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我知道他想看什么:用内容营销打造品牌影响力 > 第十七章 互联网带来购物新挑战

第十七章 互联网带来购物新挑战



数字美丽新世界真的美丽吗


1997年我写下了本书的这一章,既没有大力宣传电子商务,也没有大肆宣扬网络——这一自奶酪和饼干之后最伟大的发明,但是许多人的反应就好像是我侮辱了一个集莫扎特、爱因斯坦、牛顿、托尔斯泰、伽利略以及杰奎琳(肯尼迪夫人)等人的优点于一身的新生儿。事实上,我只是说电子商务永远也取代不了实体商店,这个烦人的东西不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差点儿忘了,我还说它是一群硅谷极客[1]给另一群硅谷极客同伴设计的玩意儿。

要问我有没有收到过攻击邮件,你可以看看亚马逊网站上对本书前一版的早期评论。很多评论指责我不能接受“数字美丽新世界”,不了解情况,逃避现实,等等。我甚至还在互联网会议上被轰下台过。技术人员、软件设计者和忠实追随者中没有人想听到这项顶呱呱的新发明有什么短处和不足。他们只想让我随大溜,认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卓越发现。因为网络可以让我们打理生意、交易股票、购买时尚装备、邂逅灵魂伴侣,还能让我们坐在聊天室中交换关于古董家具、中世纪基督教或者吉他大师杜安·奥尔曼吉他弹奏技巧的想法——这一切都以统一的全球性社区为背景。

互联网,尤其是电子商务,可能并不是那个奥兹国的巫师,而只是一个躲在帘子后面糊里糊涂的人。它正处于发展阶段,事实上,它通人情,未长成,有缺点。好吧,没人愿意听这种话。

所以在2001年伊始出现网络泡沫时,我并不开心,不过说实话我有一点洗脱罪名的感觉。同时,在万维网2.0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的时候我也并不惊讶。但是自互联网开始发展以来,有一个关键问题一直没有得以改变,那就是网络购物能够遍地开花,并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好,而是因为它所取代或者努力改善的东西已经变得越来越糟糕、笨拙、昂贵和低效。网络世界能有如今的成功大半要归因于现实世界的街道、环境,以及加工和运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2008年,距离完成上一版的“互联网”这章已有10年之久,我仍旧认为互联网以及网上购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如果我们回头看看网络刚起步的时候,一定会想起它如宇宙大爆炸般的起源。从本质上说网络以前是,现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存储空间,是一个你我可以在以前无法接触到的庞大且未经过滤的信息、货品和人员中搜寻一番的地方。想要搜索一本朋友推荐的犯罪惊悚小说的国际标准图书编号吗?需要从你家到帕萨迪纳跑马场的路线吗?还是本周四下午美国铁路公司的火车时刻表?想虚拟游览伯克利大学,了解谁赢得了1976年的“超级碗”或者1981年“托尼奖”的最佳音乐剧,还是想知道百思买周末的营业时间?通过让消费者有机会知道一些以前他们从未了解过的有关产品、地点、日程表以及人员的基本有益信息(这不叫知识),互联网使信息得以大众化。更妙的是,我们可以在餐桌上、城郊的校园里,甚至苹果手机上查找任何所需信息。

这种可以随手取得信息的情况,既是互联网的无上荣耀,也是它的一大弊端。比如,除了出手阻止之外,没有任何过滤系统阻止学龄儿童登录那些家长们不愿他们访问的网站。无人监督审查的网络使人人在它所创造的世界中可以随意传播《犹太人贤士议定书》[2],或者分享自制炸弹的详细说明而不会有人走进来说一句:“哎,等一下……”比如,输入英国歌手埃里克·克莱普顿,等一两秒钟,会跳出一大片闪着光、颤动着、让人疯狂的大约几十万个有关网页刺激你的神经。如果有48个小时,你能读到关于埃里克的一切,从他的官方网页到乐迷会的网页,再到他参加过的所有采访,吉他谱、和弦、贝司指法谱和歌词,从优酷网上关于他的视频,到销售夏季克莱普顿巡回演唱会门票的网站,再到埃里克的副业时间表,还有组建奶油合唱团那些年的信息,他与约翰·梅耶尔合作的岁月,及组建新兵乐队以及“德雷克和多米诺”乐队那段时间的新闻,他的爱情生活、吸毒戒毒史,最近发表的回忆录中好与不好的内容,以及在eBay上出售的有他签名的纪念品等各种内容。说实话,你几乎能摸到这位吉他之神的肌肤。从13岁第一次拿起吉他以来,他已创造出如此多纯净的音乐。

问题开始于你试图搞清楚以下两点的时候:(1)你追求的到底是什么?(2)哪些信息是真的,哪些不是?毕竟互联网是流言、谬误、猜疑、推断以及不雅的假象聚集的地方。这些和真相(至少来自看起来可靠的出处)共存在此处。你如何能分辨这两种信息,特别是当它们间或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网站上的时候?就拿维基百科这部众人协力合作、不断完善的百科全书来说,常把这个网站当作学期论文信息来源的学生总也不能确定他们在一两小时内读到的词条经过第二天一大早的上传是否会被大段地移位、修改甚至删除。



互联网购物的苦恼


缺乏信息过滤会导致信息泛滥而无法选择,而这有时可能会成为一种苦恼。它使消费者们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还有其他信息),但是并没有可靠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识别哪些有价值,哪些没有,哪些可信,而哪些缺失信誉。

在这些像是瑞典自助餐式的信息和数据中,许多消费者渐渐相信如果他们在互联网上找不到什么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一定不存在。他们会颇感意外地发现如果网站告知他们最喜欢的酒店已经没有空房了,今天下午没有航班飞往新加坡,或者除了驾驶地图上显示的那条路线之外没有其他能到达扬基体育场的途径,只需打电话给那家酒店、航空公司或是美国汽车协会,就会证明互联网错了。有95%的可能性在网络上可以找到你所搜索的信息,但是还有5%的可能性,在线显示无空房的酒店实际有房,有航班会在你想要的时间和地点出发,只是没有列在网站上而已。

互联网缺乏过滤程序,再加上其出错的可能性,这些都表明需要一些专家来将这种可能性降到最低。正如大多数消费者所意识到的那样,当今网络的部分问题就是这个世界的选择太多了。产品太多,墨盒的种类太多,剃须刀太多,太多太多的东西,到底从哪件下手呢?消费者常常在期待有人能给予他们最基本的引导,哪怕只是缩小可选范围。欧普拉·温弗瑞们和玛莎·斯图尔特们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给自己找到了代理人或看门人的位置。就像《圣诞颂歌》中的第三个精灵一样——它可以预见未来并且阻止守财奴制造麻烦,奥普拉们和玛莎们会推荐自认为正确的书籍或音乐剧录像,或者是一张舒适的床垫、长时间燃烧的蜡烛,抑或是平板电视。而糊里糊涂、不知所措的消费者就会一呼百应。



亚马逊的榜单可信吗?


事实上,许多人因为省去了做决定的负担而大松一口气。这在我看来就是亚马逊畅销图书排行榜,或者访问苹果iTunes音乐商店时出现在屏幕首页的分类产品排行等网上最佳名单大受追捧的成因。几十年中特别是在音乐商店和书店方面的经验使我们明白,最流行、最有效的推销工具就是各种排行榜,包括《公告牌》杂志单曲排行榜,《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以及VH1音乐频道十大最热门歌曲排行榜等。


1.这就是
2.一个

3.事实:

4.人们(特别是美国人)

5.喜爱

6.排行榜


他们热爱榜单,即使这些受到质疑的排行榜不是由业内专家团深思熟虑后排列出来的,而只是总结了其他消费者最爱购买的商品。像任何一位艺术家或者消费者会告诉你的那样,“最受欢迎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很多消费者很乐意尝试其他人吃的东西,正如他们并不会担心给小孩取名时用今年最流行的女婴和男婴名——“艾米丽”和“雅各布”有什么不妥。在苹果公司的iTunes音乐商店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下载排行榜的热卖曲目中,你总是能发现五六首由几位新锐小提琴家和英俊钢琴家录制的曲子在首页播放。这又一次说明,消费者认为在他们购买之前有别人提前检验了商品是个不错的主意。不管怎么样,这个方法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在我看来,那些由创业精神十足的亚马逊读者拼在一起的榜单更具价值。从稀奇古怪到一针见血,这些榜单看起来是要真正帮助初次购物,或是对某个作家、某个问题或某个类型感兴趣的无助购书者。我也从亚马逊的公共论坛上得到很多乐趣,在那里读者们可以真诚地讨论埃克哈特·托利或者珍妮特·伊万诺维奇新书的优点。一些五星读者的推荐无疑是假的,是作者的朋友以及关系亲密的人发上去的,但也不都是这样,对吧?

当然,亚马逊的不足也是明摆着的。一方面,如果订单有问题,你可以试着与他们联系(所有的销售网站都陷入这个共同的困窘之中)。但如果是你有麻烦需要解决,就很难忽略自己脑海中出现的声音,它告诉你亚马逊的高层不会对你的来电产生一丝兴趣。利用电子邮件联系他们的话,只会收到一份简要而亲切的自动回复。你得花上好几天时间徒劳地找出客服电话。这种我们为之埋单的便利、一键式购物和程式化的零售体验,其事实就是,在与亚马逊的交易中,那头坐着的不是有鼻子有眼的人类,而只是个往我们邮箱里发邮件的滴水不漏的电邮数据库。

当Envirosell公司开始为微软——这个成为我们最大最热情主顾之一的公司——工作的时候,问题变得有些私人化了。我们为他们解构了世界上所有商店的软件和电脑游戏部门(作为一个通不过Xbox经典游戏Hola初代的人,我比任何有权知道的人都更清楚Xbox360的全球销售情况)。在与微软的早期合作中,公司的一名经理曾惊慌地打电话给我,询问我,是否真的与人合作编写了其竞争对手的Unix/Linux系统的新用户手册(消息来自亚马逊)?当然没有,但是我却被放在了亚马逊网站上(天知道世界上到底能有几个帕科·昂德希尔)。同事松了口气,但是也说明了微软公司总部所在地雷德蒙德确实发生了一些波动,他们认为其中一个卖家可能是商业间谍。

那应该做些什么呢?发给亚马逊的电子邮件只能产生更多的自动回复。最后,被激怒后的我只能设法找到这家公司的总顾问,他告诉我说对于这个问题他无能为力,这是其中哪个经销商的责任。我明确告知他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亚马逊犯的错威胁到了我的工作,可他最多能办的就只是立即删除惹是生非的合著字眼。不过亚马逊却不能确保之后的上传不会再出现此类错误,我的名字不会再出现在Unix/Linux系统新用户手册的合著者行列里。直到今天我还在警惕地检查着这个网站。

正如我之前提过的,今天一波又一波的网站、货品、选择、信息,以及明显的错误信息已经造成了一个窘境,表明在未来需要一种“专家咨询”的服务,能有人来把2000个网站浓缩成12个左右,为购物者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首席管家(Head  Butler)等网站就已经在这一类的网站中拔得头筹,店主只需动手挑选一些喜欢的东西,从舒尔E3c隔音耳机,到莱翁·赫尔姆的专辑,配上一段短小有趣的文章来描述这些物品为什么很棒,之后就可以引导感兴趣的顾客去亚马逊网站。如果能找到一个专家来帮我们在网上寻找各种东西,那么未来的网络该有多么了不起。通过开发这样的服务还能大大缩小网络购物的范围。我的同事在LivePerson上推出了一项新的在线服务,不仅提供购物建议,消费者还可以分钟计时雇用一个微生物学家或者一名杰出的软件工程师来解决问题。随着新一代网民使用网络能力的提高,谷歌、微软以及雅虎等网站所垄断的信息会被分散进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多个程序中。但我不会为此祝福的。



理想的本地化在线程序


从我对消费者在网上和现实中购买习惯的研究来看,我总觉得网络和水差不多。水从缓慢流动,到开始流淌,接着汇集进沟槽、水渠、溪流、河道和水洼等人们已经进行过调查、建筑和开挖的地方。而网络对这一预先探究过的诸多机遇有着良好的第六感,所以凭直觉一路向前。它填补了很多漏洞,而且有时做得还挺好。但是网络依然无法解决当今零售商面临的相同问题,也就是到底什么是国际的,什么是本土的。

作为一个本地顾客,全球化进程和你有任何关联吗?

我会拿本地电台任何一天的消息与Excite网、谷歌或者雅虎上发布的新闻相比。当然,我也可以定制设计一个涵盖了体育、商业、国内国际新闻,还有天气预报等的首页,但是除了知道下周二会下雨,个性化定制对我而言并没有多大意义,这吸引不了我。我想知道在我居住的城市及周围发生着什么事情,扬基队昨晚是不是在最后一局中赢得了比赛,还有距我住处南边6个街区的安格利卡电影城有什么片子上映。所以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被这样一个普遍的软件解决方案搞得非常沮丧,但这却是各类网络一直宣称的媒体之优势所在。这个初步想法早就存在了,但要是我们能开发一些比现有的更加本地化的处理引擎,比如本地定位的,那又会如何呢?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源头还是在风险投资家身上。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将资金投入到价值千万美元的生意中去,而是看中了未来3年会增长100倍的价值1亿美元的生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下一个网络巨鳄的幕后推手。这并不是说这些公司不应该成功或者挣到数十亿的钱,但现状是即使连Facebook(脸谱网)这样成功的社交网络,也还没有达到为不同地域、不同环境和不同用户个性化定制这一目标。尽管互联网属于公共领域,但谷歌等其他大型网络企业却只首先对股东负责。

我理想的本地在线程序是什么样子的?一方面,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信念挑选处理引擎,这样程序对于你,也就是用户来说,才能提供更好的响应。我就不会常常买那份叫作《原乡人》的小报了,这份小报是地方性报纸,它上面的广告和排行榜都与我这个曼哈顿下城的人有直接关系。网上的时装商城或许会考虑进行同样的变动,毕竟,纽约女性的穿衣打扮之道还是和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甚至是洛杉矶的不一样。梅西百货和艾琳·费雪网站上“最受欢迎”以及“强力推荐”的服装可能穿在得克萨斯女性身上看起来很棒,但是穿在一个40岁左右的好莱坞高管身上看起来就可能很荒唐。这些网站可以考虑像奈飞公司那样提供一个根据用户邮区编码来区分的最受欢迎名单。再说一遍,“最受欢迎的”通常并不是“最好的”,但是这样一个系统更能将本地化方案嫁接到全球方案中去。

针对二三十岁的时尚女性创办的每日糖果网是另一个鼓舞人心的例子。从旧金山、芝加哥到伦敦,用户可以在十多个城市中进行选择。如果你住得离迈阿密近,每日糖果不仅会告诉你南海岸最酷的内衣商店在哪里,还会告诉你这周末当地有什么文化活动,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做点什么,以及最好最新的饭店。对于我来说,这至少是个开始。

关于网络的另一个问题是:它是如何得以维持的?网络的基本经济支柱是什么?是广告?政府?还是当地机构?结论还有待分晓。如果是公司广告的话,我们有三星这样的例子,它将市场营销预算的一大块儿都投入到了网络广告中去,包括飞钓网站以及其他拥有许多访问者的地方。三星通过广告得到了许多好处,但三星做出这个决定同样也是很艰难的,因为收看者通常会在传统的30秒电视广告期间忽略、避开或闲聊,甚至使用数字录像机的“跳过”功能来屏蔽广告。此外,电视广告的制作费用极高,而由于报纸和杂志不再是60%的美国人周周都看的那五六本期刊了,所以广告投放的费用也少不到哪儿去。

结果就是传统的销售以及配送机制的不得力为所谓的电子商务网站创造了契机。

仔细想想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度赞扬。



女性网上购物的新理由


问题还有:为什么网络的第二代强过第一代?正如我说过的,并不是因为互联网变得更酷、更时髦、更快、更性感、更好或者更有效。一个重要原因是女性开始投入其中,花大量时间上网,电子商务二代表现得还不错。

2008年1月尼尔森全球在线调查报告表明,世界上有超过85%的网民通过网络购物,从2006年以来增长了40%。世界上最热情的网络顾客来自韩国,将近100%的网络用户都曾在网上买过东西。紧随其后的是德国、英国还有日本,而美国仅仅位列第八。网上最受欢迎的商品是书籍,接下来是衣服和配饰,然后是鞋、视频、DVD和游戏,而飞机票和电子产品垫底。在线消费者也都很忠实,60%的人声称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同一些网站上购物。

除了完成交易以外,女性还会在网络上做些什么?我将这种行为称为“类购物”。下面是详细的解释。

预备购物:这相当于零售业中的“相亲”。除了眉来眼去,打听彼此的信息,不会发生什么实质性的事情。在网上冲浪时,你的妻子、女朋友、姐妹或者女儿会从塔吉特的官网了解一条连衣裙、学习用的活页夹或者最新款的里昂·比恩牌平底软皮绒鞋的信息。当女性在购车的时候,预备购物这种现象特别普遍,甚至比男性还要明显得多。但丁应该发明第十层地狱来看看大多数女性在购买汽车时的情景,女性会先上网,弄清楚新款普锐斯、赛纳或者思域的价格,有没有自动变速器、收音机、卫星定位系统、挡泥板、天窗和其他配置,然后才会自信地带着她们所了解到的信息、数据和价格去代理商那里。

因此,不经意地,网络成为了实体商店的顾客来源。如果顾客懒得出门,厌倦去商店,不想浪费时间或者不喜欢社交的话,那么他们可以提前在网上找书、查电影或电视节目,或者看看自己喜欢品牌的厨具型号,并且可以读几个消费者的评论,然后直接去商店买所需的东西。这样可以节省他们在商场里闲逛的时间,也省得向个一知半解的店员询问,或是花心思比较一种型号和另一种的差别。也有可能消费者并不想去书店或者当地的百事达影院,那么他们可以通过亚马逊或者奈飞买书或者租电影看,这样就不用开车出去,只需去门前的邮箱里拿东西即可。

二级购物疗法:想象一下,没有商店,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排长队等候的人群,也没有年轻的妈妈用婴儿手推车堵在过道里。这就好像在翻阅无线版的《时尚》杂志,它绝对是终极造梦工具和消磨时间的帮手。网上商店让女性消费者直接进入精品店和高端饰品店,而不会让她们有在实体店中购物的不适感,如此一来,就没有爱马仕店员的敷衍了事,也不会有带着脸色的销售员。在网上购物,她们可以随意逛到哈利·温斯顿的网站,躲到路易威登官网里,或者查查图森的峡谷农场度假村、巴黎的丽兹酒店或新加坡文华东方酒店的信息。这就好像带着翅膀隐身购物。人们甚至可以裸着身体,在筋疲力尽、正要洗澡,又或者正在观看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重播时进行网上购物。

现在的消费者第一次免费浏览货物而无须购买的感觉如同19世纪50年代第一家百货商店开业带给顾客的感觉。此外,百货商店还能刺激中产阶级向上拼搏。在那时,人们一般认为顾客走进商场就是为了购物或者至少是打算购物,所以许多人都接触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有很多人都因此燃起了追求成功的动力。无论那时候还是现在,百货商店都是一个非常民主的机构,它欢迎每位顾客尽情浏览解解眼馋。

节省时间:圣诞节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网上购物可以让消费者在一年最好的购物时节浏览所有的好东西,却同时避开了实地购物最可怕的一面——拥挤的人潮,堵塞的停车场,激动的家长推搡着抢购Wii游戏机、Flip摄像机或其他零零碎碎的小商品。在网上,消费者只需看准、点击、放入购物车、结账,一棵盆景树就会送到侄子那儿,侄女就会收到一件红色毛衣,而某著名餐馆的海鲜蛤蜊浓汤一晚上就能送到住在佛罗里达却想念新英格兰土特产的叔叔手中。

而且,购物网上并不总是那几类商品。网络有引以为豪的成功范例,否则怎么解释蓝飞公司(Bluefly)这个专门打折销售时尚设计师设计的男女时装销售商火爆的原因呢?这家网站就像是生机勃勃版的家庭购物网(Home  Shopping  Network)。蓝飞公司让人们不再需要闻、摸、尝和感觉,而仅仅根据漂亮的照片和经常更换的商品展示,就可以不断通过门户网站买走商品。这真是将在线商场的方便发挥到了极致,而且价格公道。

但是紧接着你就会发现自己是一个拥有43个名牌包却无处放置的女性。



网络的二级市场自由买卖


网络让人着迷的一大优点就是创建了二级市场,一个为本应被扔进车库或是阁楼发霉生锈的二手物品再次回收利用而设立的舒适且可靠的系统。无论是被你放在eBay上的梅赛德斯二手车,还是有一点刮痕的莱斯·保罗(美国吉他大师)的吉布森烟草色吉他,互联网都已将各类虚拟跳蚤市场制度化。我有很多同事通过专门经营某种货品而赚取外快,而他们所使用的这种方法在1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无论是旧的有关铁路的书籍、高脚杯,还是摩洛哥瓷砖,又或是古董明信片,总会有人想要购买,请给这些人更多的空间吧。

甚至连亚马逊都加入这场游戏之中了,因为销售二手货的毛利润通常比销售新品的高。亚马逊让你可以从新书和二手书中选择购买。对于那些绝版书籍,亚马逊可以为你链接到二手书商,他们从运费和手续费上的获利相当于甚至高于图书的销售获利。

在虚拟跳蚤市场之外,商人如何使顾客在网上购物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喜欢上某个牌子的跑鞋或者卡其裤的剪裁,而且已经穿了很多年,清楚自己的尺码,那么网上购物就水到渠成。结账,然后一件新品就会向你飞奔而来。

在孩子们的在线交流这一方面互联网做得也很出色,比如企鹅俱乐部,Webkinz在线游戏社区或者其他网站,这些网站吸引孩子们购买虚拟宠物,照顾这些宠物并且给予它们爱心。如果你买了只企鹅,那么它就需要一个圆顶冰屋吧,而且要吃东西。尽管要收费,这儿花5美元,那儿花5美元,但是这些俱乐部提高了孩子们的电脑和键盘技能(虽然这让孩子们有了久坐不动的体验)。古斯塔沃的小儿子卢卡管理着我们的数据部门,他3岁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电脑,连接网络并且登录他最喜欢的游戏网站。

说实话,一直困扰我的是视觉艺术家到底为什么能在网上成功销售画品,甚至有时候能卖出几万美元的高价。现在,艺术家既可以在艺术市场上或者街头展览中卖画,也能独自或者结伴举办展览,每幅画作通常起价都在大约2000美元。通过直接和虚拟的方式,艺术家们创造了一种类似于农展会的形式,将街头市场和艺术世界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的成功之处在于部分艺术家想摆脱在画廊卖画的传统,减少顾客对于艺术世界高高在上的不适,或是为了消除顾客与艺术活动中心在地理上的距离,同时也基于人们之间存在一种单纯的信任。不过,对有些人不实际看看货物就在网上购买艺术品我有些怀疑。但是,我很高兴许多艺术家还是办到了。

如果目标明确,人们不仅可以实现在网上卖东西,甚至能卖得很好。

我有一位朋友在纽约为一家家居用品精品店经营网店。他利用一台手提电脑每年能在网上卖出超过50万美元的货物。他经常能找到为数不多、外观漂亮的书籍、玩具、桌上小摆设之类的商品,并且在各种杂志上作些专题报道,人们会因而喜欢上这些东西,然后到他的网店购买。把这批东西卖完后他会再重复整个过程。我喜欢去他的网站,因为这是我所知道的挑选礼物的一个最好办法。为什么他能成功呢?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杂志界有些名气,并且杂志媒体的设计编辑对他的精选能力、目录更新和不错的品位很是欣赏。

购物说得差不多了吧?让我们说说社交网站。



社交网站的利与弊


在社交网站上,你可以跟我打招呼,给我留言,扫一眼我的好友名单和上传的300多张照片和家庭录像,也可以赠送给我一盆虚拟的盆栽或者一块虚拟的纸托蛋糕,看看我的感情状态,如果我没有伴侣,那么可以了解一下我到底是在寻找友情还是爱情。

如果你认为社交网络仅限于鸡尾酒会、私人派对和商务会谈的话,先看看Facebook吧,这里就是当今电子部落的虚拟化身,由弗兰克·劳埃德·莱特和亨利·福特两位梦想家创造。

是的,他们一个是建筑大师一个是名气相当的汽车制造商。我将Facebook解读为居住区向郊区发展和汽车普及直接造成的衍生品,这两者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间隔。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去城市化,人们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而我们中很多人都在孤立的公司园区中辛勤工作时,我们仍不能摆脱与他人沟通和联系的基本需求(住房常常是理解社交网络新现象的关键)。虽然Facebook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但它跨越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疏远的距离,就像是一张虚拟通行证,使人们重拾亲密关系,或者应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亲密关系。

我想再提一次,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且弥补了生活中的缺失。通过这些普通功能,我们能够和网友见面、聊天,感觉好像我们生活在一个比高中教室、大学校园、卧室或者办公室的格子间更大一些的世界里。Facebook不仅是一个社交网站,它还满足了人们的偷窥欲。这种感觉就好像在读某人摊在沙发上的一本贴满了照片的活页日记。在真实生活中尽管你不想,也没有理由给朋友打电话、发邮件或者看他一眼,你都可以通过Facebook了解朋友们正在做什么。它是一张你整个社交圈的谷歌地图。对于一些用户,Facebook提供了让他们炫耀自己有多少个朋友和留言的平台,借此巩固自己在公共场合的社会地位。对于另一些用户来说,Facebook不过就是比较方便的通讯录,而且这个通讯录还能常常自动更新,这的确令人着迷。

Facebook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小世界,比如在这里我16岁的侄子可以很正常地和一个女孩在线聊天,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如果面对面说话,他却可能会舌头打结。这种亲切感是由于不需要真正看到对方而产生的。而这样的亲切感在零售环境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我们现在已经从过去在布鲁明戴尔百货公司隔着柜台面对面与销售小姐打交道的模式,转换到了在丝芙兰你与她站在柜台同一侧,像是同一个阵营的敞开式销售。我们所看到的一部分是交流形式的初步转变,以及交流的双方也变得更加亲密。以我讽刺的眼光来看,因为缺乏勇气、机会和地理上的邻近关系,很多人无法与活生生的人面对面沟通,所以Facebook用户的社交网络变成了三角关系。

但是Facebook在世界上会存在多久呢?它会不会最后成为一种不会长久的虚拟村落?要是朋友圈中跟某人已经3年没有说过话,发过邮件、短信或是打过电话,Facebook用户该如何做出决定,这个人会被踢出去吗?有没有用户放弃继续使用Facebook呢?我认识的大部分Facebook使用者说他们无法预测自己不再投入到Facebook账户中的时间、日期、地点或年龄。而当离开郊区、面对真实的文化交流时,社交网络变成了一种在我们生活中寻找某种永久网络关系以及共同身份的方法,那么网络应该还有其一席之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缺乏实在根基的话,你的“生活”可能就会“咻”的一下消失了。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到时候真的消失了,你会在乎吗?

众所周知,Facebook和其他社交网站都无法解释维持其运营的广告费用体系,你们在给好友留言时注意到旁边的软饮料广告了吗?

每年我都会收到很多加入不同社交网站的邀请,但我从没有接受过。在50多岁这个年纪,我已收集了满满一盒从世界各地接过的名片,如果把这些名片头尾相接地连在一起,估计可以建成一条通往天堂的阶梯了——可能这才是属于我自己的Facebook。

人们这种传播习惯也会导致另一个极端。经济繁荣可以提供先进的器具和与外界的连通,但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人们依旧还是得生活在狭窄拥挤的空间里,这就是为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日本人和韩国人要用技术将自己包裹起来营造一种虚拟的独处环境的原因。在一个拥挤的日本家庭或者公寓房里,可以隐匿于网络或者移动电话中,就如同隐藏在小帐篷里或是插上一双翅膀。

在日本和韩国,网络的另一成就是在社会限制和礼仪上采取了漂亮的迂回战术。在这两个国家,直视他人的眼睛是不礼貌的行为,而Facebook和短信可以让你做到似看非看。日本孩子在用手机时,能用最少的按键次数写出一个复杂的陈述句。当他们开始利用语音键入词汇时,文字一个个弹出来,交流便越发迅速。美国的年轻人与此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要想出自己的缩略语——LOL(“laughing  out  loud”或“lots  of  laughs”的缩写,表示笑得很开心的样子),以减少敲击键盘的次数。所有这些都使聊天在亚洲国家变得更快,这也是为什么带有上网功能的手机在这里很有市场的原因。

在日本、韩国以及其他新崛起的市场中还有另一个不同之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一种常态。一般人每天都会花上两个多小时的通勤时间。乘坐火车或者公共汽车时用电话聊天并不礼貌,但是有了可以上网的手机他们就能随意地在网上冲浪和发信息。这不仅仅节省了时间,同时还是一种网络放松形式。在欧洲和美国,我们开车时可以在车内属于私人的空间内打电话聊天,但不能一直盯着手机看,否则就会撞上护栏。所以网络服务的市场不同,成功的程度也就不同,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现在我想知道如果大拇指(而不是食指)承担所有的工作会如何?无论是谁设计了我们的手,让它们长成这个样子,大拇指都是力量的来源,而其他的手指负责精巧的工作。如果不小心患上了手指关节炎,是不是意味着短信时代就此结束了?

Facebook并不是现在市面上存在的唯一的电子部落,理论上讲,它更像是一个支持友谊和归属的平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校友联盟,而并不只是偶遇朋友和沉淀自己的地方。网络从本质上已经化身成了一位现代红娘,创办配对网(Match)这样的交友网站,在这里来自得梅因、身高不到一米六的红发小伙子可以告诉别人他是来自加利福尼亚的沙滩男孩,身高一米九,个性随和,褐色肌肤,得等到他在现实中遇到一位大呼再次上当的女士,这话才会被揭穿。

配对网和其他所有按“查询——介绍——搞定”三步走的交友网站的问题就出在它们都以人们相互的“兼容性”为基础。还记得在刚进入大学时填过的那份关于“你想要哪种室友”的调查问卷吗?不吸烟、素食主义者、喜欢重金属音乐等,这些相同的标准与在线交友服务提供的一模一样。你打网球吗?我也打。我们都不是很虔诚的佛教徒。我们俩都喜欢意大利、巨蟒、猫……然后就能拿到照片。最后这一切都有可能演变成肆无忌惮的自恋和彻底的顾影自怜。当我们爱上某人时,是不是真的在寻找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呢?如果得和自己约会,我很确信一天后我就会当众宣布:“我们根本不合适。”

这就是网络最大的局限之一。网络就像电脑一样运转、接受和处理信息。它不能周到地、创新地、直观地提供信息,甚至连亚马逊网站在这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它为你推荐商品的模式是基于你之前的购买行为(你喜欢小说家约翰·格里沙)来推测以后的购买行为(你还会继续喜欢约翰·格里沙)。对于很多读者来说这可能有用,但同时我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一直在寻找新颖、不同的事物。因为喜欢詹姆斯·李·伯克的小说并不意味着我会排斥一本关于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滑翔的新书,或者理查德·伯顿(不是那个演员,而是19世纪那位很古怪的探险家)的新自传。

想一想,我所知道的一些最坚实的婚姻都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组成的。我认识一对夫妇,理查德和斯泰西。理查德是我的市场研究导师,钟情于纽约这座大都市,喜欢篮球、啤酒还有中式外卖,我所认识的人中他最了解芬兰电影。斯泰西是他的挚爱,五星级饭店和美食度假的忠实拥护者,并且每次行程前都会弄清楚当地的豪华酒店,而且酒店一定要提供大功率的吹风机。但是理查德和斯泰西彼此相爱,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二或者第三次婚姻了,但这次却维持得最长久。我想正是每天的相互妥协、对对方怪癖的容忍才使得他们没有分开。

如果他俩在配对网登记资料,那就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接近彼此了。

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当哈利遇上莎莉》那样的情节。在大学相遇、分手、复合、第二次分手、再重聚,并一直相守。这些男孩女孩本来打算在27岁的时候步入婚姻殿堂,最后故事也的确是这样的。我很高兴他们明白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对于我们其他没能做到的人而言,则又重新回到了开始的地方,像回到了搅拌机中。我们带着一点苦乐参半的心情开始明白,如果在30岁时不能安家,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尽管网络有很多不足之处,但至少它能帮助那些年过40的人进行配对相亲。

通过自身体验而获得希望,不过是建立在几下鼠标的点击之上。



未来的网络集合


总的来说,如果仔细想想,就会预见要花钱的地方有那么多,所以我们才会质疑自己是不是谨慎。对于大多数40多岁的人而言,家中冰箱里80%的食物是日常采购的东西。没错,我们会根据季节购买奶酪、蔬菜和肉类,可是基本的东西不会变。现在我知道自己的喜好:有果肉的纯果乐橙汁、脱脂牛奶、低脂原味达能酸奶、青葱奶油芝士、法国芥末酱、马来西亚辣酱,还有啤酒。我只钟情于某个品牌和上等白葡萄酒,而我的另一半和我对此都很享受。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赋予网络或是厨房日常采购权呢?日本人正在致力于设计一款冰箱,它可以扫描放入其中食物的条码和无线电波频率辨识标签。冰箱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消耗完了,或者重量减少了,然后会每天或每周发短信给你询问是否需要到在线商场下订单。洗衣房也有相同的程序,一个网络授权的货架或是储存系统可以准确记录香皂、漂白剂和柔顺剂用量。遗憾的是,大多数电器的寿命是10年或更长的时间,而普通软件的寿命却不到两年。问题在于如何使硬件和软件真正兼容。

我认为未来的网络会是一种集合,听起来好像有点科幻,但我说的是现实世界、移动技术和网络之间的连接,这二者会形成一个商店与网络世界和手机结成的经过改进的整体。最近一种量化顾客对零售商潜在价值的有趣方法吸引了我的关注,如果我是店主,顾客只买放在地上的商品,那么他们的价值是1。如果他们在商店里购物并且还扫了一眼商品目录,那么他们的价值为1.5。如果他们不仅购物、浏览了商品目录,还访问商店网站,那么他们的价值就是2。就是说,按照顾客消费金额衡量出的我与他们的关系与顾客和我互动的方式成正比。

作为网络集合的一个例子,消费者可以拿着智能手机到当地药店指明要某种非处方药。放置药品的架子会指引消费者到某一网站,该网站可以告诉他们药品的用途、剂量、副作用等。消费者可以把这些信息扫描到自己的手机上,很简单吧?

网络集合还可以促进一种早已在网络购物中取得进展的现象——互联网可作为绿色工具。最近,我的一位朋友没有抵住诱惑购买了一部iPhone。他并没有通过阅读折页说明书来了解使用方法,而是根据手机包装盒上的信息登录到苹果网站上观看了一段演示视频。当我在一家日本百货公司购买豪华卡西欧表时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这块表附带有一个网址,可以在上面将使用说明下载到电脑里。这样我就不用花时间研究由法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等23种语言写成的说明书了。

所以无论是说明书、包装盒还是包装袋,与其他方法相比,网络集合都是一种消除杂乱,避免使用纸张和包装的好方法,正如我在前文提到的联网冰箱提高了购物和商家的配送效率,这样地球上的一些垃圾填埋场就能大松一口气了。

这个系统的第二个作用是代替钱包,成为电子钱包(和银行)。在日本和菲律宾的DoCoMo商店,你可以用现金或者通过电汇给自己的手机预存费用。特别是在菲律宾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开银行,至少对于那些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来说很实惠。想想看,你可以把它当成购买手机通话时间的支付手段。同时,对于在这个可怕世界中提心吊胆的父母们来说,它还是一张安全网。通过给孩子的手机充值,父母在月底就可以知道这些钱是如何花掉的,到底是像孩子所说的那样买了芝士汉堡、看了电影,还是用来购买了半盎司的高纯度大麻。另一个好处呢?那就是安全了,一旦开始将现金转换成电子形式,犯罪率就会降低。

智能手机的第三个长处就是可以作为身份证来使用。通过某种方式,将手机与你的身体联系在一起,只有在你附近手机才可以使用。这就意味着如果手机不小心掉进了下水道,或者被人偷走,它就变得毫无用处了。

智能手机还可以建立一个系统,绕过网络和面对面交流的传统媒介。2004年3月,发生在西班牙大选前夜的马德里火车爆炸事件所引发的即时通信潮,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场选举。没有人再讨论政治事件,但一个在线社区却凝聚了高涨的人气。因此现在我们传播信息的工具已经超越了电话、杂志和报纸,并且能将本地人全部联合起来。

如果在零售业引进网络集合,这可能意味着实体商店模式的配送系统和供货链管理的改革时机到了。至少在发达国家,大型连锁零售商的时代已达到顶峰。卖场规模可能会越来越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会相应地增多支出的时间或金钱,所以缩小商店对经济和生态都有意义。假如我们开始在线订购日常用品,或者只是顺道在商店里购买,那条洗衣用品通道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想一想,当我们实现了网络集合的时候,实体存在的意义就要被彻底重新考虑。美国正将大把的金钱投入到国外进行国家建设(想想伊拉克),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码头、港口还有桥梁却在衰败,客运铁路也在消失,而且我们已经无力大胆想或是大胆干了。我们在倒退着进入未来。当我们需要克服对石油的依赖,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时,却陷入了困境。150年前,因为我们的远见,铁路贯穿了整个美国;100年前,因为勇气,我们敢于设想并建成了巴拿马运河。而现在,美国不再是一个领导者,而只是一个追随者,所以我相信网络集合会在其他国家率先实现。

网络集合最初将会在非洲或者印度这样的地方落脚,在这里有些人没有,或者无法接触到固定电话。我喜欢游览印度的部分原因是那里空间狭小、人口密集、零售业落后,以及缺少美国人和欧洲人觉得理所应当的东西。这个国家正设法越过传统的固定电话阶段。最近去德里时,我看到很多人手里一直拿着手机,人数远远超过纽约,因为在这里手机并不只是用来通话,还可以彰显主人的重要身份,手机号码甚至比他们的姓名更加重要。

将印度发展技术的道路与美国人的相比,你就会发现它的合理之处。我们先有固定电话,接着有了电脑,然后是互联网,还有第一批手机。(请回想一下第一批手机商店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才出现在美国,用户大多是商务人士。我还记得一次和一位从未使用过手机的朋友看歌剧,她盯着我的手机就好像是看一个异域芒果。当她给女儿打电话时,蹦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猜怎么着,我现在正用手机给你打电话。”)自那以后,一些人开始使用掌上电脑,引领我们进入移动网络世界。哦,顺便说一下,我看歌剧时再次见到那位女士,她已经自豪地拿着一部普通手机和一部黑莓手机。

如果你询问大部分人,他们会告诉你手机并不是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的,它好像一直就存在。

比较一下科技与一个新兴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德里,我无意中听到人们的手机对话觉得有些好笑。“你在哪儿?我要晚到3分钟。”这让我很好奇,在手机出现之前人们是如何相处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网络集合会首先出现在一个新兴国家的原因。到时候,有美国人就会惊呼:“嘿,见鬼,我们这儿怎么就没有?”



未来的音乐商店和书店


万维网的一个非凡之处在于,即使是头发斑白的老手也缺乏对其运作过程的清楚理解。不管我们是用它来聊好莱坞八卦、股票交易,还是仅仅把它同时当作电子邮局和浩瀚而生动的大英百科全书,大部分人都已接纳、包容甚至诅咒它,网络已经无处不在。

那么要是发生了电脑大战,整个网络土崩瓦解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组织或是另一个国家认为攻击美国的最好方式就是破坏网络会怎么样?想想恐怖主义和“9·11事件”所造成的后果,恐怖分子不再空想简单愚蠢的病毒,转而设想如何让网络消失,又会怎样?

在当今的拜金文化中,与其坐着思考下一个Facebook会是什么样,还不如花一些时间想想以上这些问题。

好了,别在想那些剧情邪恶的糟糕场景了,哼几段音乐吧。

我有一个朋友,虽然不常见面,但我很乐于碰到他。他有三大相互关联的特点,跑马拉松,每天抽半包万宝路,而且是个十足的音乐狂人。每次我们开会碰到时,他都会热诚地递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试试这几个人。”下面列着几个音乐家,他坚持认为现今iPod的拥有者都该收录他们的音乐。上次他推荐给我的乐队名叫巴尔坎打击乐队,音乐风格是电子乐和中东音乐的混合,背景中贝斯节奏十分低沉,是非常棒的舞曲,就算是戴着耳机在大街上跳爵士舞也一样不赖。

因此我登录到iTunes音乐商店,输入巴尔坎打击乐队,找到了两张专辑,总共大约25首歌曲,后面还附有10行文字,是对他们音乐风格的描述和一些顾客的评论,就这么多,远远不够让人细细品味的,真是令人沮丧。最后我以每首99美分的价格买了三四首歌,外加几首朋友推荐的其他几个乐队的歌曲,把它们混合在一起。这个复杂而美妙的合集让我一直乐在其中。

如果朋友没有推荐这支乐队,可能我永远都不知道巴尔坎打击乐。为什么?因为我们关于iTunes的所有讨论话题都围绕着这种革命式的新式媒体,能提供试听并且下载数码音乐。虽然我是苹果公司的忠实粉丝,但是现在让我们来面对现实吧,其实iTunes的功能十分有限。

比如,为什么iTunes提供的音乐试听不超过30秒呢?有时候甚至连歌手的声音和旋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为什么这个网站不需要更多的个人信息呢?包括住址及喜欢的音乐类型,这样才可以根据我的喜好或者已下载的音乐向我推荐本地的音乐会。为什么iTunes不允许顾客用25美分购买一首歌曲的3种试听版本,这样才能决定要不要把它下载到我的永久音乐库中?iTunes也无法解释一个人买了巴尔坎打击乐队的歌曲为什么会排斥伊尔萨·基特的代表音乐?而且为什么找不到唱片的封套说明?因为我喜欢阅读这些内容。可现在得花9.99美元、11.99美元、18.99美元或网站收的不管多少钱,我才能读到这些东西。

这里的信息爆炸在哪儿?
还有一个问题:我现在拥有4部iPod,每一部都有专属的扬声系统。一套放在客厅,另一套放在厨房,第三套放在办公室,还有第四套……它可以放在任何地方。为什么苹果公司没有认识到它已经产生了变革,应该继而促进变革呢?它应该给我、我们所有人,推销更广泛的解决方案,绝不仅仅是做最新、最酷的新型分配系统。由于该网站正一心想着卖给我99美分的歌曲,以及有声书、电视剧、音乐录影带和新上映的电影DVD,所以它提供不了什么工具能让我管理自己大堆的iPod。我希望苹果公司不只是售卖各类东西,而且能加速简化其产品在我生活中所承担的角色。

最近,在全球音乐企业集团索尼贝图斯曼唱片公司(Sony  BMG)我碰到了一个资深的管理团队。许多人都知道现在CD的销售一直在下滑,2007年再次下滑了30%左右。奇怪的是,只有利基市场的CD销量还不错。举例来说,波尔卡舞曲在乐坛还有一席之地,拉丁音乐也是这样。有着固定客源的小商店存活了下来,但是音乐产业中的其他部分却正在遭受打击。

这其中有很多问题。因为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对音乐前所未有的渴望阶段。2008年一个普通的15岁少年就掌握了有关各类音乐的词汇,他知道迷幻舞曲、布鲁斯、摇滚、重金属、乡村音乐、山区乡村摇滚乐、石人金属乐、英国入侵、现代音乐、嘻哈乐、世界音乐等。不管人们对音乐的了解有多少,渴望有多少,目前互联网还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它无法穿透自己的最外缘,也无法让我们在听到好的新音乐时精神振奋起来。

我知道,在线音乐销量在突飞猛进,但问题是这都没法赶上CD销量的急速下滑。并不是因为数码下载有多棒,也不是因为音质有多清晰,更不是因为整理MP3的音频文件比处理旧唱片容易。

指责文件共享或网络盗版也是一种逃避行为。1959年,普通美国家庭都有1.7个音响设备,父母有一台立体音响,楼上的子女用的可能是便携式电唱机。我们恭敬地把唱针放在黑胶碟之上,竖起耳朵倾听,不能移动(或者跳舞),因为电唱机的唱针可能会滑过碟片。现在听音乐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做饭、读书、计算,音乐变成了繁忙生活的背景音乐。我有4部风格迥异、大小不同的iPod,而在我家里总共有23套音响设备。我曾经买过4次大门乐队的同一张专辑:一张黑胶碟、一盒磁带、一张CD以及MP3。没错,孩子们在交易音乐,看在上帝的分上,要是我们让他们买了差不多20年的昂贵CD,而不是符合他们预算的45秒的音乐,他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问题是,有史以来,比起消费者,音乐产业更加接近音乐家。

音乐在网上的繁荣是因为音乐业没有认识到消费者并不想买整张专辑,他们只想买其中一两首歌曲。我们并不想支付13.99美元购买《穴居人精选集》或者花24.99美元购买《阿瑟·鲁宾斯坦:肖邦夜曲》。我们可能只想听《野东西》或者G小调夜曲15号作品第3首。音乐业了解我们的心思吗?不,他们还是沿用以前查克·贝里时代的方法发行音乐,而现在他们只能自食其果。

这么说,如果iTunes是现在市面上唯一的音乐门户,那么我们就都有麻烦了。如果我的太太雪莉,一位专业音乐人,正在寻找一首不出名的室内音乐,她是不打算在iTunes找的。不久之前,她去拜访林肯中心附近的淘儿唱片,一位腼腆、知识丰富的店员清楚地知道她所说的那首歌和它的多个版本,以及为什么1962年维也纳的录音室版比1978年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的现场版更好。但是淘儿唱片已经不存在了,巴诺书店不太可能找到这样的歌曲,沃尔玛更不可能,这下可难住了雪莉。

我向索尼高层提出的一个问题是能否找出一种办法,将曲目目录放在顾客可以接触到的地方?这就表示消费者对一个公司门户中整个经典音乐的曲目目录的需求。就像我说过的,现在人们对音乐的渴望十分强烈,你只需帮助消费者找到他们所需要的音乐。如果我想要名为《与贝多芬一起颤抖》的专辑或《世界上最放松的古典乐专辑》的精选辑,从iTunes上下载没问题。可为什么不付费上索尼聊天室?在那儿我们能从完整的曲目目录中挑选一番,而且主持人,可能是某位留着山羊胡子来自伯克利大学或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著名音乐教授,在指引我们找到所需曲目之前,会先询问所需音乐的类型、想要现场版还是录音室版本、我们的年龄、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等问题。无论我们购买了数码音乐还是CD,甚至是一条带耳机的手链,这都是一个等待有人可以创造进程的机会。技术人员哪儿去了?

未来的音乐商店或者书店会不同吗?它们可能类似于日本的漫画俱乐部,进去后可以租一把椅子阅读你所有喜欢的书。你需要交一点入场费,反过来,那些你欣赏或者喜欢的人可能会在里面充当司仪。男女会员可能和你喜欢相同的音乐。也许俱乐部还会提供饮料、乳酪橄榄和一些艾帕瓦斯乳酪。经营这个俱乐部的人知道你喜欢什么,甚至会帮忙代售你的东西,包括一些古老的收藏品。

想象一下,可以通过网络体验一场音乐会,包括从巴尔坎打击乐队到毛里奇奥·波利尼的所有音乐。你可以租借、购买、混合购买或者去俱乐部参加一场真正的音乐会,会有专家一步步指导你,而你与这里的联系会由一个在线社区保持下去。

这正合我意。

[1]  极客,网络用语,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译者注

[2]  《犹太人贤士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