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周易文化与中医学 > 第十一章 《周易》对中医学发展的负面作用

第十一章 《周易》对中医学发展的负面作用




医学内容和人体知识,曾经以“近取诸身”成为周易卦的原型之一。但周易成书以后,特别是《易传》成书以后,便以其经典哲学著作价值影响着中国的科学和文化。此时尽管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但因没有系统的理论著作,医生只能是“巧心劳力成器物”之“工”(《公羊传》),医学只是属于技艺而已。自从医生们援用《周易》的哲学思想,编著了《黄帝内经》以后,医学有了自己的理论,从众“工”中分化出来,自成体系。可以说,没有《周易》便没有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周易》对于中医学起到了树立医学观念、提供理论框架和导发辨证论治的作用,这正是《周易》对中医学的贡献,中医学理论的特色也堪为《周易》哲学特点的体现。

但是医学并非一般哲学,关于人体和疾病的理论有其自身的特点,受《周易》影响的中国传统医学,在导向其理论形成特色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作用,主要有三点。



一是重道略器、重神略形的价值观,轻视对形质的研究。


《易传·系辞》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先秦将人称为“神器”,认为人的构成包括“神”与“器”两方面内容。认为“器”是形而下的东西,是有形质之物;而比它可贵的是形而上的“道”(规律)和“神”,这种“神”才是生命的本质。《周易》认为万物感应,万物共同规律是“神道”。卦能反映天地和人事的原因就是它们有共同的“神道”,因此可以从卦中之“神道”来推测天意和人事。但这种规律又难以测知,因此“阴阳不测谓之神”。《周易》以此重视神道。《黄帝内经》也重视神而从略形。《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粗守形,上守神。”认为神比形重要,在诊治中能把握神的医生为上工,而重视诊察形体的医生不过是粗工而已。《灵枢·五色》也说:“积神于心,以往知今。”这种论“神”完全和《易传》的论述一致。如《易传·说卦》言:“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观卦卦辞也说:“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周易》之重神道、轻形器的观念在医学中也相沿不废,《黄帝内经》中虽然有一定的解剖学方面知识,但仅仅作为一个基础知识,以至在后世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没有得到发展,致使中医学在人体结构方面的知识成了薄弱环节,以此造成对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生理知识也不可能深入和完备,只能靠气化来推理这种“精于气化而略于形迹”的医学,使对人体和疾病的深入研究带来障碍。



二是《周易》象数的先验性意识对人体规律的认识。


《周易》以象数为宇宙万物的规律。《黄帝内经》言医学的特征和方法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把卦象当做人体的原型,把易数当作人体的规律。脏腑的特征,是取法于卦象的特征而规定出来的,例如肝为震卦、肺为兑卦、心为离卦、肾为坎卦,故而“肝藏于左,肺藏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肝主东方,主升发;肺主西方,主肃降;心主南方,主火热;肾主北方,主水气,和后天八卦位象一致。这样,脏腑的特征尽可由卦象而推出。又如脾为至阴,如按复卦和垢卦之卦义,“至”为上下往复之义,故脾是阴阳升降之枢,脾当主运化,《素问·金匮真言论》以此说:“阴中之至阴,脾也。”甚至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后,术数学家们也用卦象论说人体,如元代杨踽在《山居新语》中说人之形象和九窍,是因为人身为泰卦:“人中者,自此而上,眼、耳、鼻皆双窍,自此而下,口暨二便皆单窍,成一泰卦也。”

对于人体的规律,也处处向易数靠拢,或寻之于易。《春秋繁露·阴阳义》说:“天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素问·举痛论》也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以致《黄帝内经》讲“道在于一”(一),“阴阳应象”(二),天地人(三),四维、四时(四),五行、五运、五脏(五),六节、六气、六经、六腑(六),七日愈(七),八风、八法(八),九针、九窍,以及十二经脉、五十营等等。因“易与天地准”,所以人应易数,就是人副天数。用象数来意象人体,颠倒了正确的认识来源,机械地向易数“对号”,观察测量反倒成了应验易数的手段,阻碍了人们对人体健康客观规律的认识。



三是导致医学目标的异化。


医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对人体健康、疾病及有关因素的研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是第一位的。物质世界有不同层次,有物理化学层次、生物层次、人的层次。类比方法和天人相应的思路,对于认识人体规律有一定价值,人与天地相应固然有其真理性,但天地的规律不等于人的规律,也不能代替人的规律。因此,用天地来类比人体并非恰切。不宁唯是,医学甚至把“与天地准”的卦象规律作为人体的规律则大逾其度,以此导致医学对象的异化。理当从对人体的直接研究来建立关于人体的理论,而古代医学理论家却着眼于易学推求和类比,以致关于人体结构性的研究受到冷落,分析的方法在医学中应用不多,中医外科手术虽然发展很早,但因于医学研究目标的异化和重神轻形的长期作用的结果,演至近代而落后于西医外科学,当是《周易》对于医学负面作用的结果。

到这里,我们已经从《周易》及易学源流开始,略述了易学与中医学的关系。这已经显示了,中医学乃承袭了《周易》及其哲学思想而成长起来,并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医学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理论模型,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这种特色是和西医学比较而论的。世界上有多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发展到当代,互相吸引融合成为中医、西医两大医学体系。从科学的一元论的公理而言、中、西两个医学体系的基本原理应该是一致的,事实也如此,例如,它们都重视预防,都强调人体的整体性,都从人体的解剖和生理入手论及疾病,临床上都先诊断、后治疗,都重视病历记载并有一套医事制度,都从自然科学和哲学中吸取新理论、新技术,都倡导高尚的医德等等,是有共性的。但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医学体系。中西两种医学相比,从传统的探索重点来看,中医学偏重于功能,西医学则侧重研究器质结构;在逻辑方法上,中医擅长综合,西医以分析见优;中医重视个体特异,西医惯用群体研究;从疾病模型上,中医着眼于即时表现的证,西医追踪纵向演变的病;从研究层次上看,中医从人体联系到天地宇宙,西医则从宏观到微观;从药物上看,中医以应用天然本草为多,西医用化学、生化制品为主;从药物理论来看,中药是性味归经论,西药则是成分机制论;从信息处理和思维方式看,中医是辨证论治,西医是辨病论治;从预防医学看,中医以养生提高个人免疫为主,西医有一套优良的群体预防手段。这些差异是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文化传统的不同所形成的。中医和中国文化圈内的其他学术都有其共同之处,例如,中医和中国画就有其一致之处。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流传至今并不断发扬,显示了她的生命力,她有特色也有不足。对于传统的东西,和文化、和民俗等一样,绝无优劣之论,其存在都有相应的合理性。我们不能以《周易》对中医学有负面作用而责之《周易》,这不是《周易》的过错。但科学发展到今天,传统也应该适应现实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各门类的互相渗透是当代科学的特点之一,传统要发展、要变化,“唯变所适”也是《周易》的核心思想,这也提示中医学在当代要不断吸收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方法,以整合或微合等多种方式,剔垢纳新,主动与当代自然科学对话,包括与当代西医学对话,以其主体性,在交流融合中消化吸收,在扬长攻短的实践中发展自己。这也是在探索《周易》文化与中医学之后给我们的启迪。



参考文献


1.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上海:上海书店,1931

2.蔡介民.周易源流考.国民杂志,1941,1(8)

3.颜文.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综述.哲理研究,1988(3):79-80

4.游焕民.孔子认为《周易》不是卜筮之书.中国文学研究,1988(4):117-120

5.赵国华.八卦符号原始数字意义的新探索.哲学研究,1987(6):46-60

6.胡怀琛.八卦为上古数目字说.东方杂志,1927(21)

7.岑仲勉.易卦爻表现着上古的数学知识.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6

(1):176-186

8.刘钰.关于易经卦画起源之研究.求是杂志,1946,1(8):56-80

9.陈道生.重论八卦的起源.孔孟学报,1966(12)

10.庞朴.八卦卦象与中国远古万物本原说.光明日报,1984年4月23日(第3版)

11.余永梁.易爻卦辞的时代及作者.“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7:29-46

12.屈万里.易卦源于龟卜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7本

13.曾宪通.四十年来古文字学的新发现与新学问.学术研究,1990(2):38-42

1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上海:现代书局,1929

15.李镜池.周易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1:5

16.王襄天,韩自强.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8):12-32

17.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24

18.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北京:三联书店,1986:236

19.周敦颐.周子全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0.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

21.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

22.高明.五十年来之易学.“中国”一周,1961(558)

23.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4.汉·王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5.灵枢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6.张介宾.类经图翼.//张景岳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7.清·夏鼎.幼科铁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8.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29.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30.周易.北京:中华书局,2006

31.清·何梦瑶.医碥.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