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网游竞技 > 团宠小奶包:疯批闺蜜是我娘亲 > 第七十六章 绣楼开业

第七十六章 绣楼开业

    董嫂子以前开过绣楼,她来了之后鸭蛋的压力就小了不少。

    这几日白天忙完。晚上大家就坐在院子里聊天。

    前几日方老大帮着忙给轩哥儿在镇上的书院报了名,轩哥儿现在和毛娃一起在镇子上上学,轩哥儿以前在家里就爱学习,上了学堂后更是勤奋努力,都被先生夸过很多次了,倒是毛娃天天皮的跟个猴似的,把方氏愁的不行。

    这几日方氏都把毛娃拘在房间里写字读书,每日由轩哥儿看管,字写完书背完才让出门。

    此时轩哥儿和毛娃正在屋子里读书,只不过一个是主动学习,一个是被迫学习。

    家里两个孩子在学习,其它人则是在谈论铺子的事儿,凤爪的生意现在已经很稳定了,基本没什么需要操心的。

    大家现在比较关心的就是鸭蛋的绣楼,听了董嫂子的建议,鸭蛋铺子里的绣布和绣线都是去镇子上养蚕剿丝织锦的人家家里收来的,比直接去别的铺子批发便宜了不少。

    染丝和织锦这都是手艺活儿,既然是手艺活儿那就有技术高低之分。

    说起收丝线和绣布还有点波折,鸭蛋和董嫂子都是比较懂绣线和绣布的,为了收到好的绣线和绣布,她们也是在镇子上找了不少人家,后来看上镇子上一家李姓人家的丝线和绣布,本来价钱什么的都谈好了。

    可后来去付银子的时候那家人又反悔了,回来后让方大哥找相熟的人打听了下,才得知是原来鸭蛋卖过绣品的那个绣楼搞的鬼。

    那个绣楼是镇子上唯一的一个绣楼,因为镇子上就她一家绣楼,平日里绣品绣线和绣布的价钱就卖的有些高,可无奈镇子上就这一个绣楼她家东西也全,若是不买她家的就得去县城里买。

    去县城还得坐船花路费而且来回一趟小半天就过去了,船钱再加上时间算下来和在她家买差不多,所以她家就算贵,生意也一直不错。

    可现在鸭蛋要在镇子上开绣楼了,那就会抢她们的生意,所以绣楼老板就想着法子让鸭蛋的生意做不起来。

    听说鸭蛋在到处收绣线和绣布她就提前给和她有生意往来的几家人打过招呼了,谁也不许卖丝给鸭蛋。

    剩下的人家,她也提前去自家手艺比较好的人家里收了丝,让鸭蛋扑了好几次空。

    鸭蛋没想过自己开个绣楼还这么多麻烦事儿,上次买绣线吃了亏以后鸭蛋和董嫂子也长记性了,再买丝的时候两人直接带足了银钱和契书,凡是看上的绣线和绣布都是直接签契书,还故意把赔偿金定的高高的,好让别人不能轻易毁约。

    就这样走访了好几天两人才好不容易买够了够铺子里开业用的丝线,后来还是杨昭出面找了一家平日里染丝量比较大的人家,给鸭蛋找了个长期供应商。

    杨昭平日里就是在河里巡逻的,这户人家也是杨昭初来全水镇上,遇见水匪抢劫救回来的一户人家,命都是巡检大人救的,卖给人家些丝算啥,而且鸭蛋给出的价格也很合理,他们是一点亏也没吃。

    绣线和绣布的问题得到解决后,铺子也装修完成了,方氏找人算了个吉日,在一片鞭炮声中,绣楼开业了。

    新铺子开业方氏在家里摆了席,除了方家老宅和邻居来了,因着有了杨昭这个姑爷,镇子上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家也派人来给送了礼,方氏挑了一些能收的收了,太贵重了就退了回去。

    绣楼铺子并不算大,便没有雇人,铺子里就鸭蛋和董嫂子两个人。

    董嫂子以前就是绣坊的掌柜,做生意她有经验,谈生意接待客人的活儿就交给了她,鸭蛋则是负责做客人定制的绣品,比较复杂高级的绣品是鸭蛋在做,铺子里的其它绣品则都是从镇上闲散的绣娘处回收的。

    铺子里也有自己专用的绣娘,都是以前跟着鸭蛋学刺绣的姑娘们,因为刺绣是和鸭蛋学的,而且鸭蛋这里绣品的回收价钱也合理,所以大家绣好的成品便都拿来了鸭蛋铺子里卖。

    鸭蛋刺绣的手艺好,铺子里绣的花样多,鸭蛋自己设计了许多好看的花样,别说镇子上就是县城里也没有,所以鸭蛋铺子里的生意越来越好。

    再加上董嫂子能说会道,前段时间让鸭蛋绣了一组喜帕的图案,挂在铺子里展示,就这样接了二十多单喜帕的生意。

    全水镇镇子大,基本上每月都会有一二十个嫁闺女的人家,遇见好日子,一个月里嫁三四十个也不是啥稀奇事儿。

    新娘的喜服一般都是自己绣的,但喜帕好多人却是买的,喜帕上刺绣花样多,又是顶在头上的门面,自然都想要好的把别人给比下去,所以喜帕好多人都是找技术好的绣娘定做的。

    董娘子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才让鸭蛋绣了一组喜帕,图案有鸳鸯戏水,比翼双飞,并蒂莲,比目鱼,双飞蝶……等吉祥的图案。

    既然吉祥图案就这么几种,那就得在细节处下功夫,比如每个鸳鸯戏水的水塘,每对蝴蝶飞过的花朵都不一样,努力创新尽量让每条喜帕都别具一格。

    鸭蛋绣功好,花样也好,第一个月十几条喜帕卖出去后,名声就打出去了,镇子上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姑娘们出嫁,都会来她们绣楼定喜帕,每个月光喜帕就能卖出去小二十条。

    喜帕的定价普遍是二两银子一条,客人如果用比较贵重点的丝线,或者对花样有更高要求的话,价钱还会再往上提一提。

    绣楼每月光喜帕的银子就赚差不多50两,再加上其它收入,一个月赚个一百两银子是没问题的。

    桃花还吐槽鸭蛋这绣楼来钱儿快,比她辛辛苦苦做凤爪可挣钱多了。

    绣楼铺子里生意好,董嫂子的功劳可以说是最大的,鸭蛋给董嫂子开了每月10两银子的工资,这在全水镇上都可以算是高工资了。

    董嫂子本想拒绝的,她觉得鸭蛋给的太多了,但后来又想了想,虽然自己手里还有些银子,可以后买宅子,置办家具,轩哥儿考学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便没有再推辞了。

    她和轩哥儿住的桃枝村了,虽没怎么花钱,但每年也要花出去二十多两银子,全水镇不比桃枝村,花钱的地方更多,若是没个收入,一直靠吃以前的积蓄,早晚会坐吃山空。

    鸭蛋给银子大方,董嫂子也卖力,每日里都是想着法子给铺子里招揽生意,这人呀就得有事情做,董嫂子原先在村子里的时候,成日里无事可做,每天就是做做衣服鞋子,看看轩哥儿读书,没有个精神。

    现在来了鸭蛋铺子里干活,每天虽然忙忙碌碌的,但是却更精神了,每日里神采奕奕,笑模样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