,如果做到这一点就能成为贤良的君王和老板。

这一法则不仅适用于君王和老板,而且还适用于普通人。我们普通人同样可以用这一法则修炼个人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岳霖就是这样一个人。

金岳霖和林徽因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虽然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妻关系良好,而且后来林徽因先一步去世,但金岳霖仍然不改初心。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君子的风度,准确拿捏着他和林徽因之间的距离。

有一天,九十岁的金岳霖先生忽然请大家吃饭,大家也都一头雾水。开宴之前,金岳霖就说:“今天请大家吃饭不为别的,因为今天是徽因的生日。”客人闻之无不叹息。还有一次,《林徽因传》即将出版,作者想请金岳霖写几句话。金岳霖拿着笔,沉思良久,结果还是忍住,没有将压抑的情感宣泄出来。

虽然自己受到了一定的情感煎熬,但金岳霖对分寸感的把握,实在让人钦佩。金岳霖深知人言可畏,无论自己写什么,都会引起不小的风波。同时,他也清楚即使自己写了也不会改变什么,反倒会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后人造成伤害。有爱在心不在口,这就是金岳霖先生对待爱情的分寸感,同时也是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在。这份分寸感,不踏破现实壁垒,给身边之人留有余地,从而能够体面相见,相处不厌。这份分寸感,让远在今天的我们情不自禁地仰望神往。

所以,分寸感的魅力就在于以柔克刚,于嘻嘻哈哈中化解刀风剑雨。而懂得掌握分寸之人,处理问题就能十分得体,如春风拂面。他们的人格魅力,既能吸引远处的目光,又不伤及身边之人,到达“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