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葆光 > 第二十一回:李家得子喜出望外,何门择婿论…

第二十一回:李家得子喜出望外,何门择婿论…

    且说这一日,张先生正在忙着捣鼓药材,只见好几个人拉着爬山虎(山地手推车),送着病人上门来了。见面一看,原来是李明达的大婆来看病,那可是富人家的婆娘,还不敢怠慢。赶紧让进药铺,搬来板凳让座。等李明达的婆娘坐稳当后,张先生便小声问:“哪里不好?”

    婆娘哼唧着回答:“常犯恶心,呕吐不止,两月没有倒霉(例假),全身无力,总是被瞌睡虫缠着睡不醒。”张先生立即拿出脉枕,先仔细地号了一阵脉相,再看舌苔,翻起眼皮看看眼色。一看舌苔润泽,肤色红润,脉相往来流利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脉动有力,像是一排气泡,按照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判断,属妊娠之脉相。

    张先生知道,这婆娘婚后好几年不育,虽觉得是孕症,却不敢妄断。本想找上铺子的合计一阵,只怕骚了自己的行当。便先开了两个药方各六副中药:一个处方是,党参6钱、白术6钱、茯苓4钱、半夏8钱、陈皮3钱、木香6钱、砂仁3钱、甘草3钱,水煎服。

    另一处方是,干姜5两、人参2两、半夏4两,熬汤服调治。随后交代说:常喝点羊奶,吃点果子白菜等之类,仔细调养,过一段时间再来观点。

    张先生叫自己的兄弟抓了药包好,刚要送到这婆娘手里,准备打发,只见李明达随后赶来了。李明达见到张先生就问:“这婆娘啥毛病?”

    张先生就咬着李明达的耳朵说:“你这婆娘害得可是个怪病。”李明达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想再娶一个不成,还会出其他意外。当时就想着,是不是自家的居家,还是祖坟风水不吉利。就再次追问张先生:“你说这怪病,到底怪到啥程度了,不会有大的麻达吧。”

    张先生回过头来,再把这婆娘叫到跟前,当着李明达的面,又仔细地诊断了一阵,断定这婆娘的病是怀孕症状。先生见李明达一定要问个明白,就拉着明达的手,往后院去了。

    来到后院,见四处无人,便挤眉弄眼,咬着耳朵,捣鼓了一阵,这可把个李明达激动得眉飞色舞,当下就蹦了起来,嘴里还喊着说:“我的爷啊--有了。”

    李明达得到了这样的回答,虽说是个喜事,但当下还不敢确认是真是假。可希望自己的婆娘们,都能多害上几次这样的怪病。明达立即付了药钱另加酬谢,谢过张先生,自己亲自把婆娘扶到爬山虎上躺下,随后和家人一同护送大婆娘,离开药铺回家去了。

    李明达走在路上,心里在想,虽然怀上了,到底是男是女,还没有个说法,心下还有点放不下,就叫其他人操心着小心路上颠簸,先送婆娘回家,自己又回头找张先生来了。

    李明达又来到张先生跟前,开口就问了一阵。张先生见李明达求子心切,就说:“人心隔肚皮,好坏没法提。这婆娘怀娃的事,也是隔着肚皮,谁也看不见,也不敢肯定。但根据脉象,肤色,形程看,好像是个稀罕的。”李明达那期盼的双眼,只盯着先生,心里在想,但愿老天保佑,和先生的说法一样,给祖上续个香火。

    李明达随后对先生说:“等过些日子,你再给观点一哈,看到底是个啥情况。”先生说:“回去多操点心,不要让婆娘生气,吃喝讲究点,抓了的药按时喝了,等过些日子,我到你家门上来看看。”李明达再次谢过先生,出了门,一溜烟奔自家去了。

    李明达回到了家中,立即给小婆交代,要耐心伺候,百般关照,按时服药,仔细调养。从此开始,李明达只等着这婆娘,给自己有个如愿的交代。心想,时常也要把这小婆多关顾着点,希望小婆也能有个动静,自己暂时就放弃了再添房的念头。

    大婆终于有了动静,李明达的情绪也好多了,婆娘们都受到了格外地关照。小婆也觉得欣慰,同时也在犯着心思,难道自己前世就没有积下阴德。平时也行了不少规程,费了好大的劲,就是怀不上个娃,这到底是个啥原因,给庙里的神仙也磕了不少头,还是没有结果。听说白马庙的神仙是有求必应,干脆到歇马店的庙上去一趟,祈求一下神仙看,能不能如愿。

    一日,小婆就给神仙准备了献饭,来到白马庙里,磕头作揖还许了愿。心里在想,人家大婆都有了动静,说明男人没有问题,那就是自己的不是,这里把神仙求了,在家还得叫让男人抓紧点,说不定自己也会有个动静。从此开始,只要不是天阴下雨,李明达夜夜即使跑空趟,也不能闲着。

    过了大半年以后,这大婆娘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李明达终于如愿以偿,立马请人按照这娃的生辰八字,掐算了好一阵,给取了个官名叫李显。当下就来了精神,下了决心,准备建房修庙,重整家业,一面托人到内官集市看木料行情,同时到巉口召集劳力,忙乎个不停。

    李明达托人在内官营市场上,踏视木料的行情。这所托之人经常在市场上来回转悠,见到木材就想问个详细。当下这市场上交易的规矩,买卖双方不能直接谈质论价,必须通过牙商磋和,省得发生民间纠纷。这受托人便来找一个熟悉的牙商帮忙,就把李家要建房修庙,需要木材的事说了,托牙侩给着操心点。牙侩回答说:“盖房修庙用的材料,那各种用料的样数字还多,你们把所需的木材,详细列个单子来,我也好操办。”

    一日逢集,这牙商正好遇上一个贩木材的人,来到这内官集市赶集,要请这牙侩给捏个价码。牙侩就按照市场行情,尺码了好一阵子,便促成了双方的交易。牙侩便与这交易人相互认识了。

    这贩木材的人原来姓道,祖籍渭源一带的大户人家,祖上因当年为逃避灾难,就随教了。后来在当地被人们白眼看待,因此就带着三个儿子,以做木活贩木材营生。东奔西走,往来于各大集市之间。这人既是个童生,又是个木匠,便称呼道木匠。

    牙侩给这木匠捏了价码,相互交谈,正是情投意合。随口就问:“有人需要一些盖房修庙的木料,你手头还有吗?”道木匠回答说:“我干的就是这门子行当,只要价格合适,松、柳、华、杨、柏,需要多少都行,还得要有个细目单子,也好打理。”

    道木匠随后要酬谢牙侩,牙侩见这生意人还讲义气,随请到店铺喝茶闲谈,就把这歇马店有个姓李的人家,准备着要修庙堂盖庄院,需要大量木材的事,告诉了道木匠。道木匠喝了茶,离开了店铺。

    第二天一大早,就直奔着李家河湾来了。到了李家一问,便知确有此事,李明达正在想为儿子留点家业,另外要给阳坡庙的神仙还愿,把这庙宇修整一番。不但需要好多木头,另外还要找几个有明堂的大匠人来修建。李明达说了自己的想法,便问及各种木料、工匠价码。

    道木匠回答:“市场上的价格时常在变化,我也不好估计,价码的事最好叫内官集市上的牙商磋合一下,主家只是列出个详细的单子就是了。”李明达一听,这匠人还还在行,便请道木匠,帮着先衡量一下,估计着各种木料的用量,列个详细单子,到时候也好准备。

    道木匠就随口答应了,一边看地方,一边问主人的打算,码某着建房舍的规模,忙了几天都没有完事,便随口问了一句:“主家为何如此奢华?”李明达便将自己如何得子不易,添房不如愿等琐碎事说与道木匠。这道木匠听得烦闷,其他都是秋风过耳,只有记住了两件事,李家生了个宝贝,要盖房修庙,操置家业,需要买好多木料。

    何家要找个合向如意的女婿,都到了心急火燎的程度,还对生辰八字等,有好多苛求的条件。一时感到好奇,就对李明达说:“盖房修庙的事,你可以给牙侩说一声,让他给磋和一下。至于找匠人的事,如果你不嫌弃,我可以给你比划一下。虽说把式还不高,但也能让你满意。另外这何家择婿的事,我有个儿子,也想找个婆娘,条件和你说的差不多,你能不能给做个媒。”李明达听了,也就痛快地应承了。两人还说了一阵闲话,道木匠就起身出了李家。

    就这样,李家盖房修庙,购置木料,选工匠,召集劳力等事,由牙侩磋合了价码,按照主人的意图开始操办。所有的木工活,由道木匠一手比划,筹划了一段时间,按部就班地开始动土修建了,不在话下。

    却说这里道木匠,听了李明达的话,心下在想,多少人没有弄到何家的向上,我家老三属龙、三月庚辰五更生。正好合适,我要试火一下,非要弄到她家的向上不成。加上老家地方人口密集,本族家口也大,不如另行选择个僻静的地方居住,也省得大家挤在一起,时常发生不少纠葛。一时就动起了念头,准备来这里建造家园。回到渭源老家,与家人族人做了合计,便下决心要把家搬到建廓子去,正好趁着给李家建房,顺便也给自家建个庄院。

    随后就悄悄地从会川地方请了个阴阳先生,领到何家对面的地上选择宅地。阴阳先生到此地一看,便说这地方虽算不上风水宝地,但也是个兴家立业之隅,坤方来龙艮方去水,合为金局之相。上有风咀下有碱滩,水路如玉带缠身,山形如蜿蜒环绕,住家从业丁财两旺,时运五十年左右。西北方还有发龙山,龙脉旺盛。

    道木匠一听,立马请这阴阳先生给定了个点。随后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当,一边托人打点当地官员,向当地官府禀报迁移的事,同时打听着与这里的主人商量,要高价买地的事。

    当下这地场的主人姓梁,地名叫梁家岔。梁家人因多年不善耕作,加上旱灾连年不断,家族生存十分难场,听见有这样的买卖,是巴不得的事,一磋即合。经官方许可,主人愿意,道木匠买了地,就请内官的牙侩给召集了好多人手,又购买了不少木料,准备在这里,给自己建一个起眼的庄院。

    道木匠一边指挥着给李家建房修庙,同时给自己建修院建房,经过一年多长时间,李家河湾一个崭新庄院建好了,庙宇也修缮一新。同时也有一个规模更大的庄院,便坐落在这道沟上游南坡地上,官府给取了名叫上新庄,随后道家就迁居到这里来了。

    且说这何家,时下掌门的是五少爷,官名叫何少兴,何家人知道有个姓道的木匠买了梁家岔的土地,还在沟对面建了庄院,让官府给取了名叫上新庄。何家人只是听说,道家有钱有势,建了个庄院,大门的门头修得跟庙门一样,门道两边还立了两个老虎,院子里面的房子那个阔场,恐怕这道沟的人连听都没有听过。

    何家其他人只知道道家是个新来的大户,根本没有在意其他的事,自家的事连根也忘记了。但这五少爷可是个有心计人,几年前巫师的话,记忆犹新,就特别关注。心下在合计,当时这祖坟的对面,连个鬼都没有,现在倒是有人了,不妨打听一下底细,说不定撞上个大运,那可是天降馅饼的事。

    这道沟的人都知道,这周家沟的周家人,干其他事不中用,是个喜欢犁别人家的地,荒自家的田的人。时常总打听别人家的事,消息还很是灵通,说长道短,嘴皮子特别长。何老五就跑到周老二家串门子来了,见到周老二随便寒暄几句。一锅子烟还没有吃完,这周老二便说起这道家的事来了。

    何老五对其他婆婆妈妈的事,根本不关心,主要想知道的是,就是这道家的少年们的年庚如何,但又不好开口,就绕着圈子问:“道家的家口怎么样?”周老二便说:“家口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十几口人呢,三个儿子长得都像枪杆一样。听说三儿子官名叫道永章,还是个有文脉的童生还是秀才呢,虽说年纪不大,对农耕活路样样在行,说不定以后都是这沟里的主人呢。”

    何老五听了,就合计着,道家的儿子肯定不是凡俗之辈,但就是不知道年庚如何。随对周老二说:“想要成为这道沟的主人,还得有那个天命,得逢时运,祖上积了阴德,自己德行要好才行。”周老二好奇地问:“你说什么是天命,我家现在穷困潦倒,难道是天命不成。”

    何老五说:“一个人的天命是由生辰八字决定的,估计你的生辰八字不是太好。你家祖上积攒了多少家业,过去也是这道沟的富户人家。到了你这一辈,都和大家一样,在辛苦地劳作,就是守不住财,把祖上的家业还都散尽了,所以弄落怜了。”

    周老二一听,心里在想,当年遭了灾祸,祖上的人埋怨人家是扫帚星,还和那龚家的打得不可开交。这些年,人家们都还好,自己的光阴就是跑不到人前面,难道是自己的生辰八字不好。周老二就问:“那啥叫个生辰八字。”

    何老五说:“生辰八字就是指你是何年,何月,啥日子,啥时间生出来的。”这周老二一听,就把自己是哪年生的说了出来,让何老五给断一下看,自己的天命如何。

    何老五说:“只知道那年还不成,还要知道月、日、时才能断。”周老二就说:“日子和时辰,那只有我妈我大知道,可怜他们都让窑洞落塌埋掉了。”何老五就说:“那就等你啥时候知道了,给我说,我可以给你断一哈。我手头还有点事没有忙完,等以后咱们再谝。”说罢就转身回家了。

    何老五回了,周老二这里,不是先关顾自己的生辰八字到底如何,而是只怕这道家人,弄不好以后成了这道沟的主人。赶紧到处打听,想知道这道家人的生辰八字,犯了好多周折,才终于知道了道家的几个儿子的生辰。就立马跑到何家,一五一十告诉了何老五,让给断一下听听。

    何老五听了就说:“你说的这些要都真实的话,就等什么时间,遇上个高明点的先生,让仔细断一下,估计人家还能断个准确。我是个半瓶子,还不敢乱断,以后大家都是邻居,说不定都是亲戚道理的,省得惹了不嫌。”周老二得了这样个答复,只好无趣地回去了。

    这里何老五听了周老二说的,其他都罢了,只是记住了一点,道家有一个儿子是龙年龙月龙日生,但没有记住是道家的老几。心想,只要符合家族择婿条件,管求他是老几呢。心下就开始琢磨起来,请谁人来给做个媒合适,抓紧磋合一下,看能不能成全了此事。

    何老五正坐在炕上扳着指头,琢磨着找个媒人的事,突然听见家里婆娘喊着说:有人到家里来了。何老五连忙下炕,走出门一看才知道,原来是道木匠托人到老大家来提亲的。何老五一听,连忙让进堂屋里安坐,随后打发家人把其他几个弟兄叫来,准备一起到老大家去商量此事。

    何老五就装模作样地问提亲的人,道家少年的年庚等情况。何老五早就通过周家人,把道家几个少年的底细都摸了个一清二楚。何家其他人知道了这事,真是喜出望外,年庚相当,生辰八字合适,居住合向。等几个弟兄都来了,老五就带着提亲的人一起,奔老大家来了。

    早就有婆娘女子,把这消息告诉了何老大,何老大听了以后,立等着弟兄们领着媒人到家来。不大功夫,大家来到老大家中,坐定以后没有其他过多地啰嗦,就开始说起正事来了。何老大既没有顾得上讲究其他条件,搬扯彩礼,也没有问及是道家的老几,就直接答应了这门亲事。

    按照道家人的请求,大家商定了提亲,定亲,送酒瓶子,上彩礼的日子,嫁娶的日子等请个阴阳先生看了再定。就这样,没有过多长时间,道家的老三道永章,不费吹灰之力,轻松愉快地就把何家老大的女儿娶回家,做了正房。

    这一下那可真是,一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方是锦上添花不嫌多。道家人可真就弄到了何家的向上。两家相好,各得其所。何家和道家成了亲,上沟一带便有了何家庄,上新庄两个庄院,那可是大户结亲,两富联姻,在别人眼里不敢小觑。

    且说这关川河流域上游沟脑一带,因与马寒山毗邻,东来气流受马寒山地形的阻挡急骤抬升,影响当地的气候条件,表现为局地周期性明显的小气候特征,具有三年两旱小周期,十年一大旱中长周期规律。这里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时间过程中,认识和总结这样的规律。正常年份便是,三年两头旱,三年两不旱,十年必有一大旱。

    这几年,关川河上游一带,接连几年风调雨顺,实在是稀罕事,庄稼收成好不说,到处都是罂粟花、大碗花、刺蓋花相互争艳,映红了每个山坡梁峁,荒地里的冰草、席芨长得像芦苇一般高,就连猪狗牛羊等六畜,都欢快得胡蹦乱跳,集贸市场格外繁荣,各种农副产品品类之盛,方圆几百里的路人听到都犯了红眼,尤其这渭河一带连年涝灾,水患难治,这就使得好多人动起脑筋来了。

    且说这道家,只因无意之中得了个消息,道老爷为了坐在大户人家的向上,专门请了个阴阳先生,在何家的对面给选了个宅基地,筑墙围院,造房建舍,把家搬迁到这地方来居住,真弄到了何家的向上。

    自从迁移到这里居住以后,真是天地做媒人成美,不但儿子娶了何家的女子,遇上了连续几年风调雨顺,山坡草木茂盛,泉水细流涌出,地里庄稼长势喜人,家中粮满仓,油满缸。几年之内很快就发了家。

    当下这好年景,只要不是海兽之流,家家户户基本都是安居乐业。当人们不愁吃,不愁喝的时候,时常就开始玩弄些什么庙会,社火、民歌,花儿、皮影戏等闹场,摇宝的、耍把式的各种戏耍都能派上了用场,虽是偏僻山沟地方,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好不热闹。

    这些消息传到渭源老家,道家的亲房们,络绎不绝前来探望,还特意找那阴阳相地寻宅。几年之后,有许多道家的亲房迁移到店子街、大路口等地,从内官到甘草店一路沿线,都有道家人的踪迹和庄院。

    这道家人为感谢给自己相地选宅的阴阳先生,每到逢年过节时间,粮油送上,重礼酬谢。可把这阴阳先生抬称得屁颠开了。只要逢人就谈此事,到处卖派,夸耀自己怎么能掐会算、料事如神等等,把自己吹得个神乎其神。

    当时有祖厉河,关川河中下游沿线,靖远、郭城驿、会宁一带的人,也听到了这关川河沟脑百花争艳的消息,也踅摸着在这里另建家园,谋取生路。也有宛川河两岸,还有渭河沿线甘谷、秦安一带的人也时常打听着,准备在这里安锅起灶。

    一时间,就有好多的外地人家,通过官方认可,迁移到这地方来了。随着这些外来人家的迁入,在这偏僻的山沟里,将会发生更多的故事。要知后事,下回再述。

    【作者题外话】:读者发现错别字,改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