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尖峰对话区块链 > 第六问 对中国区块链行业的过去和未来,V神怎么看

第六问 对中国区块链行业的过去和未来,V神怎么看




王峰:我们谈谈中国吧,这里有很多关于你的传说。有人说,2015年你在上海外滩的一个欧式酒店里进行了以太坊的路演,台下有人对你产生了质疑。有人说,在深圳某次区块链聚会的合影中,你站在最后一排最右侧不起眼的角落里。还有很多人宣称,你曾上门拜访他们。有趣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拒绝了你的募资。你能不能在这里讲讲那次中国之行?当时中国区块链从业者们对以太坊有哪些典型的评价?

V神:我是201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次中国之行非常有意思,我第一次看到了华人区块链社区。当时,人们对交易和采矿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也发现中国真正的区块链技术项目在不断增多。但我不是非常了解华人社区的反应,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对区块链感兴趣、有多少人对我产生过质疑。

王峰:你能否谈谈对中国区块链项目的整体印象?

V神:事实上,当你创建了一个所谓“激进”的新项目时,很多人自然会觉得不靠谱,甚至觉得很疯狂。我很理解这样的想法,因为太多项目真的很疯狂。

中国区块链行业的开发人员的素质正在不断提高。2018年6月,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上,很多专业的与会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中国区块链行业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其实是研发水平还不够高。如果你看一下是谁在发明算法,比如权益认证、分片、零知识证明等,就会发现大多其实是以色列人、美国人、新加坡人,还有一些欧洲人。不过最近,我看到很多来自中国的学术论文的相关讨论,希望中国区块链行业能在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

零知识证明:证明程序本身能够说服证明程序,其间不用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有两位数学家曾用零知识证明的方法争夺“三次方程发现者”的头衔。当时,数学家塔尔塔利亚(Tartaglia)和菲奥(Fio)都称自己掌握了这个公式。为了证明自己没撒谎,在没有公布公式的情况下,他们同意给对方30个一元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塔尔塔利亚解出了菲奥给出的30个方程。就这样,塔尔塔利亚被认为是一元三次方程的真正发现者。

我没有花太多时间关注数千个不同的区块链应用程序,我需要专注于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现阶段,我认为重要的东西是底层区块链协议。

对于任何一个区块链协议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切换或直接使用权益证明。ASIC(专用集成电路)太中心化了,我知道现在比特币领域,有人生产了市场上的绝大多数ASIC矿机,而且已经开始使用这些矿机进行挖矿了。一些工作量证明算法开始抵抗ASIC挖矿,而且是去中心化的。

矿机:用于赚取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的计算机。早期多采用烧显卡的方式工作,耗电量较大,用户用个人电脑下载软件,然后运行特定演算法,与远方服务器通信后可得到相应的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开发出搭载特制挖矿晶元的专业矿机,性能比普通的电脑高几十倍或者几百倍。

ASIC:一种为满足特定用户要求和特定电子系统需要而设计、制造的集成电路(IC)。与通用集成电路相比,ASIC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性能高、保密性强、成本低等优点。使用ASIC芯片作为算力核心的矿机,挖矿能力远远优于GPU(图形处理器)。

但在2018年,我们发现很多抵制ASIC挖矿的加密货币都受到了攻击,这表明,与ASIC挖矿对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参阅大卫·沃里克(David  Vorick)写过的一篇文章,[17]这绝对需要一个硬分叉。如果你的问题是,硬分叉是否会引起像以太经典(ETC)这样的连锁分叉,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部分原因在于,所有重要的工作量证明用户已经迁移到了以太经典上。

硬分叉:在区块链或去中心化网络中不向前兼容的分叉,硬分叉对加密货币使用的技术进行永久更改,这种变化使得所有的新数据块与原来的区块不同,旧版本不会接受新版本创建的区块,要实现硬分叉,所有用户都需要切换到新版本协议上。如果新的硬分叉失败,所有用户将回到原始数据块。

王峰:Ethereum被翻译成“以太坊”,你觉得怎么样?“坊”在中文里多用于地名,或代指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

V神:我觉得这是个很棒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