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义求利

第一百三十四章 以义求利

    “陛下,臣以为不可。正所谓商人重利轻义,若是人人都重利,那着伦理纲常岂不是得乱了。”

    李世民听了眉头微皱,重利轻义很容易将道德观念给扭曲,比如常见的笑贫不笑娼,不过这都是小问题。

    所有人明白房玄龄的意思,大量的财富流落到商人的手中,而商人通常则是购买土地。

    这会带来财富的流通问题,土地的兼并问题,以及对农业的损害问题。

    褚遂良则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开口道:“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圣人又言:‘以义求利’。

    臣以为行商者,当以明白义理,便可牟利,做那义商。

    若是懂得此等道理,便不会做那见利忘义的小人,而是会成为以义求利。”

    不少人听了连连点头,这说的是孔子的徒弟子贡,他同样是商人甚至在现代被当为商人的鼻祖,认为是中华儒商的第一人。

    这句话便是孔子教导子贡和其他徒弟,可以追求利润但不能违背道德和律法,而是要做义商。

    但众人都明白,说起来做起来难。

    人家凭自己本事挣钱,做义商是道德高尚,不做则也是很平常的事,用道德去约束他人这很难。

    而正在此时,魏征站了出来,对着两人说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若是以义理去约束他人,恐怕只是一纸空谈。

    吃过仁肉的狗是为野狼,心中对人的半点畏惧,这等野狼在无法驯服,只能杀死。”

    话粗理不粗,资本的就是追求利润的,见识到了利润的商人就好像吃过肉的狗,再用儒家的那一套行不通的。

    房玄龄认为商业可以干,只不过不能这么光明正大,可以像以前一样偷偷的干。

    而褚遂良则是经过诸多的商业家族建议,觉得反正可以争取一些地位什么的,自己做义商也行。

    魏征则表示做义商压根不现实,用道德约束人更加不现实。

    一时间,众人争论不休,各持各的观点。

    争论了半天,众人看向十分头疼的李世民以及正在发呆的李泰。

    最后,众人争的面红脖子粗,也没能分出个胜负,只能朝着李世民行礼道:“请圣上裁决。“

    李世民吵得脑壳疼,将目光看向李泰说道:“太子可有什么看法?”

    李泰缓缓站了出来,在众人的注视下开口道。

    “回父皇,儿臣以为商业有利有弊。

    如今的商会贩卖的琉璃,香水,牙粉,皆是对大唐有利的商品。

    以往每年这个时候的大唐百姓买的是那外国的宝石和香料,无数的银钱流出他国。

    而今年则反了过来,商会挣了无数的银钱。这是其中大利。

    而大弊则是众多的家族获得了银钱,他们会购买土地让农户失去土地。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儿臣以为父皇加入商会正好可以监督商会的所作所为,避免这等事情的发生。”

    “咳咳。朕便是这个意思。”李世民点了点头,同意了李泰的说法。

    众人的脸色变换,褚遂良的脸上更是精彩纷呈。

    实锤了!

    李世民先是扶持,然后是暗地里控制和掌管商会,这就是李世民的目的了。

    探明了李世民的态度,众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家族。

    得赶紧商量对策,是继续跟着商会,还是独立出来做自己的生意?

    李泰和李世民对视一眼,这下子一定会有不少的墙头草跑路。

    这正好可以去掉一部分的人,到时候成立商部就都是忠心的人了。

    李世民扫过一圈,缓缓的开口道

    “朕同诸位爱卿前些日子学的了统计学,并吩咐众爱卿将大唐的国运绘制出来,想必诸位都有所耳闻。”

    说完李世民停顿了一下观察众人的反应。

    台下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这就算是过去了??这就不商讨了?

    等了一会儿,文武百官也不见也没人开口。

    众臣已经明白,木已成舟有些太晚了,李道宗的行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只是这件事都没有和重臣商量,这李世民是什么意思,要知道以前最少会和长孙无忌商量的。

    “众爱卿也不负众望,一一呈交了自己职责的绘制图表,经过朕的重新绘制之后,大唐如今的国运已经被朕给完全都展现出来。

    说着,他脸上的喜色已经掩饰不住了。

    来人,将国力图给给展示出来。”

    很快,四个宫卫将一扇折叠的屏风搬了过来,拉开将国运图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这便是,朕绘制的大唐国力图,朕的百姓,朕的国土,百姓的良田,国库的存粮···”

    李世民面带喜色一一一介绍着一边指着屏风上的每一根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最后总结道。

    “总的来看,朕同太上皇所在年间,天灾战乱不断,但国土收复诸多,子民也在贞观年间得到了修养,人口不断地增加。”

    众人看着这诸多的折线图,所有的曲线都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真是太不容易了。

    没有一个朝代,比唐朝建立更加的艰难,可谓是内忧外患到了极点。

    对内,三征高句丽导致无数士卒死亡,再加上天灾不断,无数的百姓起兵造反,可谓是没有比这更乱的了。

    贞观初年,为了安抚流民和百姓,房玄龄和魏征效仿采用管仲的‘均田制’将土地分给了渴望土地的农民和流民,这才安稳才有了贞观之治的基础。

    而对外,国力衰弱,更惨的是还有像是突厥,高句丽等强敌无数。

    最险的就是突厥打到了渭水,要知道渭水是长安的护城河,距离长安城连十公里都不到,就差这么点的距离就亡国了。

    说完,李世民转身,眼中带着激动深情的环顾了所有人一眼,朝着众人行作辑礼,声音高昂道。

    “如今大唐能有此太平盛世,皆离不开众爱卿,离不开众将士,更离不开已经亡故的英魂。”

    话语间深情表露,字词间动人心弦,众人听着不禁眼眶湿润,浑身热血难耐。

    “朕,谢过众爱卿多年来为大唐鞠躬尽瘁!!”

    每一次的向下转折,都意味着天灾,战争,和人祸,都是巨大的牺牲和死亡。

    折线汇聚成的不仅仅是国力,更是百姓的民心,是整个民族的力量。

    每一丝一毫的提升都是无数人的努力、流血、奉献,牺牲换来的。

    面对李世民的作辑行礼和感谢,霎时间强烈的自豪感,浓浓的成就感充斥在所有人的心间。

    一种无比的自豪和崇高的荣誉回荡在所有人的脑海中,文武百官挺起胸膛大声的回应道。

    “身为大唐臣,当以身报国。食君之禄,当誓死效忠陛下。臣~愿意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声音刚劲有力,回荡在大殿上,久久不息。

    每个人都激动不已,眼神炯炯看着李世民以及国力图,趋势能有今天并且不断增强,是对文武百官的牺牲奉献的认可。

    这就是多年努力最好的回报了。

    “好,朕今日要同诸位不醉不归!!”李世民笑容满面,兴致高昂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