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冷笑悠然 > 第53页

第53页

    『吹矢』,就是毒针,通常藏在笛子内;有时候旅途中必需扮装成艺人,因此,忍者除了必须学吹矢手法,还得练习吹笛技术。

    『忍杖』,是一种以弱制强的武器,先把竹子用油处理过,两头包铜,打击对手的穴道,减低对手的攻击能力和战斗意志,中间还可以藏一些武器,如链子、长矛等。

    『手甲钩』,各式各样,有装在指甲上的,有套在手背上的,就看当事者擅长哪种功夫,自己变把戏。

    『水蜘蛛』,渡河时用的道具,平时可以叠起来藏在包裹内。

    『弓箭』,忍者使用的弓分为大弓和小弓两种。大弓用于远射,小弓用于近射。除射箭外,还能射火箭、响箭、开花箭(一种能爆裂作响的箭)等用来骚扰敌人。现代忍者有了手枪,弓箭就显得累赘不便。只有一种吹弩沿用至今。吹弩的吹管里藏有钢针,用力一吹,钢针便发射出去,但发射距离仅两三米。箭头经常喂有毒药,也是为了更有效的打击敌人,并且女忍者更是弓箭使用的专家。

    『苦无』,这种叫苦无的工具长18厘米,对它的解释有两种:一、是种爬墙的工具,因为有时候忍者需要贴在墙上进行任务,绳钩就显得有些不太方便了,用几把苦无配合着就可以插入墙壁用脚踩着用手拉着,末端的环里可以栓绳方便收回。

    二、是日本忍者所使用的一种暗器,有横劈、竖砍、斜斩、直刺、飞射五种基本使用方法,指手里剑,暗器的一种。

    『闻金』,闻金,其实就是古代的窃听器,一端插入墙壁,因为金比较软,能够和沙砾等墙缝中的物质结合紧密,再把耳朵放在闻金上,就可以听屋中人的说话。那钢丝是干什么的呢?那就要高手用了,高手用钢丝把这块闻金和另一块插在安静处的闻金连起来,可以在远方把耳朵凑在那块闻金上听到屋中的声音!据说下面四分之一的部分要用纯金制成最好,后面的钢丝线是必要的时候连接另一块闻金的,但是,使用的时候线必须绷得很紧……

    『坪锥』,日本以前的房子大多是木质的,这个东西是木头的刮削器。用那个U形的刀刃来刮削木头。至于作用嘛,是用于在木板墙上开孔窥视的。

    『问外』,长18厘米,头上的弯曲4厘米,是拿在手里多在暗处拨门栓窗户这类东西的。前头有个弯是为了方便,我们用的播火的通条不也是很少有直的嘛。这个弯和通条前面的那个弯是一样的道理。

    [编辑本段]忍者食

    忍者绝对不能“发福”,由于得时时隐身在天花板上、地板下,甚至悬挂在树上、屋内支柱上,只用手支撑自己的体重,因此,忍者必须注意不让自己的体重超过六十公斤。以男人的臂力来讲,能够只手悬空与敌方打斗的上限体重是六十公斤(不信的人,自己试试看)。『忍者食』以谷物为主,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质。主食通常是糙米、小麦、蕃薯,配菜是黄豆制成的豆腐、味噌,其它是梅子、蔬菜、芝麻、鹌鹑蛋等。会增强体臭的食物,例如韭菜、肉类、葱、大蒜、姜,嗜好品香烟等,一律列为禁品。而且,忍者时常洗澡、洗衣,目的都是去掉体臭。另外,松子、榧子等植物果实,也是忍者的主食之一。

    『携带食』也很重要。一旦接获任务指令,无论是野外露宿,或是潜伏在敌方宅邸天花板上,身上都必须有『携带食』,以便维持体力。干燥芋头,可以串成项链,挂在颈上;蒸熟的米,晒干后,可以防腐。二者皆可用开水冲泡,成为充饥快餐。此外,用麦角、梅子、冰糖搅合成药丸,便成为『止渴丸』;用红萝卜、荞面粉、麦粉、山芋、甘草、薏苡、糯米粉,全部磨成粉末,浸泡在酒中三年,待酒蒸发后,揉成桃子核一般大小,一天仅吃三粒,便不用担心会耗费体力。还有一种『兵笼丸』,是用红萝卜、麦粉、糯米粉、蜂蜜、酒,用文火熬干,再揉成小丸子晒干,一天服用三十粒,便可以获取必要的维生素。『兵笼丸』应该是战争时,兵士们固守城池时用的吧?总之,这也是主要『忍者食』之一。

    [编辑本段]野外生存法

    忍者具有丰富的药草知识,可以分辨毒药与良药,见机行事。对野生动物的习性,也了如指掌,许多忍术,都是从野生动物习性学以致用的。天文气象学,更是不可欠缺的基本忍术之一。例如,夜晚观察蜘蛛网上有没有水滴,若是有,翌日便是晴天;月亮周围有一圈月晕,或是月光比平日亮时,翌日则是雨天;深夜十二点、清晨八点、傍晚时分开始下的雨,可能会连续下好几天。在深山中迷路时,用火烤热缝衣针针头,或是在针上涂上蜡,立即放在水中,针头所指的方向,便是北方。忍者身上的缝衣针,不仅可以用来分辨方向,也可以当成受伤、疲累时的针灸道具。身上水壶内的水喝光时,怎么办?找蚂蚁洞或蝼蛄洞。有蚂蚁、蝼蛄的地方,附近必定有水源。

    [编辑本段]忍者的特点

    忍者,简单的解释就是在古代日本一种受过特殊机构施以特殊“忍术训练”而产生出来的特战杀手、特战间谍。其所呈现的是属于“派系组织性的单位”形态。而这种“组织性的单位”有很多门派分布在日本各地,有官方及非官方性质的。基本上“忍者”这种产物的诞生其因素完全和日本古代“战国时期”这种客观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古代“战国时期”就如同早期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城邦分立,各自为政。到处都是兵荒马乱和充满血腥残酷的杀戮及无情的战火。而这些争权夺利互相斗争的诸侯及军阀们非常的迫切需要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渗透部队能快速潜入敌后进行侦查、刺探、暗杀、扰乱及破坏等的间谍任务。“忍者”就是在这样充满动乱的险恶大环境中诞生出来的。

    而早期这些诸侯军阀们所培养出的“专业化渗透部队”在初期事实上并非就有雇用到“忍者”,只不过算是任何政权都必然会设置的一种官方所属的情报作战单位。也就是说仅是单纯的“间谍”罢了。那后来产生所谓的“忍者”与“间谍”的差别在哪呢?我们都知道,“忍术”是从中国经两国相互往来在文化上的交流而流传到日本的一种特殊修道术。“忍术”在日本逐渐演变成许多门派分布在日本各地自成独树一格的修道派流。

    忍者,原本只是一种对于“忍术修炼者”的称呼,而某些自成派系的“忍术修炼者”本身就拥有众多门下弟子。这些“忍术修炼者”自己本身或门下弟子私底下就利用自己所习得的“忍术”培养了属于个人所拥有的“专属私人部队”,开始以企业化及军事化的经营理念方式管理,时而得受予金钱成为职业杀手雇佣兵,也时而受雇于政府单位部门执行敌后任务。

    到后来因为政府单位以投资报酬率及投资风险的角度眼光去分析及评估,发现忍者的战略价值、任务效率以及忠诚度高于一般的间谍及杀手,所以“忍者”到后期就逐渐受到政府单位的重视,也因此开始有了属于政府官方的专属忍者部队。

    “忍者”与“间谍”一样,都是属“特种作战层级”的组织。但忍者不一样的地方就是除了本质学能上要受一般的间谍基本训练外,其最为不同之处在于多了一项就是“忍术”的训练。(忍者就是拥有忍术技法之特战层级的单位所培养出来的终极战士。)任务形态更为复杂,更加不单纯,比一般间谍层次更高。这就是所谓的“忍者”。

    许多人印象中总以为忍者每次出任务都是以黑衣蒙面的姿态出现,其实是受到武侠小说和电影过分夸张的“物像化”错误影响。的确,这种黑色的衣服确实是忍者出任务时经常穿著的服饰,但也是要看任务状况而定,这种黑色的衣服也并不是所谓的“忍者制服”。事实上古代日本的老百姓在工作时也经常穿著这种黑色的工作衣,那不过是一种日本古代的工作衣罢了。只是因为当忍者在暗夜人静时能方便执行任务上的隐秘需求,才特别穿著这种染黑的工作衣,而在工作衣上有特别的一些修改,以符合任务及作战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