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地狱天堂 > 地狱天堂(6)

地狱天堂(6)

    关系就是路。

    这些年来,金德旺走通了很多路。所以,他才能有今天。他的钱多得自己也说不清准确的数字了。他只知道,他这一辈子,不,他全家人的一辈子,都足够用了。

    但是,他不显。

    他想,他和老于、老周不一样。

    老于和周家最近几年又是建房又是买车。楼房盖得一家比一家高大,一家比一家豪华。但金德旺没有盖楼,也没有买小车。他知道,那样只会引人眼红,成为一个导火索,而小煤窑就是炸药桶。不,是威力巨大的炸药库。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 安装最新版。】

    他要悄悄地做事。

    事实上,从三四年前开始,金德旺就开始悄悄地向外转移财富。他在城里,收购了一家已经倒闭的工厂。

    据说,那个厂子过去是很不错的,后来却破败得一塌糊涂,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其中有很大原因,是人为的。

    如今,那个工厂归他的一个有点文化的远房亲戚管理。那个亲戚,是他们在城里唯一的亲戚。过去,很长时间,他们以能有那样的一位亲戚而倍感自豪。说真的,之前一直没有什么来往。金德旺一直到发达了,有了上百万的资本,一次到城里去,无意间才打听得到的。有了钱,金德旺自己有了底气,而那个远房亲戚也特别亲热。于是,慢慢地,双方就有了往来。金德旺有事到城里,也会偶尔到他家(多是热情地受邀)去吃一次家宴。也是通过经常性的无意中的闲谈,使金德旺有了向外投资的想法。

    那个工厂就是他的亲戚向他推荐的。

    金德旺当时也犹豫过,但是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咬了牙买下了。

    有一年多的时间,那个小厂还亏本,然而,现在已经开始有点赚钱了。不久前,老二金建设也悄悄地去了。金德旺对这个二儿子,有点不入眼。事实上,家里的小煤窑就是造币厂,每天都在向外吐钱。有了钱,什么事情不好办?这年头,没有什么比钱更重要的了。有钱,就有一切。从他这个做父亲的角度看,老二应该像老大一样,辅佐他管好自家的小煤窑。然而,也许就是因为是老二的缘故,天生有些叛逆,在窑上整天晃悠着,有些游手好闲的意思,什么事都不上心。他说他讨厌这里的一切。他向往城市,向往城市里繁华而热闹的生活。

    金德旺也越来越看不惯他了。买下工厂后,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前一阵他索性让他去了城里。一方面是满足了他,另一方面,却也是在那边安了一个自己的人手。他早想好了,亲戚那边不能完全让他自主的,必须有自己的耳目。既然儿子不愿意在这边穷山沟里呆了,让他去城里的工厂,学点东西,懂得管理,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一石二鸟啊!

    如果有一天,这里出现变化了,他就去经营一个厂子,那也挺好的,他想。

    一定要早做安排。

    狡兔还三窟呢。何况人?

    为自己,为全家,安排后路。因为,说不好,哪天说变就变了。国家不可能永远对小煤窑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事实上,金德旺已经感到有些紧了。上面紧,下面的窑主就必然需要和当地政府密切的配合。配合得越是密切,将来出现的乱子也就可能越大。

    现在,二儿子金建设已经在城里了。不管他在工厂里干得怎么样,反正算是他们家在城里有个点了。想到这一点,金德旺就很是宽慰。

    4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起来了。

    雪开始一场连着一场了。

    山里山外都白了。

    窑上却还照常忙碌着。

    之前,已经有一些工人回了家。他们一年挖到头,手里有了一点钱,就急急地想回。平时累死累活,一年没见亲人面了,到了年底当然就很迫切。按照他们以往的经验,越往后就越不好走。年底铁路上简直是人潮如蚁。很多人过去根本买不到票。有一些半途上滞留在某个城市的站点,在长椅上过完大年夜,两天后又不得不回到窑上。

    这些人中,有一些还是十五六岁的娃,第一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有一些则是成年人,家里有老婆有孩子;还有一些都五十来岁了,上有老下有小,老的都是七八十岁了,最小的可能还只有十几岁。家里一律都是困难的,可能还有病人。不困难谁出来吃这口饭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