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浦江东 > 第378章 红包

第378章 红包

    包成小枕头模样的一只只春卷,入锅油炸至金黄色,外脆里烫、香气四溢。

    春卷要趁热吃。跟醋上桌,王建海吃得丝丝呵呵、吱溜吱溜,简直幸福极了!

    一大盘热腾腾金灿灿黄澄澄的春卷很快就被“扫荡”干干净净。

    小阳阳见大人们吃这样高兴,忍不住走过来要妈妈的春卷咬了一口。但是她很快就吐出来在垃圾桶里,说不好吃,只继续吃她的龙虾片。

    龙虾片是上海年夜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小食。

    因为年夜饭开饭时间总是较晚,所以大人们一般会先炸一大碗又鲜又脆的龙虾片,在晚饭还没有开始前,权当大餐前的小零嘴,给小朋友们当零食点心。

    不过今年王家阿婆没有自己油炸,而是买回来小南门的“鸽牌”现成龙虾片。

    这隔牌子的龙虾片是所有龙虾片中小阳阳最好吃的口味,虾香浓郁,滋味鲜美、色泽光亮、脆性极高。

    实际上,无论大小朋友,都对龙虾片的滋味无所抗拒。淡淡的粉红色龙虾片脆脆的,放在嘴里会慢慢融化,满满地一股子鱼虾鲜味。

    看王建海吃成这样,王家阿婆笑笑,问:“家里还有年糕,侬要炸着吃伐?”

    王建海点头,大笑着说:“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解这几口乡愁的,那当然是多多益善,来者不拒了。”

    于是大姐去灶批间取年糕。

    讲起来,年糕是上海人家中的百搭菜,随便烧烧就是好几道菜:黄芽菜肉丝炒年糕、塌菜冬笋炒年糕、毛蟹年糕、排骨年糕……

    过年时候吃年糕,更有“年年高”、节节高升,日子高高(糕糕)兴兴的美意。

    老早子,每个上海人一个月的定粮中,只有八斤大米,剩下的定量只能吃籼米或面粉。光从这层意义上说,吃年糕就算是一种难得的口福了。

    年糕由食品厂生产,用当年的大米做。买年糕要排队,且有限量,凭户口簿,小户多少,大户多少,还煞有介事地盖个章,防止贪图小利的人多买。

    有些穷苦人家连年糕也买不起,户口簿上的额度就会让给邻居。邻居烧了汤年糕,盛一碗相赠,也是很感动人心的。

    门槛精的上海人一般不买刚出炉的年糕,因为此时的年糕含水量大,称份量显然吃亏。过一夜,甚至等年糕干透开裂,份量就轻了。此时花同样的粮票和钞票,年糕就能多出一两条来。

    青菜汤年糕,青白相间,加一勺熟猪油,又香又鲜。黄芽菜肉丝炒年糕也相当不错。再上一个档次就是韭芽肉丝炒年糕了,炒的时候香飘整个灶披间,是绝对的体面人家噢!

    王建东三姐弟从小却喜欢吃炸年糕。整条年糕搁在油锅里炸至两面焦黄,香极了,咬劲相当足。

    大家都在忙忙忙碌碌。只小阳阳一个人安静地坐在电视机前小矮凳上一动不动。

    王建东瞄一眼,电视上正在放群口相声,由李金斗、石富宽、阎月明和单联丽联合出演的《跑题》。

    看看时间,已经到快十点。

    王建东觉得小阳阳有些不对:怎么突然间就这样乖巧的不说话,也不吵吵闹闹了?

    轻轻走过去一看,小阳阳她已经半闭着眼睛,眼神迷茫,似乎都快要睡着了。

    王建东笑笑,抱起来小阳阳,在她屁股上轻轻拍一记,说道:“咳,阳阳你先不要睡觉的啊?舅舅红包还没有来得及给你的呢?”

    小阳阳突然被拍,一下子好像有些清醒过来,睁大眼睛看向王建东。

    这个时候王家阿婆和王建海也围过来。

    王家阿婆先从口袋里掏出来红包,塞到小阳阳手里,笑笑说:“小阳阳,你明年就要上托儿所啦。外婆给你一个小红包,祝你身体健健康康,学习快快乐乐。”

    小阳阳看到红包,来了力气,从王建东的环抱里挣扎着自己下来。

    然后是大姐,姐夫和王建东分别给她红包。

    最后是王建海。王建海的红包很特别,是他从日本特意带回来的专门红包袋,看上去很厚,显得分量很重。

    大姐从小阳阳手里拿过红包,从里面抽出来10张面值2000的日元纸币。

    人民币和日元的汇率大姐当然是知道的。她马上就把红包退回给王建海,说道:“二毛,这红包太重,都抵得上我们好几个月的工资了,我们不好要的。”

    王建海自然不愿意收回去,说:“我就这一个外甥女,好几年没有见面,应该的,应该的。”

    大姐不依,说:“你回来时候就给过我们全家人礼物了,真不能再要了的。”

    再三推来推去,最后还是王家阿婆做主,小阳阳高高兴兴收下来了。

    再吃了一小片炸年糕,小阳阳还是忍不住睡着了。

    安置好小阳阳睡觉,王家阿婆看看时间,吩咐道:“都快十一点了。这样,二毛,小毛和小周你们仨帮着我打扫卫生,大毛你去灶批间烧一锅酒酿圆子好了。”

    正宗上海人的传统,过年期间,尤其是年初一到年初三,上海人是不作兴扫地扔垃圾的。

    一直要到初四才能扫地,而且要由门口朝屋内扫,一边扫一边念着“财气入门”,把财气迎进家门,扫完的垃圾也不能立马倒掉。

    所以打扫整理房间,丢垃圾这些事,就必须要在年前完成,并且家里空间有限,小周今晚上还要在房间里搭地铺的。

    王家阿婆拿鸡毛掸子清理家具,其他的清洁工作则交给王建东仨。

    做完这些,王家阿婆提进来一只开水瓶,放入一些红枣子,再加入一勺白糖。

    这是做糖汤茶,提前灌热水瓶里,准备明天一早喝。

    等王建东外面丢完垃圾回来,大姐的酒酿圆子也上桌了。

    酒酿圆子是上海人年菜中必不可少的一顿。圆子软糯,酒酿味醇,酸甜适口,意味新年一切都圆圆满满、家人团团圆圆!

    每人盛一碗。一家人在灯火下团坐一起,边吃边喝,说说笑笑,一起等待黄浦江对岸海关大楼零点钟声敲响。

    第350章盛开的水仙花

    第二天清晨,正在阁楼上睡得正酣。突然间一阵接一阵“噼里啪啦”鞭炮声响,王建东一下子震醒过来。

    楼下家里人在小声说话和干活。抬手看看表上的时间,他看看旁边睡着的王建海,轻手轻脚钻出被窝,一个人先穿衣服下楼。

    上海人的规矩,过年是不能叫人起床的。

    过年期间如果叫人起床,会让对方有种“一整年都要被别人催促做事”的感觉。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尤其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如果对方还在睡梦中,一定要等对方起床后才能拜年。

    想起来小辰光,因为大年夜守岁,等红包,王建东大年初一就醒得迟。

    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大姐的杀手锏就是:大清早搭梯子到阁楼边上,突然间吼一嗓子:外面有某某某找你。于是王建东只好马上穿上衣服……。

    王家阿婆和大姐在忙着准备早餐。姐夫帮着小阳阳在洗脸。

    王建东给姆妈,大姐和姐夫,还有小阳阳一个个拜年。

    他看看姆妈,大姐和小阳阳,笑道:“今朝你们衣着打扮,全是大红色,倒是蛮应景的嘛?”

    “好看不?”大姐原地转一圈,笑道,“这是我特意买回来过年穿的亲子装。”

    每到过年,上海人家都讲究穿新衣,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买新衣服。用上海话说就是“年三十总要有新行头换的。”。在新年来临之前,一定要准备好新衣服。走亲访友,把自己打扮得优雅一些,精神一些,一年到头精气神满满。

    老早子旧时光,讲究直接让裁缝做,全家上下,全身上下全是新的,也有送旧迎新的意思。民间以红色象征吉祥,所以儿童大多穿着大红色衣服,年轻女性也满身红艳,连老阿婆也系着大红裙。

    有新衣服穿,这是小朋友们最为之兴奋的事了!

    家长总会给小囡从头到脚换套新装,不过,这套新行头一般要等到大年夜,或者是初一才能换上,迎接新年到来!

    这时候王建海也从阁楼上打着哈欠下来。

    都还没来不及洗漱,王家阿婆吩咐:“你们兄弟俩先去放高升。今天初一,讨个好口彩。”

    放鞭炮上海话里也称“放高升”,非常形象,也十分讨喜,步步高升。

    在上海,年前把烟花爆竹准备好,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放鞭炮,称“开门炮“。全城在一片爆竹声中,送旧迎新。其原意是驱邪,后来就含有开门大吉、高升发财的意思。

    上海人喜欢放一千响,而小朋友也欢喜买一些小鞭炮,大多放一些“夜明珠”、“飞毛腿”之类的乐趣型的烟花。

    小孩子有些胆小的捂着耳朵不敢放,躲躲闪闪。随着“蹦”的一声,欢笑声一片,满是童年的欢乐。

    站在阳台上,“夜明珠”一点燃就往外喷五颜六色的彩弹,小朋友最喜欢。甚至搞得来每年上海过年都有放夜明珠把对面阳台晒的衣服烧了的事故发生。

    高升放完,早饭已经准备好。

    洗洗刷刷,准备吃饭。

    王建东特别注意到了五斗柜上那些蓄养在扁瓷盆中水仙。

    一根根绿叶相互簇拥着,水灵灵的叶片清新翠绿,又细又长。

    它显然也被“梳妆打扮”一番:每支带叶的花梗上围贴一圈大红纸,增添过年的热闹气氛。旁边还有一只玻璃瓶,在里面插着几枝蜡梅、天竹、银柳,红、黄、白诸色,配以绿叶,祥和雅逸。

    水仙花已经盛开,一片片花瓣洁白如雪,花朵中间是大大小小黄得赛金的花蕊。

    房间里暗香浮动。

    水仙花迎着晨光盛放,它给这户上海人家狭窄的老屋带来新年的生机,为喜气洋洋的春节又添一道风景。闻到芬芳的水仙花香,这个年也算是没有白过!

    全家围桌而坐,共进丰盛的早餐。

    正月初一,新年的开始。大人小孩换上新衣帽,穿戴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