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道家文化与中医学免费全文阅读

道家文化与中医学

作者:江幼李

动作:↓↓↓直达底部↓↓↓

最后更新:

最新章节:十、《悟真篇》

txt下载:道家文化与中医学txt下载

本书作者江幼李先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中国道家文化情有独钟;在中医领域师从名医,中医基础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江幼李先生对该书的编写不遗余力,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使该书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本书以中医学术为主线,涉及史前文明、神话传说、史书记载、考古发现,对道家文化和中医学术的发展史做了系统的梳理。其学风严谨,立论中肯,广征博引,论据充足,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逐步接轨,既发扬传统文化,又能与时俱进。因此,该书是广大传统文化和中医养生爱好者、中华民族寻根者、中医同仁、宗教同道的良师益友,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道家文化与中医学》免费阅读

正文
前 言
第一章 道——中医文化之根柢
第一节道文化与中医学的关联
二、道教文化
第二节道家——哲人、巫术与方士
第三节道教的起源与形成
三、黄老学、道家思想与黄老道
第四节道术
二、道术之二——气
三、道术之三——药
四、道术之四——绝谷食气
五、道术之五——服饵
第五节道徽——太极图说
第六节太极图说补
第七节《内经太极图》
第二章 道家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石
第一节由道而气
第二节道法自然与“人与天地相参”
第三节五运阴阳天地之道
二、阴阳的起源与一分为三
三、五行体系的建立
四、阴阳五行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简化模型
第四节藏象学说的演进
二、九脏说
三、十一脏与十二脏
四、藏象学说是用“黑箱方法”建立的人体解剖生理模型
第五节医经多取材于道经
二、“德全不危”与医经论“德”
三、关于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四、关于“一者因得之”与“得一”
五、损有余、补不足的论治原则
六、关于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
七、关于周天、清静及其他
第三章 道教内丹术与医学气功
第二节内丹术的科学性与现实意义
第三节内丹三要素与修炼过程
第四节道教内丹术与周天功
三、卯酉周天
五、《勿药元诠》中的小周天
第五节女丹法
第四章 道门医学的贡献与思考
第一节内炼术与经络学说的起源
一、先有经后有穴
二、导引行气与经络的发现
三、内炼家的奇穴
四、《真诰》发现风徊、曲津等灸穴
五、道枢四穴
第二节房中要术
一、素女房中术
二、玄女房中术
三、采女房中术
四、葛洪、陶弘景论房中
六、《类修要诀》房中术
第三节气功与道医的导引行气
二、《圣济总录》的神仙导引法
三、天竺国按摩法
四、老子按摩法
五、气功调息与道家吐纳法
六、气功调心与道家存想法
第四节《石药》《禁经》及其他
二、《禁经》
三、荧火丸——符即是药
四、太素脉说
第五章 历史上著名道医述评
第一节上古先秦时期
一、巫咸、巫彭
二、赤松子
三、岐伯
四、俞跗、少俞
五、伯高
六、扁鹊
七、九霄君、桐君
第二节秦汉晋南北朝时期
三、刘安
五、张仲景
七、左慈
九、封君达
十二、胡洽
第三节隋唐宋时期
二、孙思邈
三、司马承祯
四、王冰
六、蔺道人
九、张伯端
第四节元明清时期
一、马丹阳
二、赵宜真
四、孙一奎
六、喻昌
八、傅山
九、徐大椿
第五节近现代时期
二、蒋维乔
三、张觉人
四、马一浮
六、潘雨廷
八、蒋宗瀚
十、李永德
第六章《道藏》中的医药成就
第二节养生术
一、精神修炼——养神
二、呼吸胎息——养气
三、形体锻炼——养形
四、食养食治——服食
第三节内科秘传
二、淮南方
三、华佗方
四、肘后方
五、《千金方》与《太清丹经要诀》
六、四气摄生图方
七、其他道门医书医方
第四节外科及其他秘传
一、刘涓子鬼遗方
二、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三、仙传外科集验方
四、仙传济阴方
五、谢道人方
第五节重要的医学道书
二、《周易参同契》
三、《太清金液神丹经》
四、《黄庭经》
五、《太清石壁记》
六、《太清玉碑子》
七、《五厨经注》
八、《天隐子》
九、《入药镜》
十、《悟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