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婴语 > 第五章:“探索世界”第五月

第五章:“探索世界”第五月

    5个月大的宝宝会用表情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区别亲人的声音,能识别熟人和陌生人,对陌生人会做出躲避的姿态。5个月的宝宝还有个特点,就是不厌其烦地重复某一个动作,经常故意把手中的东西扔在地上,捡起来又扔,这是宝宝在显示他的能力。如果你叫他名字,他会看着你笑。这时的宝宝喜欢和人玩捉迷藏、摇铃铛,还喜欢看电视、对着镜子里的人笑。宝宝的生活丰富了许多,父母可以每天陪着宝宝看周围世界丰富多彩的事物,可以随机地看到什么就对他介绍什么,做什么就讲什么。

    婴语世界——聆听宝宝说什么

    1.认生

    你是否已经注意到:当邻居阿姨要摸宝宝的时候,他会突然哭起来;当家里来了客人时,他会一直躲在你的怀里,好像很害怕?宝宝的这些反常举动是在告诉你——认生期开始了。

    ⊙“妈妈我怕,我不认识这个人。”

    认生就是宝宝害怕见到陌生人,如见到父母或其他长辈会笑,见到陌生人则哭。

    ⊙“不和陌生人说话,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认生期在这个时期出现,说明宝宝有了初步的分辨熟悉与陌生的能力,也是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

    ⊙“我不躲不闹,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认生!”

    对这个月的一些宝宝来说,看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当然也包括爸爸妈妈和陌生人,也就是说他没有熟悉或陌生的概念,也没有认生反应。虽然有时候宝宝可以通过声音和气味识别妈妈,但是更多的时候只要有人照顾他就行了,至于这个人是谁,小宝宝无所谓,他只是不想一个人待着。

    认生反应的方式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由宝宝的性情决定。如果宝宝越哭越厉害,根本没有办法哄,而且只要生人一走近,就有这样的反应,则表明宝宝有可能有发育障碍,应该带他去看医生。

    同样,如果宝宝根本就不认生,也不是正常现象,这意味着,孩子没有跟任何一个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结,也就是说他可能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认不出来。而孩子认生,是他成长的标志之一。

    温馨提示

    对于那些特别认生的宝宝,与他们接触的时候应该尽量创造一种“你是值得信赖的”气氛。如果这一招不灵,可以先递给宝宝一个玩具,争取他对你的好感,再开始和他交谈。

    另外,对待认生的宝宝,应该慢慢地接近他,用温和的声音与他交谈,当宝宝发出可以接近的信号的时候,再亲近他。这比贸然地抚摸他要好得多。

    .扔东西

    一般到了这个月的时候,婴儿就开始有扔东西的行为了。宝宝爱扔东西,从某种意义上看还是有利的。这不但能锻炼宝宝的体力,而且能使宝宝的自我意识得到增强。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宝宝分清了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区别,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步。所以,扔东西对宝宝而言,是一个必经的成长阶段,对于宝宝的智力和心理成长都有很大的好处。父母应在这个时候给宝宝提供一些适当的玩具,并创造一个安全、宽敞的环境,让宝宝扔个够,让他在快乐中成长。

    ⊙“太棒了,我又学会了一个有趣的本领!”

    宝宝爱扔东西是因为宝宝被一种新技巧深深吸引,想整天“熟练”下去。当宝宝无意中扔起东西的时候,他会异常的兴奋,认为自己又多了一个本领,因此会非常投入地进行多次重复。

    ⊙“扔出去的东西会怎么样?”

    这个时期的宝宝喜欢听玩具落地的响声。不同的玩具掉在地上的声音不同,宝宝被这些声音吸引,想要研究一下“扔”的动作与东西掉下之间的关系。宝宝一旦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就会乐此不疲地来实践,借着扔玩具来显示自己的能力。

    ⊙“我想吸引爸爸妈妈和我一起玩!”

    宝宝不喜欢孤单,所以用扔玩具来吸引大人和他玩。这时父母应对宝宝的这一游戏耐心配合,给宝宝一些不同弹性又耐摔的玩具让他扔。随着思维的发展,宝宝扔玩具的行为会很快结束。

    温馨提示

    宝宝爱扔东西,是他在提醒你他很健康、很强壮的一个信号。

    此时家长可以带领宝宝一起进行这项小运动,比如,和他一起捡起物品摆放好,然后夸赞他,将摆放好物品的习惯在运动过程中灌输给他。渐渐地,宝宝的好习惯就会养成了。

    如果大人把宝宝扔掉的东西又扔回来,宝宝立刻意识到这是一种可以两个人玩的游戏,他扔的兴致会更高,长此以往很容易养成随手扔东西的习惯。对扔东西的宝宝大喊大叫地训斥,一定得不到好的效果。

    .O型腿

    “罗圈腿”,是对O型腿的一种形象说法,也就是医学所称的膝内翻。从外观很容易辨别,婴儿两脚并拢后两腿之间呈现O形空隙,症状越明显,两腿之间呈现的空隙越大。膝外翻与此相反。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 安装最新版。】

    ⊙“妈妈赶紧给我补钙吧,我不要罗圈腿!”

    “罗圈腿”是由于婴儿缺乏维生素D,使体内钙磷代谢异常以致骨骼发育出现障碍,到1岁左右会站、会走时,小腿受身体重量所压而呈弯曲状。

    ⊙“我需要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多去户外活动能预防婴儿罗圈腿的发生。爸爸妈妈一定要经常带孩子到室外进行阳光浴,经常让孩子晒太阳,及时添加维生素D,加强营养,均衡饮食,孩子便不会有“罗圈腿”了。

    ⊙“妈妈,早学会走路会成罗圈腿吗?”

    由于幼儿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腿部力量常不能过度承受身体重量,容易引起腿的变形,因此不要让其过早、过久地站立和学步。不要过早穿较硬的鞋,因为婴幼儿腿部力量较弱,学行走时穿硬质的鞋,会影响其下肢正常发育。

    温馨提示

    我国民间有个传统习惯,常用夹被、棉被将刚出生的孩子裹得紧紧的,外面还要捆绑上两三道绳带,看上去好似一个行李卷,说是为了预防“罗圈腿”。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孩子的生理要求,也预防不了“罗圈腿”。

    如果让孩子像棍儿一样直挺挺地躺在“蜡烛包”里,不仅妨碍孩子的自由活动,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这种束缚孩子手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