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建国大业 > 第五章 (二)

第五章 (二)

    1、北平香山双清别墅 夜

    *在看邓颖超发来的电报:“一国之母,不参加党派也好。”他拿起桌上半支掐灭的香烟,重新点燃,在屋里踱步。

    李银桥:“这个孙夫人,架子也太大了,谁都请不动她!”

    *连连摆手:“莫乱讲啊!”

    李银桥:“?”

    *:“孙夫人有个戒指,那就是国宝,上边有一个印章。抗战时期,蒋介石封锁我们,孙夫人为我们在海外募集物质。有些华侨、外商就是想得到孙夫人的签字、盖章才捐赠的。第一个采访我们的美国记者斯诺也是孙夫人介绍的。”

    李银桥:“对不起主席,我不知道这些。”

    *:“从1927年算起,孙夫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支持了我们整整22年啊!现在,我们胜利了,等她几天还等不得吗?”

    李银桥:“主席,你问谁呢?”

    “问我自己呀!”*把烟头拧灭。

    2、台湾国民党军用机场

    蒋介石边视察边询问陈诚:“这里起程轰炸北平,能回来吗?”

    陈诚:“太远,不加油回不来。”

    蒋介石:“*那个政协会有什么名堂?”

    毛人凤接话:“还在筹备。”

    蒋介石:“孙夫人去了?”

    毛人凤:“没去,还在上海。”

    蒋介石:“孙夫人还是有些骨气的。”

    毛人凤:“共产党拿国母也没有办法呀。”

    陈诚:“轰炸上海也起到了震慑作用。”

    蒋介石:“能不能借美军在南朝鲜的基地加油,轰炸北平?”

    陈诚:“我跟美国人商量一下。”

    两架轰炸机腾空而起……

    蒋介石扬起头瞩目战机,投以寄托的眼里隐露出狰狞的目光。

    3、上海林森中路宋庆龄寓所琴房

    字幕:1949年8月18日

    钢琴声从宋庆龄二楼房间传出来。

    保姆推开门,邓颖超悄然站立在楼梯上。

    宋庆龄回头,停下:“颖超,你很准时。”

    邓颖超:“夫人身体好些了?”

    宋庆龄:“是的。”

    邓颖超:“我打断了贝多芬的《悲怆》。”

    宋庆龄:“你也喜欢这个曲子?颖超,你来弹吧。”

    邓颖超:“夫人接着弹吧。”

    宋庆龄:“你不是想与我研究有关孩子方面的事情吗?”

    邓颖超:“是的,我慢慢讲,您慢慢弹,不是更轻松吗?”

    宋庆龄示意保姆把门关上。

    4、宋庆龄寓所琴房外

    保姆听到琴声又响起。

    几个园丁也都停下来了。

    传来了邓颖超委婉自如地随着琴声的叙述声音:“……天下的女人没有不想当妈妈的,而我们为何没有孩子?”

    宋庆龄的琴声从高调中走向低沉,舒缓。

    邓颖超的声音:“……1927年在广州,周恩来的妻子难产,生下一个十斤重的男孩……”

    5、宋庆龄寓所琴房内

    邓颖超扶着钢琴在讲述:“……周恩来没有看到,这个男孩就夭折了。在他妻子产后治疗时,特务搜捕来到医院,要杀掉周恩来的妻子,在医生掩护下,她化装逃离广州,从此产后坐病,终生不能生育……”

    宋庆龄的琴声突然停住:“颖超,你好像在讲别人的故事……”

    邓颖超:“夫人想听下去吗?”

    宋庆龄:“有关孩子的,我听。”

    邓颖超:“不要停,弹吧。”

    宋庆龄望着讲述中邓颖超,琴声变得如怨如诉。

    邓颖超眼圈有些潮湿:“……那时,我怀孕四个月,凌晨两点,我在酣梦中,被先生喊醒,叛军的枪声响了,先生让我同他一起逃出。我求他,你先走,我带着卫队掩护你。”

    宋庆龄慢慢地停下琴声。

    邓颖超:“夫人,弹下去,让我轻松地讲完。”

    宋庆龄眼里蓄满泪水在弹琴。

    邓颖超:“当先生逃走半小时,忽有枪声四起,叛军一边射击一边喊着‘打死孙文!’”

    墙上,孙中山先生的照片,

    琴声不再停下来,宋庆龄的手指刚劲地敲击着琴键。

    邓颖超:“卫队的枪弹几乎用完,我们四人,循着桥梁式的过道爬行……流弹在耳边飞鸣,我再也走不动了,两个卫兵架着我走,我想,我熬不过去了,让卫兵把我毙掉吧,我不能落到叛军手里,四周横七竖八躺的都是尸体……”

    钢琴声时而激昂,时而呜咽,琴面上映着一个女人被往事点燃的激动身影。

    邓颖超眼角的泪珠缓缓下流:“后来,我化装成村妇,不知走了多少路,才逃出来,听到战舰开火的声音,才使我如释重负,知道中山先生安全无恙。而我身体却受到损害,那个孩子,流产了!”

    琴声在叙说,在控诉,在回想,宋庆龄两颊淌泪,激越的琴声推向*,戛然而止,她伏在琴上,许久。

    宋庆龄:“……我写的《广州脱险》。”

    邓颖超:“我背错了吗?”

    宋庆龄紧紧地拥抱着邓颖超:“我同命相怜的姐妹!”

    邓颖超:“有时,我觉得对不住恩来。他批评我说,全中国的少年儿童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干革命,不就是为了他们嘛。将来在北平要建设全国最好的少年宫,最好的幼儿园。中国的孩子要和发达国家的孩子一样,过最幸福的生活。”

    宋庆龄热泪盈眶,充满向往地:“颖超,去北平的时间,你安排吧!”

    6、北平香山双清别墅 夜

    字幕:1949年8月20日

    周恩来推门而入:“主席,孙夫人同意北上了!”

    正在灯下写文章的*,噌地站了起来,接过电报,一拍桌子:“马上回一封加密电报,告诉颖超同志,她出色地完成了中央交给她的任务!中央向她表示感谢。请陈毅市长,对孙夫人的北上高度保密,做到万无一失。”

    周恩来欲走出。

    *:“等等。”

    周恩来:“主席还有事?”

    *:“颖超回来,放你一天假,好好陪陪她!”

    7、北平前门火车站

    字幕:1949年8月28日下午4时  北平前门火车站

    *、朱德、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李济深、何香凝、张澜、张治中、沈钧儒、郭沫若、柳亚子、廖承志等一大群人都恭候在站台。

    8、宋庆龄乘坐的专列驶进车站

    车还在滑动,*带头鼓起掌来,所有的人都鼓掌了。车刚停稳,*出人意外地先踏上梯子,迈入车厢。

    9、专列车厢内

    宋庆龄身穿黑色绸旗袍,佩一条洁白的纱巾,盘着发髻,十分端庄地站立起来,微笑地凝视着走上车来的*。

    *热情地伸出手来。

    宋庆龄上前一步。

    握手。

    手上那枚印章戒指。

    音乐起。

    *:“大姐,重庆一别,快四年了。”

    宋庆龄:“我从心里祝贺你们的胜利。”

    *:“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

    宋庆龄:“感谢你们的邀请,谢谢邓颖超的陪同!”

    *:“我和我的同志们盼望着这一天,与您共商建国大业!”

    无数支鲜花从车窗外簇拥上来。

    车厢外,欢迎的群众,锣鼓声,欢呼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