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气场心理学:自我暗示的力量 > 你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每天,闹钟6:20准时响,你起床、刷牙、洗脸,出门。你挤上了满罐似的公共汽车,或是在站台上焦急地等车,算计今天会不会迟到,犹豫着要不要打车。到公司后,一看还算准时,你长长地舒口气,之后又算计着还有几个小时能下班回家。你觉得工作是个很“杯具”的词,你很失望,很反感,同时,你还不得不这样过下去。

——难道你就这样过一生?未来的几十年,麻麻木木,浑浑噩噩?

太多的人觉得自己很失败,恨自己没用,感觉浮躁、焦虑、索然和忙乱,感到困顿、无望甚至是毁灭,但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尽管他们的思想也会随着种种“现实的无奈”发生转移和变化,但若没人逼迫他们,他们就会安于现状。虽然他们也曾吵着要辞职,却一直拖拖拉拉。他们不想改变,却又对现实充满绝望。他们做梦都想过上富足的生活,也会买几本励志书看,也会照着书中所写的那样采取行动,但仅仅三五天之后便又跟从前一样了。

他们整天幻想着自己能过另外一种生活,盼望着哪天中了彩票,或是有某个重要的家伙能提携他们,视他们为左膀右臂,将他们提拔为公司的CEO。这并非没有可能,我们说不上什么时候会遇到贵人,但这种被动的等待可能会耗尽一个人一生的光阴。

也有一部分人,明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过着连好哥们儿都眼红的好日子,却仍然感觉不安和空虚。

“我到底是谁”“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对于这三个问题,那些陷于困顿生活的人多会思索良久后发出一声叹息。

如果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分子,希望你能静下心来,花点时间思考和梳理,不要让内在的“小我”搅乱未知的潜意识。人生的征程,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看到这里,也许你在心里说:“我又能怎么样呢?怎么改变也还是老样子!再说,我做出努力之后,到底能改变多少?情况又会好到哪去呢?还不是一个难题克服掉了,更多的难题相继而来?”

不要继续发牢骚了,也别幻想贵人的相助了,那些都不现实。你若真的希望有所改变,先从改变暗示开始。每个人的心中都潜藏着另一面,可能与现在的你有着很大的不同。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遇见另一个自己,而另外一些人正是经由不断地发现和反省,唤醒了沉睡的潜意识,实现了人生的大不同。

你是不是也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

也许现在的你是人见人不爱,你想要的那个你则是人见人爱。

也许现在的你备感生活乏味,你想要的那个你则是逍遥自在,远离办公室生活,可花一年或足够长的时间周游世界,行游天下。

也许现在的你身未老,心先衰,你想要的那个你则是永远青春四射,活力无限。

好吧,既然你想改变,那还等什么?只要你掌握暗示及自我暗示的规律就可以建立自己的信念,你完全可以看到更美丽的风景,过更不一样的生活,经历更神秘的未知世界,邂逅另一个自己。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玫琳,原来不好打扮,说话做事大大咧咧,俨然一个男孩子。毕业两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她的出现让同学们大吃一惊,昔日的“俗女”美似天仙,言行举止也温文尔雅,一点儿也看不到过去的样子了。私下里同学们问她何以出落成现在这样的,她说:“原来我的行事风格像个假小子,后来,我也发觉自己在生活上对自己不够精心。于是开始研究护肤品、化妆品,了解每一季的服装流行趋势,顺其自然地对品牌了如指掌。慢慢地,自己女性化的特质越来越丰富,这让我每天都很开心。”接着,她又说:“我并没有否定以前的自己,只是发掘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己的另一个侧面。”

玫琳在觉察到自己的言行不妥之后,想要换一个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经过细心地钻研,她终于做到了。你呢?你的烦恼可能不是穿衣打扮、培养气质,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只要稍作改变,你的人生就会大不相同!我们再来看看张宇樵的经历吧。

他是一家公司的CEO。他小时候身体羸弱,因此常对自己没有信心,怕上体育课,不敢接受好友一起打篮球的邀请。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老师对他说:“我发现你经常给自己一个错误的暗示。可是孩子,你不知道,你认为自己很软弱,那么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软弱。其实,你是一个非常强壮的孩子。”听到这里,他用充满疑惑的目光看着老师说:“老师,我怎么会是强壮的孩子呢?”老师让他立正站好,要他在脑海中想象自己很强壮,相信自己任何事都能做到,接着做收腹、挺胸的动作,然后暗示自己开始执行。当他按照老师的话做完一次后,忽然全身充满了力量。如今,他依然活力十足,身体也比同龄人健壮。

人生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你都要利用自我暗示的力量,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上述两例中的主人公一样。如此,你就会唤起内在的勇气与活力,感觉到身上的一股潜在能量正隐隐发威,这种暗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的精神面貌,激发着你的潜能,让你能够真正地超越自己,提早看到那个理想中的自己。

延伸阅读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3个层次。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它包含着人最基本的需要,这种需求的欲望往往与社会道德冲突。

自我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中的良知部分。它的特点是追求完美,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它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来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关系敌对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互动游戏

这道心理测试题能让你了解自己——用你的潜意识告诉自己最在乎什么,最想得到什么。现在,我问你,假如你被超强的龙卷风卷了一天一夜之后,你认为自己会被甩到什么地方?

A.被挂在大树上

B.破损的住宅区

C.无人的沙滩上

D.公园的草地上

解析:

A.你很好玩,感到自己还是孩子般的心态,工作、爱情均无法稳定下来。

B.你事业心太强,想出类拔萃,做个职场的“杜拉拉”。

C.你很多情,在你眼里,每个异性都有优点,你常周旋在多个恋人之间。

D.你是个顾家的人,在你看来,找个自己所爱的人,好好地过日子,哪怕再苦,只要能齐心合力去打拼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