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农女秀色:捡个少主来种田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孩子教育

第一百六十八章 孩子教育

    愚哥儿身边的宫女嬷嬷不少,还有护卫和奶娘。

    承唐太子那是何等重要的人。

    让冯氏带着去外面散散步,这些人也要跟随。

    “律儿,你跟和奶娘跟着去就行了。”周漫青道“这是在庄上,别搞得兴师动众的。”

    他们的只在老皇帝的院子才是真实的自己,出了那道门就是普通百姓。

    这般护着难免会落入有心人的眼睛里,让人不知道都难。

    冯氏带着愚哥儿,一会儿走一会儿抱,累得很也不愿意让别人帮衬。

    “老太太,让奴婢抱抱吧。”连律儿都看不下去了,老太太对太子殿下的宠爱真正是很疼到骨子里去了。

    “没事儿,你们要抱的机会多的是,我可是多久才能见一次。”冯氏可不想放过和外孙亲热的机会。

    “姥姥,走。”愚哥儿挣扎着要下地。

    冯氏连忙将他放了下来。

    小胳膊小腿,走起路来让人胆颤心惊。

    突然间,愚哥儿一个倾斜眼看就要摔了下去。

    律儿一个闪身就要拉住,结果伸出的手拉了一个空,心里一阵紧张,果然是久不训练的原由?

    却见愚哥儿是被冯氏抱住了,婆孙俩都跌倒在地,而愚哥儿是睡在冯氏的身上的。

    “老太太,您没事儿吧。”身边的奶娘连忙将愚哥儿抱了起来,周身上下打量一番,见孩子睁着大眼睛觉得好玩,还咯咯的笑个不停,轻轻的松了一口气然后关系着地上的冯氏。

    “老太太,您快起来,有没有伤到哪里?”律儿将冯氏扶起问着她。 她暗自惊讶,冯氏可是没有武功的人,反应怎么比自己还灵敏。

    “没事没事。”冯氏道“愚哥儿没有伤着吧?”

    “老太太,愚哥儿没事,幸好有您。”奶娘也是暗自害怕不已,要是太子殿下有个什么事发生,那自己可是脱不了关系的。

    冯氏笑着摇头,说才学走路的孩子就是这样的,看着怪让人害怕的。

    经过了这一番折腾,再也没有了散步的心情,一行人回了屋子。

    律儿私下里将这事给周漫青说了,不管大事小事,皇后娘娘都有知道的权力。

    “小孩子学走路,哪有不摔跌的。”周漫青却觉得无所谓“多让他走走,再长大一些脚上有力气脚步也就更稳了。”

    怕就怕整天被人抱在怀里,三岁都走不利落。

    有钱人家养废的孩子也不少呢。

    对于冯氏的举动,周漫青只能说那是真正的当成心肝的亲人都能做得出来。

    有一个孩子在楼上看着妈妈上班回来了就大声的喊,结果从窗户上直接坠下了楼。

    妈妈见状飞快的跑下去,硬是徒手将孩子接住。

    事后消防人员运动员都来做过测验,甚至孩子妈妈自己也跑过,谁也没有在孩子坠楼的短笨几秒时候跑完这段距离的路程。

    这个最后只能用爱来解释。

    是的,冯氏对愚哥儿也是一种爱,深深的爱,所以才会身手敏捷的成了孩子的肉垫,连律儿都比过去了。

    周漫青来到庄上,都是三个老人一起用膳的。

    等吃饭的时候,问题又来了。

    奶娘一口一口的喂着愚哥儿,周漫青不让喂,一岁三个月的孩子握不稳筷子,那就用勺子。

    结果,三个老人都有意见,说孩子还这么小,自己吃不好饿着了怎么办。

    “父皇,爹,娘,孩子是饿不着的。”民间有一句俗话要想孩子好,三分寒七分饱,就愚哥儿这样的孩子还能饿着才是怪事“愚哥儿是男孩子汉,得自己好好吃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愚哥儿还小。”老皇帝最先不干了“有三四岁学自己吃饭也不晚。”

    隔代溺家就是最大的伤害。

    周漫青听到老皇帝的话哭笑不得。

    “父皇,民间的孩子可是一岁就会自己吃饭的。”只不过不是用筷子,而是用手抓的。

    “这样有失礼仪啊。”老皇帝惊讶的说道。

    礼仪重要还是生存重要?

    得先学会生存,再来说讲礼的事。

    周会新夫妇都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在周漫青与太上皇说话的时候他们都保持沉默,觉得自己夫妻俩身份低不合适插嘴说话。

    老皇帝想了想,最后决定不管。

    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愚哥儿真正的动起了手。

    手抓饭,手抓菜,油腻饭粒吃得满脸都是。

    “天一半地一半,这才叫吃饭。”周漫青看见儿子吃饭的样子突然间没心没肺的哈哈大笑“愚哥儿啊,你可真是天才,有没有吃饱饭啊?”

    奶娘将头埋得低低的,她觉得周漫青像后娘一样。

    这样子哪有尊贵的皇家人的脸面啊,完全就是普通百姓一般。

    “娘,吃!”拍了拍小肚子愚哥儿将碗伸给了她“饭饭。”

    还要吃饭,估计着手抓着好玩吧。

    周漫青示意下人以给他添了一点。

    有了经验的愚哥儿又大口大口的吃了起。

    一会儿功夫,又让添饭。

    真要全吃进去了这饭量也很可观。

    看着他面前白白的一层饭周漫青嘴角抽了抽。

    结果,小东西还将饭抓在手上玩,玩了一会儿后又扔到了桌上。

    这完全就是在搞耍浪费了。

    周漫青一把抓住他的手就开始了教训。

    “愚哥儿,以后吃饭小心一点,可不能再弄到桌上掉到地上了,粒粒皆辛苦,你知不知道?”也是有老皇帝在身边,要不然她都想虐待一下,让这小子将桌上的饭全部捡来吃光。

    愚哥儿看着娘亲突然变了脸色很是害怕,挣扎了两下又没有挣扎掉“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这一下,翻天了。

    老皇帝也好,周会新夫妇也怕,全都说起了周漫青的不是。

    “愚哥儿才多大啊,你就要求这么多。”

    “青儿啊,不是娘多嘴,这孩子才一岁多呢,你别太心急了。”

    “青儿啊,爹觉得你教得有点早。”

    ……

    总之,三个对一个,她就成了最不对的了。

    周漫青突然间觉得很头疼,隔代亲隔代亲,果然是这样的。

    要是由着这三位老人带愚哥儿,没准会带出来一个纨绔。

    这会儿被群攻,周漫青老实的像鹌鹑一样话都不敢讲。

    愚哥儿更是被老皇帝抱着离开了餐桌,说要带他骑马马。

    得,在自己这儿受了伤,在皇爷爷那儿得点补偿。

    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愚哥儿的教育上唱白脸的肯定永远只有周漫青。

    因为,李长祥溺爱他儿子的程度丝毫不比这三位差。

    只要在长乐宫,哪怕批折子也会将孩子抱在身上。

    当时周漫青就想说宫里的下人们真是好耍,孩子不是沾着她就是沾着李长祥,这些个下人只需要着着就好啦。

    面对这种情况,周漫青是束手无策,最后只好装哑巴。

    要管教孩子,得背着点他们才行啊。

    回到宫里,周漫青向李长祥诉起了苦。

    结果,他的语气和三位老人同出一辙。

    “不行,你不能这样对待孩子,你一定要当一个严父才行。”周漫青道“慈母严父,坏人不能被我一个人当。”

    “不不不”李长祥反对这个的角色“都说父慈子孝,我对愚哥儿就得这样教。”

    严格可真不是一个好东西,那会让儿子从小对自己有心理阴影的。

    父皇对他可没有多严格,小时候的他也是很能作的,父皇并没有说要怎么处罚。

    不过,当他进了上书房读书后,没少挨先生的训,去找父皇诉苦结果都没有得到庇护。

    父皇的原话是“既然是你的先生,那就得听他的。朕可以要他的命但是同样也是在要你的命要承唐江山的命。”

    小小年纪的他并没有听懂,直到裴贼夺权后他才明白,先生对自己的严格是多么的正确。

    如果他还一昧的我行我素下去而先生也不敢管的话,他就不会是现在的李长祥了。

    江山破败,命运多厄,母后惨死,他被人欺凌,若不是遇上一个周漫青,这辈子他可能就会客死异想了。

    所以,先生是对的。

    李长祥的意思是当父母的对儿女可以迁就一点,但是在规矩面前在学堂里,有了先生的就一定得听先生的。

    无规矩就不成方圆。

    周漫青郁闷得不行,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她就是一个人在挣扎。

    上辈子,虽然自己没有孩子,但大体也学了点心灵鸡汤。

    可惜的是,现代的教育理论在他们的眼里一文不值。

    不过,孩子是自己的,再怎么也得做一个自己的试验品。

    她坚信三岁看老,能现在学的决不拖延到以后。

    所以,对愚哥儿的教育她秉承着一个原则有错就得改,不管年纪大小,发现一宗纠一宗,不能让错误一直蔓延。

    周漫青坚持让愚哥儿自己走路,摔了也不让扶,让他自己爬起来。

    “人生总会摔很多跤的,你的身边也不可能总有那么多人围绕扶你,你得靠自己。”周漫青蹲在愚哥儿的面前“愚哥儿,你是男子汉,你很勇敢,来,爬起来!”

    柴嬷嬷也好,律儿也罢,都觉得周漫青心太急了。

    给小太子说这些话确实是很理智的,可是,他听得懂吗?

    周漫青不以为然,前面的听不懂,后面的可以听得出来。

    这样多说几次后,愚哥儿从最早的落金豆子到慢慢的抬眼看,到最后,谁也不看了,知道亲娘不会心疼,身边的那些奴才都是靠不住的,索性自己一股碌的爬起来然后自己继续玩。

    “爹,爹。”远远的看着李长祥来了,愚哥儿拔腿就跑了过去。

    然后一个不稳,跌倒,又因为穿得厚,手脚缩在一起还给翻滚了一片,然后手脚并用的爬了起来,继续跑去迎接他亲爱的爹了。

    “愚哥儿疼不?”李长祥面对这样的情况从心疼到惊讶到现在的淡定,这一声疼不也只是随口问问。

    “不疼,爹,玩骑马马。”愚哥儿现在觉得,整个宫里只有爹是亲的。

    只要他想要的东西,一旦提出来爹就会答应他。

    “好,骑马马。”李长祥一把捞起儿子“我带着孩子去骑马了。”

    “回来。”周漫青可不允许他“寒冬腊月里骑什么马,也不怕着凉了。”

    “娘不让。”李长祥耸耸肩膀“在宫里娘最大,爹都要听娘的话,咱们今天不骑了。”

    周漫青的头上黑压压的飞过一群乌鸦,有这样教导儿子的吗,明显的就是让儿子感觉自己是最大的阻碍啊。

    愚哥儿就看向周漫青,撅着小嘴委屈无比。

    “愚哥儿是小孩子,骑马只是玩游戏,但是呢,现在是腊月了,骑马会很冷。要骑也能等出大太阳的时候才行。所以,现在我们只能在宫里玩玩去。”

    别说孩子了,就是周漫青自己都感觉冷得受不住,一旦出屋子,她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裹了又裹,什么貂啊毛啊的抵个屁用。

    能不受冻的只有火炉。

    屋里屋外是两重天。

    周漫青夏怕热,冬怕冷,屋里烧足了银丝炭。

    一家人进了屋立即就有宫女上前为他们解掉外衣。

    “爹,这儿不冷,骑马马。”愚哥儿突然间说的一句话让周漫青惊讶。

    这小子,居然想要在屋子里骑马。

    看了一眼她的这个屋子,呢,跑马不行,骑马估计还真的可以,毕竟足够宽敞。

    “愚哥儿,这儿还真不能骑马。”饶是宠儿子的李长祥这次也拒绝了“马会很臭的,到时候一进来你娘就会被臭晕的。”

    还是拉着自己来垫背,你这样真的好吗?

    “愚哥儿,你可见过谁在屋里骑马的?”周漫青觉得他回答问题根本不从实际上来“马是动物只能外野外骑的,屋里是人住的,不能让马进屋,懂不懂?”

    别说马会臭晕,就是烧着银丝炭她也会闷死的。

    周漫青不仅交待了下人们将所有的窗户打开,自己还要每天检查一遍,烧炭空气不流通真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她无比怀念上辈子的电器东西。

    可是, 电得靠水力风力热力发才行啊,没有啊,她又不懂那方面的东西,只能暗自着急。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