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梦回三国之炎汉中兴 > 第63章 善善之策

第63章 善善之策

    曹丕沉默了一会,命使者把简书拿给众谋臣武将观看。

    刘晔最先道:“自武王扫荡天下,军费以巨亿计,是故百战之地多有屯田,如此虽有征战,然民不大劳。今并州乱起,贼寇已破晋阳,尽得府库器械,欲平贼寇,须千里运粮,难矣!”

    曹仁:“河北腹心之地,今孙权寇扬州,刘备寇关中,关羽向宛洛,若河北不平何以待敌?”

    刘晔:“并州外接匈奴,若匈奴为祸,将军以为破平贼寇当在何时?”

    曹仁:“往年武王斩了鲜卑蹋顿,匈奴人亦丧胆,若其敢来自取死耳!”

    刘晔:“今贼寇破晋阳而我等且不知,寇中必有智谋之士。今贼有人几何,有马几匹,粮草几担,器械如何,所反者何人,我等能知之乎?不知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将军若去只怕,额,只怕……”

    曹仁:“只怕如何?”

    刘晔:“只怕将军一世英名付之流水!”

    曹仁大怒:“你!依你之见,当何以处之?”

    刘晔:“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是上策!”

    曹仁:“不知你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

    刘晔:“贼寇所为,起自九原,走云中,奇袭马邑,诱敌于雁门,直至晋阳,皆是破竹之势,寇中必有筹谋之士,且此人明天下形势知山川地理,若以说客说之,晓之以理,必可得志!”

    曹仁:“依你之见,贼强而我弱,岂不谬矣?”

    刘晔:“我强而贼弱明矣!如今天下实乃多事之秋,故不得不尔,待局势明朗,一将讨之足以平定!”

    曹丕:“子扬之计虽然可取,然非上策!何人更有计策?”

    众人都是一言不发,要知道此时虽然一切还算稳定,实际上已经危机四伏,只要稍有不慎,只怕就要满盘皆输了,所以都不敢多说一句,谋划的好不见得利,如果不好田丰的例子就在眼前。

    曹丕:“文和以为当何以处之?”

    此时就谋士而言程昱已经七十多快八十了了,早已经在家修真养性了;荀彧,荀攸都已经故去;司马懿已经去筹备他的屠龙之计了,满宠却又投降了关羽,能够提供好的策略而且在洛阳的只有刘晔,贾诩等人而已。

    贾诩:“我有数疑,甚是不解!为何九原向时不反,而此时造反,此其一也;九原反贼为寇晋阳,孟津却淹死数名晋阳军士,贼寇似乎筹谋很是周全,此其二也;正是刘备欲北寇之时,九原之贼寇并州,两贼是否互通信息,此其三也;并州刺史梁习,我素知之,非是莽夫无勇无谋,何以直至此时方得之消息,且简书还是走官渡港而来,此其四也;之前子扬所问我亦疑惑,贼寇军士几何,粮草多少,器械是否精利,如此种种,我等皆不可知,贸然讨伐亦非策之上也!莫若派使者先通消息,知反者为谁,知敌情伪,谋定而后动方为上策!”

    曹丕:“善!谁可为使去往晋阳?”

    众臣皆不出声,甚至有些人还面如土色,明显出使晋阳的危险要远大于东吴,东吴尚且没人愿意去,更不要说晋阳了。

    就在此时,突然有侍者从侧殿而来,又拿出帛书一封给曹丕。

    曹丕看了冷笑道:“我之所使尚不知为谁,贼之所使已在门外!”

    刘晔,字子扬。

    并州,州治晋阳,今天山西太原。

    雁门,今天山西雁门关。

    九原,今天包头。

    宛洛,宛,今天河南南阳,洛,今天洛阳。

    贾诩,字文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