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网游竞技 > 足联主席 > 第四章 足协的选择(三)

第四章 足协的选择(三)

    对于第二天晚上的聚会,李宁商制定了两样原则。第一,当然是对于聚会发起者荣志坚的。对方不会无缘无故的邀请自己见面,亦不会无缘无故的在见面之处便告诉自己,他已经接管了家族在足球方面的所有业务。北京中信俱乐部可以说是最为稳定的一个足球俱乐部,当年上海、大连众多企业在取得成功之后,被莫名其妙的扫地出门,但北京俱乐部却一致保持了中信的招牌,底蕴不可谓不深厚。李宁商要把握好荣家对于此次足球改革的态度。事实上,这也是潜在的第五方势力。

    第二,与各个俱乐部幕后的老总通过经济的话题,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些人才是真正意义上俱乐部的主人。这些人的态度,往往也有可能转变一些他们上级领导的态度。若是把握的好,至少可以干扰一下徐有亮的布局。带着这两个目的,李宁商出现在了聚会的地点。

    当李宁商走入包厢的时候,他发现包厢内坐满了整整两张台子的各个企业的老总。各个俱乐部的官员,倒是没有出现在这个场合里。

    “李少,我不得不承认你的时间观念强于我们在座的所有人,每次聚会你都是踏着钟点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作为聚会的发起人,荣志坚立刻站了起来,迎向了李宁商,口中打趣道。

    笑了笑,李宁商并没有做任何的解释,在他的概念中,踏着钟点赴会,是一个好习惯。向四周站起的众人拱拱手,李宁商在荣志坚的引领下,在主位坐下。“没想到来了这么多的朋友,说实话,众位中的大多人,与我都还是初次接触。不过经过今天这个晚上,我相信我们都会成为好朋友的。”

    众人立刻符合起来,笑声、掌声立刻充斥着整个包厢。这个说:“能和李总成为朋友是我们的荣幸。”那个嚷道:“李总等等帮我签个名吧,我儿子听说我过来见您,嚷着非要请您签个名,好让他在同学面前炫耀炫耀。”

    对于这些恭维之词,李宁商都一一微笑着予以回应。待酒店的侍应开始上菜,李宁商微微侧了下身,依着荣志坚的耳边,轻声问道:“老徐今天怎么没过来,类似这种聚会,我印象中,从来就不缺乏他的身影的。”

    “他来了又能怎样,难道给你作陪衬吗?”荣志坚笑了起来,他扫了一眼身边的两人,见对方并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这里,才细声说道:“他原也是想过来的,不过我早上给他过了个电话,他便决定不来了。”

    饶有兴趣的看了看荣志坚,见对方的神情亦是非常得意,李宁商打趣道:“荣少的面子就是大,若换了我,别说是一个电话,就是派人将他的家门给堵上,他必也是会出现在我的面前的。”

    “瞧你这话说的。”荣志坚收起了脸上的得意,说道:“其实还是你的面子大,我只是在电话里和他说,晚上参加聚会的都是各个集团的一把手,俱乐部的人员都不在邀请之列。那些人可都是一些经济方面的人物,以己之短,攻彼所长,实为不智之举。一餐饭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样来。何必自己送上门来给别人当绿叶呢。”

    “他是不是还谢谢你了。”看到荣志坚诡异的笑了笑,李宁商拍了拍对方的肩头,笑道:“荣少啊,这样可不好哦,拐卖多了,会被人惦记着的哦。”

    为了保持李宁商清醒的头脑,对其酒量并不了解的众人并没有一个接一个的冲上来向其敬酒致意,大伙只是不断的同时站起举杯祝词,能喝的则一口而尽,不能喝的亦小酌一口,以示敬意。席上倒也其乐融融。作为中国人最为常用的交际场所,这餐桌将众人初时见面的那一点点拘谨,消磨的一干而尽。当所有人离开饭店,包了一家茶社聊天的时候,皆不再以什么总啊、董的相称。全部清一色老李、小王的呼喝起来。

    众人都清楚晚上见面的主题,谈谈经济,谈谈投资的方向。面对如此一名金融界的成功人士,大家直接便切入主题,讨论了起来。许多人都对奥运会之后的国内经济持有一种保留态度,大家都清楚奥运会对于中国来说,可是一宗形象工程,为了这个面子,国家这两年可是将不少资源都投入到了这方面。虽说以中国的经济实力,绝对不会如同希腊一般,在奥运会之后,便立刻进入经济萧条时期。但伴随着其他种种不利的因素,还是令这些经济界人士的内心充满了丝丝的不安情绪。比如说,随着中国近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发展,泡沫已经积蓄到了一定的程度。还有许多国内外的经济学专家,异口同声喊着的经济危机规律论,在他们的言论中,中国自建国以来,发生过三次经济危机,按照经济学的角度,这第四次经济危机应该便会出现在2010年左右。

    他们想从李宁商的口中探听一些不同的意见,虽说李宁商这两年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足球的事业上,但由于其现在所处的地位,及其在伦敦所拥有的富尔集团的规模,他所接收到的经济领域的信息,必定还是要多于自己在座的这些人的。兼听一些外间专业领域对于中国经济的评价,将有助于他们对于将来的决策,比如减产,比如逐步缩减企业规模,以应对未来的种种不测。

    不断的回答着每一个人所关心的问题,李宁商足足花费了近两个半小时,才满足了众人从昨晚憋到今天的好奇心。这其间,他没有显露出任何一丝不满、不耐烦的表情,更是令在座的众人不由的产生一种好感。众人口中的话,亦由初时的恭维之词,变为了之后的平实的赞扬。

    端起面前的果汁,李宁商猛的喝了两口,长时间的说话,令其口腔的水份迅速的蒸发,不过他亦从众人的语言中,感受到了自己如此努力的成果。看到所有人的提问基本都已得到了满足,李宁商决定将话题重新引回到自己关心的方面——足球。

    “通过刚才与各位的交流,我知道大家都是在经济领域的卓越人士。今天能与众位做如此的一个交流,是在是宁商的一种幸运。说来有趣,这个幸运却是建立在一个颓废的足球产业之上的。我想问问各位,大家为什么要投资足球,足球现今的状况,各位认为,还有没有继续投资下去的价值?”

    茶社瞬间安静了下来,这倒不是李宁商的提问有什么不合时宜,而是众人都陷入了李宁商的提问当中,谁也不愿意说出什么没有水准的答案,图令他人笑话。

    短暂的安静之后,依然由荣志坚展开了话题,他缓缓说道:“我是半途出家的。至于集团为何要投资足球,我也没有完全了解过。只知道,当时中国刚刚开始开展足球联赛,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老爷子通过欧洲的联赛,认为是值得投资的,所以便与北京足协达成了协议,初时是赞助,接着是互相参股,直到现在的买断。家族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撤离足球行业的问题,我们一直都还很看好中国足球的将来。”

    有人开了头,气氛一下便活跃起来,各式各样的答案倒也是令李宁商对于当今中国足球产业的认识更深了一层。

    “其实我们对足球也没什么兴趣。不过大家都知道,我们那个城市,论经济向来是排在各个省会城市的后几位,城市产业又是以重工业为主,连想争办个卫生城市什么的都不可能。市政府想要搞个形象工程,以彰显一下自己的业绩。便将我们赶鸭子上架了。现在俱乐部成绩一直徘徊在中游,每年却要让我们投个几千万进去。累啊!”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那我们还好。”一个地处南方的老总说道:“当初搞足球我们也和你一样,被市政府硬拖着搞起来的。不过我们也没饶了政府,除了说要盖训练基地,圈了一大片地,我们每年还能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再加上一些七七八八的市政府定单,我们每年的收入与支出倒也是能够达到一个平衡。而且搞个俱乐部,企业的名气确实也出去了。”

    “这话在理。”上海六城俱乐部的老总朱俊立刻符合道:“我投资足球看中的就是其的广告效应。一年投资个几千万,也就是个广告费。这可比你去竞个中央电视台的标王便宜的多了,而且这个曝光率可不一定比那差。”

    “我说小朱啊。”辽宁俱乐部的老总有些郁闷的喊道:“你当真是有钱的主,随随便便投个几千万就当广告费玩,我这里可是每年都要找米下锅呢。要不是我们这个地方从来都是足球人才的摇篮,要不是大连的足球一直那么的耀眼,压的省足协一点颜面都没有,我早就撂挑子走人了。偌大一个辽宁省,竟然找不到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来接手这一块。不是我吹牛,要是有个好企业接手,我敢保证辽宁俱乐部五年之内拿个中超的冠军。”

    “你那是缺钱,我这倒不缺钱,每年几千万我们还是掏的起的,可是年年保级的现状,弄的我可是焦头烂额了。球队内本地的球员水平不成,引进的球员踢球却又不上心,你说让我们怎么办。说来搞笑,就这样的成绩,市政府的领导都不敢过来找我们谈话,因为他们也知道,就算换个企业来操作,结局还是一样。”

    静静的听着,李宁商将所有人的满意与不满之处都一一记在了心头。中国的足球想要出头,这些足球的投资人是必须最先满足的,只有他们充满热情,足坛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焕发青春。

    ps:昨日家中网络出现问题,晚上会补上,谢谢大家的支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