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是小兵 > 七十五、李荨的故事

七十五、李荨的故事

    怀孕大姐的事情,不过是基地里的一个小插曲,大家都把更多的精力投掷与灾后重建工作。而李荨,则是跟救助站的人商量过后,直接在救助站里的一个帐篷里,开了小课堂,给这些灾区的孩子们上课。书本是从全国各地捐来的,孩子们穿着的衣服也是捐赠来的新运动服。

    每天早上,整个救助站里都能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庄严有时候也会去哪里,教孩子们认两个字。

    更多时候庄严都会跟着大部队,去各个村子里做灾后重建的工作。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终于轮到了李荨支教的村子。

    村长和村民们商量过后决定,先建学校。村里的小学本来条件就很差,但别的学校离的太远,所以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都在这上学。正好,这次灾后重建有很多人捐款,小学可以建的好一些。庄严还听说,庄爸爸回去以后,把这里的具体情况告诉了商会的人,然后又拉来了一笔定向捐赠,是为了建设希望小学的。

    庄严自然就跟着去了李荨支教所在的红湖村,做灾后重建。而希望小学,因为有了捐款,也有专人来建设。

    学校虽然还在建,但孩子们的学习不能停下来,所以解放军和村里人达成一致,先给孩子们建出了一个可以学习的简易教室。

    大家一齐干,两天这个简易教室就出来了。庄严已经从“黑蛋”晋升成为了满身水泥的“农民工”。他自己还在一边感叹,人的潜力果然是无穷的。两年前的庄严,可从来没想过自己不仅可以喂猪、还可以盖房。甚至在泥里摸爬滚打,也简单的如同家常便饭一样。

    庄妈妈是有点洁癖的,所以庄严在参军之前也很爱干净,甚至有些矫情。但是现在留着鼻涕的小孩朝庄严跑过来,庄严都能面不改色把小孩抱起来,顺便给他把鼻涕擦了。

    除了重建的任务以外,庄严休息的时间就喜欢蹲在那间简易的教室外面,听李荨给孩子们上课。李荨是师范学校毕业的,专业知识很强。她的声音很温柔,孩子们听不懂,她就一遍一遍的讲,从未有不耐烦。

    李荨给孩子们上完一节语文课,让他们回家把课文背熟,就让他们放学了。她正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教室的时候,突然在教室外看到了一个高大的影子。庄严这几天,一直在这里等她下课。有的时候,就是送她去帐篷,有时候会陪着她四处转转。

    “想什么呢?”李荨喊了庄严一声,见他没有反应,就纳闷的问道。

    庄严转过头,对李荨一笑“想我参军前的事,我从前真没想到,自己会做这么多事。”

    看李荨也对他的从前有点好奇,庄严就挑了简单的说“我家就我一个儿子,家里人很惯着我。我刚进军队的时候,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嫌弃这脏,嫌弃那吵。甚至还想着要当一次逃兵,最后被我们班长劝回来了。劝回来以后,我就真正的想要当好一个军人了。慢慢的,喂猪我也学会了,做饭我也学会了,没想到现在建房子我都学会了!这要是让我高中和大学的同学知道,估计要认不出来我了。”

    李荨听着笑出了声,她认识庄严的时候,庄严已经是个真正的军人了。他拥有军人所有的优点,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却没想到,刚入伍的庄严,竟然还想着当逃兵。

    被李荨一笑,庄严的脸腾一下红了,然后立刻转移话题“那你呢?为什么想来支教?”

    李荨抿了抿唇,慢慢说起自己的故事。

    李荨的家也在一个很贫苦的山村里,他们那的孩子要想上学,每天得先翻一个小时的山,才能到学校。要是遇到雨雪天气,滑倒摔伤都是小事,有一年还有个孩子直接从山上滚下去了。本来村里人就不是很重视教育,有了那件事以后,很多家长都不让孩子去念书了。

    但是李荨学习一直很好,每年都能拿回来好多奖状。在李荨的家里,女儿是要嫁出去的,儿子才能顶立门户。所以李荨的父母本来就不想让她念书了,到那时学校的老师一再出面,劝说李荨的家长,让她继续念书。也是李荨运气不错,当时有很多好心人来村子里资助学生,因为李荨的成绩很好,所以遇到一位大学的教授,愿意资助她念到大学。

    本来李荨的父母还是不同意,毕竟李荨要是在家还可以做农活。但后来听学校老师说,学校现在有助学金,像李荨学习这么好的,肯定能拿到,这才同意她去上学。而李荨也不负大家的期望,每年都能拿到助学金,最后考上了重本的师范类院校。

    出了小山村,李荨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不是所有人都重男轻女,不是所有家长都认为学习没有意义。她想改变这样的山村,不想让这些愚昧的思想影响一代代的人,希望这些孩子们可以走出大山里。但李荨也明白,现在城乡差距很大,很多山村里连个像样的学校都没有。他们山村这种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就能到的学校,还算是近的。并且,就算有了学校,也没有老师愿意来这样的地方。

    所以,成绩优异的李荨在大学毕业以后,拒绝了很多院校抛来的橄榄枝,而是来到这样一个小村子里支教。

    “其实这里的人,要比我家乡的人思想前卫多了。”李荨说到这,勾出了一抹浅笑“之前我们的小学刚建起来的时候,连桌椅都没有,全是乡亲们从自家搬来的。因为我是老师,乡亲们对我也照顾颇多。他们还很关系自己孩子的学习,有能力的都想把孩子送去更好的学校。”

    庄严静静的听李荨说着,然后才插了一句话“我同样任务,教育是最重要的。祖国太大了,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寻寻渐进的改变,就是要从这些孩子的教育上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