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我知道你是怎样被暗示的



现在,停下你手头的工作,放下你正在喝的咖啡、奶茶、果蔬汁,关掉你在听的音乐。坐下来,放松,放松,再放松,做几下深呼吸,慢慢感受周围的安静。然后,全神贯注地往下看!

我们先来做几个有趣的小游戏,别走神,注意,请专心地去思考我说的题目。这是我见过的最诡异的心理暗示测验了,几乎无人能逃过。请认真地、快速地用心做这个测验,看清要求,说出第一时间脑海中闪现出的那个答案,这样才更显出这些题的神奇!

请快速回答:

2+2=?

4+4=?

8+8=?

16+16=?

请随便在12到5的中间挑一个数字!

……

你挑的数字是“7”,对吧?

别琢磨这个答案了,现在继续:

1+5=?

2+4=?

3+3=?

4+2=?

5+1=?

在心中反复默念“6”这个数字持续15秒,快!想一个蔬菜的名字!

……

你的答案是大白菜,对吧?据说,98%的人会想到大白菜。如果不是,那么你属于那2%里的人。

继续做下列算术题吧:

15+6=?

3+56=?

89+2=?

12+53=?

75+26=?

25+52=?

63+32=?

123+5=?

还是默念“6”这个数字持续15秒,快!说出一种水果的名字,说出一个面部器官,说出一种家禽的名字。

快!快!

……

哈哈,是苹果、鼻子、鸡,对不对?



我猜中了几个?当看到答案和你的很多都吻合时,你会不会惊讶好久,觉得简直像遇见了鬼?你可能认为这些东西是编出来的,或是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最终统计而来的结果。

你错了。

想想看,人的内心是最琢磨不透的。我们刚做的这些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现在各大网站、杂志都有很多类似的心理测试,难道每一个都有人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工作?显然这是不现实的。那么,又该如何解释呢?

还是让我来揭开谜底吧!这可归结为心理暗示的作用。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作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各种暗示,并受到一定影响,尽管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时即使是很坚强、很有主见的人,在特定环境和事物中也可能会被“暗示”所左右。小品《卖拐》形象地道破了“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范伟腿脚正常,却在赵本山的暗示下,真的相信自己腿瘸。这说明暗示不是“神马浮云”,而是能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种现象或反应。

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你做了一个发型,感觉很好,可周围的人却都说不好看,慢慢地,你也觉得这个发型真的不好了。再如,追求成功时,你会设想达到目标时异常美好,这个愿景就对你构成了一种暗示,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提高你的挫折耐受能力。这些都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再看一道FBI招工测试题:

有个人住在10楼,每天他会乘电梯下到大堂,然后离开。晚上,他会乘电梯上楼,如果有人在电梯里或者那天下雨,他会直接坐到他的那层。否则,他会坐到第7层,然后再走3层到他的公寓。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看到这里,是不是立刻怀疑这个人是心理变态,喜欢跟踪别人。随即你会否定这点,因为题目没有指出此人有何行动结果。那么,他是不是为了锻炼身体才坐到第7层,然后再走3层到他的公寓?可是,为什么下雨天和有人的时候,他不再锻炼了呢?

显然,这绝非破案题。那么,我们不妨充分发挥想象力,暗示那个人就在跟前。他住10楼,能顺利地从电梯到大堂,上去的时候,如果是自己,他只能做到7层,为什么不直接按到10层呢?

如果身旁有人,他也能坐到10层。会不会是身边人能帮助他呢?既然他需要帮助,说明他身材矮小,够不着10层的电梯按钮。电梯里的电钮都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10层的按钮必定高于7层的按钮,他只能按到7层的按钮。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独自一人时,必须从7层走到10层。能走就说明他的腿脚没毛病,只是他不是一般的矮。不是一般的矮?对,他是侏儒。同理,下雨天有雨伞的帮助,他也可以直接按到10层的按钮。

你想到了吗?其实题目中的任何一个词都为你布置了一个场景,你需要不断地暗示自己以找出更多的信息来。暗示有引导的作用,但有时也会误导你。

现在,我们回到开始的那些测验,看看你是如何受到暗示的。测试开始,是一连串的简单加法,它们并无太多含义,只为给你的第一直觉加速,它起到的作用是一种极浅层次的催眠,而我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计算数字的过程中慢慢被打散,全神贯注于测试本身,于是思维被测试题的编写者所蒙蔽。

“随便在12到5的中间挑一个数字!”表面上编者在说“随便”挑,但是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中间”这个词,按理说位于12和5正中间的数字应该是8或9,奇怪的是,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什么?居然是7!你是不是也这样呢?和答案一样后,我们不禁开始感叹这套测试的神奇,更加为编者的思维所左右。大白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蔬菜,所以98%的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大白菜!其余的几个,苹果、鼻子、鸡也都是人习惯性想到的。当你被测试答案震惊时,你可能会张大嘴巴说:“怎么这样神奇?与我所想的完全一样!”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你也会跟周围的人说这个测试的诡异。如果你的答案不是这些,别忘了它还有一个应付不准确的退路哦,就是那2%的人。

其实跟魔术一样,点破了也没什么奇怪的,这个测试利用的是心理暗示,让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按照习惯作答。我们就是这样中招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恍然大悟,原来这本书旨在揭穿心理暗示的障眼法。对不起,亲爱的读者,你又错了!

我是想和你谈谈“心”。我们的生活境遇都差不多,既不是一无所有,一切糟糕;也非什么都好,事事如意。但是,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欢喜,有人愁呢?我发现,一个人习惯于在心理上进行怎样的自我暗示,与他的贫与富、成与败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心理暗示是个心魔,它能让我们的世界成为一座天堂,也会让它成为一座地狱。积极的暗示能激发潜能,消极的暗示会阻碍人正常能力的发挥,甚至影响到生命的质量。可以说,我们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快乐,都始于一个意念。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甩出一些词,诚如小题大做、危言耸听,以表示自己的不屑和不敢苟同。

这次,你又错了。

诚然,暗示的力量不可小窥,我若说它有起死回生的作用,便是夸大了它的威力。神奇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有怎样的暗示,就决定你有怎样的力量。希望你的每一时日,都能藉由正确的、积极的暗示方式,过得越来越好。



宋可力

2011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