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变量2:推演中国经济基本盘 > 九又四分之三车站

九又四分之三车站




在深圳梅观高速上朝北开,从第六个出口出去,会有一个十  字路口。两个绿底白字的路标:向左走是富士康,向右走是华为。

虽然只是早上7  点左右,燥热的太阳已经把人烤出一身汗。  朝左走的是去富士康上班的人,就像密集而迅疾的沙丁鱼群,挨  挨碰碰,行色匆匆,圆领  T  恤衫牛仔裤运动鞋,也有人穿着工装,  不少人挂着工卡,戴着耳机,有的把手机拿在手里。有的人拎着  早餐,一个薄薄的塑料袋里装着豆浆、包子和茶叶蛋。朝右走的  是去华为上班的人,看起来人略少一些,或许是因为开车上班的  更多。从外表来看,也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也是  T  恤衫牛仔裤运  动鞋和耳机,但有的  T  恤衫是始祖鸟,大部分运动鞋是阿迪达斯  和耐克,不少人背着双肩包。街边排了一队年轻人,他们一边等  开往松山湖的班车,一边低头争分夺秒地看手机。班车到了,一  车人全部拉走。班车刚刚开走,队伍又排上了,很快就排得很长。

—边是中国的农民工红利,一边是中国的工程师红利。

而这些朝左走和朝右走的年轻人,生活得竟是如此惊人地  相似。

这里是深圳龙华区,距离市中心大约20  公里,大致相当于北  京的西三旗到天安门广场的距离。以梅观高速为直径,方圆  2  公  里范围内,都是富士康和华为的世界。清湖村与富士康厂区只有  一河之隔,这里住着大批在富士康上班的工人。服装店、小旅馆、  网吧、快递,基础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烧烤、鸡煲、烤鱼等小饭  店鳞次栉比,诸多商铺通宵营业。在华为坂田基地周围的马蹄山  村、岗头村,则聚居着众多华为员工。据说,马蹄山村  70%  以上  的租客都是华为人。一样都是城中村,差别也有:大概是因为马  蹄山村的村民觉得华为员工更有钱一些,这里卖的盒饭和水果都  比隔壁村贵一些。

每天,从这些“握手楼”中涌出来一群群年轻人,急匆匆地  朝他们上班的地方走去。华为坂田基地占地1.3  平方公里,  A  区  是行政中心,黑天鹅在湖里平静地游弋,  E  区是财务办公的地方,  C  区是原来的数据中心,  F  区的大楼曾是研发部。富士康龙华园区  占地面积更大,有  2.3  平方公里,健身房、游泳池、篮球场、  24  小时图书馆应有尽有,俨然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型社区。但是,上  班的地方只是上班的地方,很多人身处其中,最大的感受依旧是  无聊。于是,这些年轻人每天就像穿越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在  城中村和大企业之间往返。

富士康和华为的差别又有多大呢?

富士康是一家制造企业,但在制造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不少技  术创新。郭台铭总是不忘提醒人们,富士康其实是有很多高科技  的。单是电脑的连接器,富士康就有8  000  多个专利;在光通信  领域,一个“梯度折射率透镜”的专利报告叠起来有一米高。华  为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但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制造。  对任正非来说,卖不出去的技术就不叫技术。华为自己的员工也  承认,他们擅长的是产品力,不擅长营销,营销还比不过三星和  小米。华为不是那种浮在云端、高高在上的互联网企业,华为人  时刻准备着动手去干,从不在乎把手弄脏。

在普通人眼里,从梅观高速下来的这个十字路口,只有东、  西、南、北4  条通道,但对华为和富士康来说,这是一个神奇的  九又四分之三车站,从这里能登上通向魔法世界的列车。

这两家企业走的发展路径并不一样,一个朝左,一个朝右,  但居然能登上同一辆列车。它们都是借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市场  规模红利以及曾经的全球化红利,在一个难得的适宜的环境下突  然发展起来,变成了像恐龙一样庞大而强悍的超级物种。难能可  贵的是,它们同时把规模做到了极致、效率做到了极致、技术创  新也做到了极致。

于是,它们重新定义了制造。它们建造了一条从低端到高端、  覆盖“研发-制造-品牌”的完整产业链,这是只有在中国才能出  现的奇迹。

华为和富士康还代表了中国经济奇迹中最令人困惑的成就:  技术创新。中国的基础研究相对落后,一直被诟病剽窃和抄袭别  人的东西,但仿佛突然之间,中国在各个方面的技术创新都有了  井喷式的发展。即使是亲眼看见了这些令人震撼的成就,仍然会  有很多人疑窦丛生:这怎么可能是中国搞出来的呢?

这是因为,九又四分之三车站在别人的眼里是根本不存在的。  什么?你要去九又四分之三车站?只有九车站,或是十车站,请  你再好好看一下自己的车票吧。大部分人只会去看贴在墙上的、  纸张已经泛黄的列车时间表,但开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5972号  魔法专列根本就不会出现在上面。

想要找到九又四分之三车站,你首先要相信它是存在的,而  且它就藏在一面看起来无法穿越的墙后面。前面还有一道铁栏杆,  那栏杆看起来还很结实。在别人看不到出路的地方看到出路,在  别人不敢尝试的时候尝试,在光天化日的十字路口找到秘密通道,  这才是成功的秘诀。

想要找到九又四分之三车站,你还要学会掌握微妙的平衡,  不是九又四分之一,也不是九又五分之四。你需要把九车站和十  车站的方位都计算清楚。你需要知道,九车站和十车站其实只是  刻板的边界,而你需要的是在现实中求解出最为恰当的分寸感。  这是在我们身处的这个“混搭时代”最有用的数学。

当你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闭上眼,心一横,猛地推着行李车朝  前冲过去,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从未来过的地方:九  又四分之三车站。

粗黑锂亮的铁轨上,一辆深红色蒸汽机车停靠在挤满旅客的  站台旁。

坐上这趟列车的并非只有华为和富士康这两个乘客,还有很  多幸运的乘客也在这趟车上。接下来,我向你介绍一下其他几位  乘客。

有一位乘客来得晚了,他沉默寡言,虽然做事认真,但看  起来又慢又笨拙。其实,他始终在为这一天做准备。他就是中国  的航天业。最近两年,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商业航天在中国  突然浮出水面。我要带你去看这个领域里颇具代表性的两个创新  企业。

另一位乘客本来早早就上了车,想想不对,又下车了。幸好,  他下车之后想想还是觉得不对,又上车了。这一番折腾,反而让  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他是中国的航空业。我要带你去看  中国大飞机制造的浮沉。

还有一位乘客是上车之后才补票的。这么做的理由太充足了。  就像谷歌前任CEO施密特说的那样:“如果你在火箭上有一个位  置,别计较坐在哪儿,先上去再说。”他是一家生产机器人的企  业,叫优必选。我会带你去看看,为什么优必选能够抓住稍纵即  逝的机会,实现快速的增长。

他们来时的路各不相同,他们沿途的经历各有特色。他们中  每一个的故事都有独特的启示。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找到了九又四分之三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