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尖峰对话区块链 > 第二问 只要主动一点,小米、美团和今日头条都能投资

第二问 只要主动一点,小米、美团和今日头条都能投资




王峰:2018年4月24日,“2018中国天使投资人大会”在香港地区举行。我知道你和雷军、李开复、徐小平、杨向阳、何伯权、倪正东、龚虹嘉、包凡、王刚、姚劲波、袁岳和曾李青等人都是天使会成员。你们在这个会上讨论了什么话题?你认为在这些人中,谁取得的成就更大?作为非常有影响力的投资人,你认为中国的投资人除了投资回报,社会价值的考虑是怎样的?你是怎样践行的?这个问题有点大,但是非常值得一问。

蔡文胜:中国天使会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对外的会议,主要是为了推广天使投资、鼓励创业。这次在香港开会的主要原因是,天使投资在内地做得已经非常好,我们应该往境外发展,香港是一个中西衔接的地方,我们希望在此讨论未来的投资方向,以获得更大的成就。

至于天使会的14个人中,谁取得的成就更大,我觉得不能完全按经济指标来论成就,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方法。我谈一下自己所了解的每个人的特点。

比如,李开复的投资很有逻辑性,他会在数据、团队和发展方向上,很有逻辑性地去衡量一个项目。他也偏向投资一些有大公司从业经验的人。

徐小平,我觉得他是浪漫型的,只要你的项目能够感动他,让他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思,他就会投资。

杨向阳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经常为情怀买单。早期投资医疗领域,是因为他希望中国能在医疗领域有突破,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后来投资硬件领域,是因为他觉得中国的工业制造比较薄弱,他希望去支持一些工业4.0类的项目。

雷军在早期投资时,一般只投熟悉的人,或者是熟人介绍的项目。另外,我觉得他的评估标准是这个项目有没有机会得到更多投资人的认同,创始人有没有机会组建足够强的团队。

王刚是天使会里面最年轻的人,但我觉得他的投资风格最成熟,他往往会从方向、人才和资本等方面深入了解一个团队。

关于天使投资有没有价值观的考虑,我觉得大多数人是一样的,早期投资更多是为了赚钱,后期则会更多地从社会价值角度去考量。比如,海康威视的天使投资人龚虹嘉,他从海康威视赚到了几百亿元。有一次我们聊天,他说自己其实很彷徨,不知道要用这些钱干什么。后来他想明白了,说他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去帮助更多的人。所以,他现在就扩大投资范围,把钱投给更多的项目。

我本人也一样,其实我投资的站长最少有几百个,有几个成功的大家可能知道,但还有很多是不成功的。当时我投资他们的时候,也知道可能不会赚到钱,可能没有商业价值,但是我觉得他们会帮助更多的人,我就愿意投资他们。

举两个例子。第一,我投资了一个叫新农网的网站,它可以帮助农民用养殖和种植技术发展农业,一开始我觉得这个项目不一定能赚到钱,但是它能帮助一些农民更好地养殖,非常有意义。第二,我投资了一个叫贷帮网的网站,它希望做中国的“尤努斯”,给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我投资这个项目有10多年了,虽然这个项目到现在基本上也不算成功,但它确实帮助了很多农民。

王峰:追问一句,过去10年你最没有想到的成功者是谁?在你的投资生涯里,你曾经有接近于投出BAT这样规模企业的机会吗?

蔡文胜: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我从来不会去想哪个人不会成功。我觉得在过去的经历中,确实有机会投出BAT。比如雷军的小米,当时我是有机会投资的。小米的融资非常快,而且一开始规模就很大,超过了天使投资的范畴。所以当时虽然觉得小米会成功,但我没有主动去投资。

还有王兴的美团。我记得王兴2007年要做美团的时候来找我,当时他刚卖掉校内网,准备进军团购市场,而我当时认为团购很难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平台。但王兴很厉害,后来他从团购业务切入,一步一步做成了现在的美团。

再有张一鸣的今日头条。我跟张一鸣2005年就认识了,当时他和吴世春在做酷讯,之后出来创业做了99房,之后他在99房的基础上做了今日头条。那时候,我已经想回厦门创业了,没有留在北京,所以错过了今日头条。

这3个项目其实是接近BAT的,当时只要我主动一点,都可以投,但是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