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重生明末从航海开始 > 第127章 蒸汽轮机新发现

第127章 蒸汽轮机新发现

    忽悠着村里几个老农带着几个读书的半大孩子科学种植。经过两年培育,杨浩家里的田种出来的美洲特产农作物产量增加了一些。

    大米由两三百斤增加到380斤。

    红薯由四五百斤增加到630斤。

    土豆由三四百斤增加到450斤。

    玉米由四五百斤增加到570斤。

    花生由一百多斤增加到220斤。

    南瓜由两千来斤增加到2800斤。

    向日葵由一百来斤增加到180斤。

    辣椒由三四百斤增加到600斤。

    西红柿由七八百斤增加到1400斤。

    几个老农根据经验种植,几个半大学生跟着学,并记录农作物、土壤、气候每个阶段的特征,反对传统种植经验,提出新的种植方法。

    两年多下来把这几种农作物脾气大概摸清了,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容易招什么虫子,什么时候该施哪种肥等有了一套严谨,较为科学的种植新方式。

    氮肥,磷肥,钾肥,尿素等肥料杨浩在肥皂工坊化学实验室做出来过一些,特意为这几亩田做的。

    收获后把健康饱满的种子筛出来,经过化学处理后再播种,差点的种子才拿来吃。

    自己家田种不完那么多种子,把种子免费发给村里人,不断提供更新新的种植方法。

    村里人种的好了,外村人眼红,优良种子和种植方法又扩散到外村,如今这几种农作物已经有不小的新式种植面积了。

    产量增加的不多,老农和半大的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精心种植,还有肥料、优选种、种子加工后,才增加这么点产量,一点也不科学,应该更多的。

    不过农作物就这样,想快也没法快起来,想有非常大的产量提升,非十年二十年做不到。

    盖了温室大棚后,有的农作物一年产一季,有的农作物一年产三季,能在两年多时间里增加这些产量,并把粗浅的种植理论知识总结出来,已经不错了。

    石油纺织工坊还没开工,一帮纺纱工和织工正在研究怎么把尼龙和涤纶纺出来并织出来,进度缓慢。

    这方面纺纱工和织布工是专家,杨浩不懂,只能让铁匠工坊给予机械方面的支持。

    柴油、润滑油、石蜡、石油溶剂、煤油等石油副产品,由铁匠工坊小批量提炼生产,够自己用,部分够外售就行了。

    九塘村正在里正赵老根的带领下铺水泥路,水泥路面铺好再铺一层沥青混凝土。

    杨浩在家里没敢和侍书亲热,侍书也抹不开面子不敢告诉抱琴她们,抱琴她们跟傻子一样没发现侍书的异常。

    直到一晃眼半个月过去,蓝峰把“破涛号”开回来,把两百多万两银子送到铁匠工坊,让人装水泥等物资,他带着一帮船员开小船去各地招船员水手。

    船队2000吨水泥、500吨补充的钢轨、移民物资装船完毕,2小3大5艘拖船准备完毕,一部分水泥装在拖船拖着的无动力货船上。

    移民上船,两个百户的团练士兵上船,杨浩带着窃喜的侍书,赵二民和赵小志上船。

    拖船把5艘船拖出深沟码头,解开并回收缆绳。北风正烈,大船队升横帆,拖船队蒸汽轮机驱动,一路向南侧风顺水航行。

    有季风和洋流顺流船队航速就是快,平均13节航速,相反逆风的时候能把人急死。

    晚上,杨浩迫不及待地把侍书抱住……

    船队航行一天一夜,拖船拖着船队缓缓停靠晋江安平镇码头,卸下一台45马力的老蒸汽轮机,船队补给淡水,杨浩带着蒸汽轮机和一些礼物拜访郑一官。

    “塞海蓝!”

    “塞海蓝,先生!”

    杨浩早上8点多到郑家,郑芝龙还没起床,真是够懒的……

    半个多小时后,郑芝龙才扶着腰出来见杨浩,杨浩会心一笑,起来行礼。

    “小侄见过伯父,伯父近来可好?”

    郑芝龙有点僵硬的坐下埋怨道“贤侄快免礼坐吧,伯父好的很,倒是见你这两年来来去去的,忙什么呢?也不知道常来家里坐坐。”

    杨浩坐下赔笑道“那小侄还真对不住伯父了,这两年江南和山东的流民越来越多,小侄这两年一直在向交趾移民,把这些流民送到交趾种田,多少能收点地租嘛。”

    郑芝龙了然的点点头问道“这马上过年了,还要去啊?”

    杨浩道“不去不行啊,这过年一耽误就是一个月,现在去一趟,跑快点回来过年,过完年还能再去一趟。”

    郑芝龙摇头笑着道“你呀,还是这急性子!”

    杨浩一笑,道“知我者,伯父也。”

    ……

    聊了半小时,杨浩告辞,郑芝龙挽留,可船队还在等着呢,补充淡水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不能耽误了航程。

    回到船上,蒸汽轮机抽水泵早已把淡水补充满,拖船拖着船队离港,然后扬帆启航,到汕尾再补给一次淡水和蔬菜水果。

    每次一过汕尾,向更东南航行航速都会慢一节。

    深冬和仲夏时南海的风向风力还算稳定,其它时间很乱,春夏与秋冬交接时最乱,一会儿顺风一会儿逆风。

    一路风向风力还算稳定,拖船空跑烧煤少,拖的越吃力烧煤越多。

    风力不是很大,杨浩让拖船拖着船队航行,一直保持着13节航速,到琼州府补给一次淡水,一路航行到启航镇造船厂,全程只用时四天四夜加一个白天。

    近一个月过去,造船厂船台上的轨道又多了许多,估计再有一个月就能铺完。

    船台船坞的轨道上停着不少大木墩子,每一个都有两三个立方米的体积,应该是用实木造的,这是用来撑住船底的架子。

    木材加工厂房里堆满了各尺寸的黄褐色木料,看来造船匠们动作很快嘛。

    造船厂没料到船队这么快又来了,为了给船坞轨道装大木墩,船坞里的水都排干了,闸门封闭。

    船队一时没办法靠港,只能等闸门上的部分洞打开,给船坞里注水,注水需要两三个小时,水满后船闸才能打开,船队才能进去。

    注水完成,船闸打开,船开进船坞,已经夜里十一点了,移民在船上休息,船员到移民百姓家里休息,团练士兵在船上休息,杨浩带着侍书和赵二民赵小志到他们给自己盖的房子里休息。

    次日一早,张掌柜找过来,见杨浩已经起床了,调笑道“起的够早的啊?没和侍书妹子多温存会儿?”

    正在泡茶的侍书闹了个大红脸,这人,怎么什么话都说的出口?

    杨浩笑骂道“滚粗!我可比你节制多了!怎么样,还习惯吗?”

    张掌柜哈哈一笑道“还行,就是没啥感觉,你说这大冬天的,这里却一点都不冷,我到现在还穿着夏天的单薄衣裳呢。”

    杨浩翻个白眼“我特喵前几天还穿着棉袄,这两天脱了换成单薄衣服,还总感觉冷的慌!”

    张掌柜点头道“是啊,好多人为此都伤风了,慢慢来吧,总会适应的。”

    杨浩点点头,请张掌柜喝茶道“什么时候能开始造船啊?”

    张掌柜喝了口茶摇头道“还不行,其它木材都阴干透了,龙骨还没阴干透,还得再等一个多月才能开始造。”

    杨浩牙疼,道“还得一个多月啊?就那么百分之二三的含水量,有那么重要吗?”

    张掌柜鄙视地斜了眼杨浩道“哼!龙骨岂能胡来?在江南,海船龙骨必须阴干三年以上!你这是在东南亚,一年四季气温高,阴干的快些,两年半就能用了,着急个甚?”

    杨浩指着船坞里的五艘船道“我能不着急吗?你看看那五艘船,短短一年多功夫让我用成什么样了?估计再用五年就废了,能不着急嘛!就不能放木材干燥箱里干燥一下?”

    张掌柜悠悠地道“木材干燥箱长10米,主龙骨长六七十米……”

    杨浩……

    张掌柜坏笑了一阵道“别想那么多,军舰动力舱图纸呢?”

    杨浩无奈道“在呢,侍书,去把图纸拿来。”

    侍书拿来图纸,张掌柜几秒钟就看出来问题了,夸张地问道“竖子好胆!你哪儿来的3000马力蒸汽轮机?还有这锅炉舱挺大,为什么蒸汽轮机舱这么小?”

    杨浩不在意地摆摆手道“不要这么一惊一乍的嘛,蒸汽轮机不还在造呢嘛,急什么?”

    张掌柜问道“2000马力蒸汽轮机在造了?”

    杨浩摊手“没有,只有半个设计图!”

    张掌柜气的站起来骂道“没有你特喵就敢这么设计?半个设计图顶毛用?说,你最近是不是飘了?”

    杨浩装c道“你看清楚了,是两台蒸汽轮机加两台柴油发动机的总马力2000马力左右,锅炉4个,单台蒸汽轮机900马力,单台柴油发动机100马力很难吗?

    一点都不难啊!搞了这么久蒸汽轮机才搞明白,原来主涡轮是高压轮机,还得个低压轮机,再来个透平涡轮,加一个蒸汽与水的过滤器,能让蒸汽轮机动力提升那么多。

    一台主涡轮直径12米,长3米多的蒸汽轮机,竟然能有好几千马力,渍渍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