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尖峰对话区块链 > 第三问 从应用落地到生态建设,为什么还没有出现能撼动以太坊位置的公链

第三问 从应用落地到生态建设,为什么还没有出现能撼动以太坊位置的公链




王峰:我认为,目前的公链已经是一个拥挤不堪的赛道。2018年被许多人称作“公链元年”,大概有30多条公链在2018年主网上线,和早已在主网上线的热门公链项目以太坊、柚子、小蚁(NEO)、量子链、波场(TRON)等展开同台竞技,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硝烟弥漫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大战。

你创办的绿洲实验室希望通过打造一个高性能的区块链平台,提供完整的隐私保护,并提出在区块链上实现诸如人工智能等计算密集型应用的目标。对投资者来说,这自然充满想象力。

实际上,很多同业者都试图同时解决去中心化、安全和高效的问题,但这是非常困难的。“不可能三角”如图3.1所示。当然,我们进一步拆分,安全里还有一层独立的隐私问题。我们把问题简单化,一步一步来,你认为眼下需要优先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安全性、隐私性还是可扩展性?



图3.1 “不可能三角”

“不可能三角”:我们选择目标时,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同时获得3个方面的目标。在区块链领域,一般认为,“不可能三角”指当前的区块链技术存在3个难题,无法同时达到高效、去中心化、安全的目标,三者只能得其二。

宋晓冬:隐私保护和可扩展性是目前区块链需要解决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对于可扩展性,我觉得,人们需要意识到,它不仅是指具备较高的TPS。为了支持区块链在医疗保健、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区块链平台还必须为复杂的智能合约提供可扩展性。

王峰:很多新进入或者准备进入市场的公链的目标是超过以太坊,甚至把自己包装成所谓的区块链3.0。可是我发现,大量项目往往是基于以太坊的ERC20标准和以太坊虚拟机开发的,却大谈要超过以太坊。这不由得让我想到,许多只读存储器或用户界面都是基于安卓原生系统开发的,谷歌的每次升级都影响它们的版本迭代,这些基于安卓系统的只读存储器或用户界面很难超越安卓本身。当前,无论在应用落地还是生态建设上,还没出现能撼动以太坊位置的公链,你认为其中的核心原因是什么?目前公链之争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以太坊虚拟机:建立在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代码运行环境,其主要作用是处理以太坊系统内的智能合约。简单来说,以太坊虚拟机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沙盒,合约代码可对外完全隔离,并在以太坊虚拟机内部运行。

宋晓冬:以太坊网络是第一个建立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平台,运营了数年,社区仍然很活跃。现在市场上的区块链平台越来越多,分布式应用的开发者有了更多选择,他们需要评估哪些方案更适合自己的应用。

就像不同的计算机语言支持不同类型的程序应用一样,我认为,未来我们也会看到不同的区块链平台支持不同类型的分布式应用,比如不同功能、信任假设、权衡机制、可用性设计的分布式应用,可以运行在与之对应的区块链平台上。

王峰:众所周知,以太坊目前遭受了很大争议,维塔利克正在尝试通过分片提高效率,通过零知识证明提供隐私保护,全力改进和优化以太坊的性能。而据BTCmanager的消息,以太坊团队又宣布将Casper的开发推迟一年,这个消息并没有被官方确认,但市场迅速做出跳水反应,以太币下跌了10%。你是否还看好以太坊?你如果给以太坊“把脉”,会给以太坊开什么“药方”?

宋晓冬:以太坊是第一个建立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平台,并拥有活跃的社区。我认为,我们从以太坊那里可以学到很多如何建立一个成功社区的经验。

当然,在区块链平台的治理结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方面,在系统中进行变更和在新开发的便利性与速度方面,我们会有很多取舍。

王峰:对于通用型公链的生态布局和未来的发展机会,你是如何构想的?与通用型公链相对应,定制型公链也被很多人看好。因为不同的业务场景对底层公链的性能、共识机制等有不同的要求,搭建个性化的定制型公链成为一些行业和应用的迫切需求。在接下来的竞争中,你更看好通用型公链,还是定制型公链?未来公链市场会出现“百链千链”共存的局面,还是“赢家通吃”的局面?

宋晓冬:正如我前面说过的,我觉得,未来会有不同的区块链平台对应不同类型的分布式应用,就像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语言适合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