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异世为农 > 第四十七章 刘母训子

第四十七章 刘母训子

    大山听到此话,抬起头来,疑惑的看着母亲。

    “娘就是要告诉他,他刘老五的儿子,我给养大成人了!都了地底下,娘才能理直气壮的问他,这些年做下的恶事,可曾觉得对不起我?!”说着说着,眼中的泪已经止不住了,“娘不是惦记他,只是为了出这一口气啊!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了,娘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我就是要看看,你爹是怎么向我忏悔的!”

    大山听了,才知道母亲的苦,爹在时对娘不好,动辄打骂,那时自己只埋怨母亲懦弱,让爹抢走家中财物,出去赌,出去嫖,却没想过母亲如何的隐忍,只为了这一天!

    “娘....”

    “你跪着!今儿这一切,是小姐给的,往日里你不学无术,娘不怪你,现在,你听着,咱们娘俩的命是小姐给的,若是这辈子你敢做半点对不起林府的事,那就是我这个当娘的没教好儿子,索性一头撞死在这青砖上,用我这条老命,偿还我对小姐的亏欠!”

    “娘!”

    “听懂了没?!”

    “娘,您放心,若是儿子做了对不起小姐的事,儿子自己把这条命还给小姐!”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 安装最新版。】

    刘母听了,方放下心中忧虑,颤颤巍巍的起身,宜春连忙扶着,大山赶紧起身上前也扶住母亲,刘母抱住儿子,哭道:

    “刘老五!儿子出息了,可惜你看不到了!是我养大的儿子,是我养大的儿子....”

    那哭声,好像要把一辈子的心酸坎坷都从心里哭出来,门外围过来的诸人刚才还赞叹刘管家的宅子气派,此时思及自身,也湿了眼眶。

    作坊已经建好,囡囡叫大山置办了石膏,石磨以及模具等物,又挑了几个手巧的,分别教他们制作豆腐的一个环节。

    四个仆妇负责挑选黄豆,要个大饱满的,然后洗净去壳,泡在一个大木桶里,一般泡一个到两个时辰,豆子发软即可。旁边就放着四个大的石磨,每个石磨两个人推动,负责将豆子磨成浆状,然后过滤,再磨一遍,由专人负责过滤豆渣,这滤出的豆渣自然不能扔的,还有其他用处。

    过滤好的豆浆就是豆子的原浆,会有人专门拿到豆腐房中,下面要进行的才是真正主要的工序,所以豆腐房中除了两个大师傅和两个打下手的,囡囡有言在先,若是制作豆腐的方法泄露了出去,自然是从这四个人当中找罪魁祸首的。

    原浆兑入适量的水后,放到大锅中煮,不必加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然后倒入适量的石膏,沸腾后要在一刻钟内将凝结成的豆腐花舀到木托板上,盛满后用棉纱布包上,上面盖上木板,压一刻钟左右就成了豆腐。

    至于制作豆腐干,则是把盖在上面的木板换成大石块,将豆花里的水分压干,就成了豆腐干。

    说来简单,做起来其实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那就是烧石膏。

    这个活计是囡囡单独教给大山的,并没有其他人知晓。买来的石膏并不能用来做豆腐,要把石膏块放在火中烘烧,烧的时候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方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一股子臭鸡屎味。

    囡囡把这个工序教给大山,自然是对他的信任,以后即使有人把做豆腐的方法泄露了出去,却没能掌握烧石膏的方法,做出的豆腐要么不成形,要么不好吃,好在石膏的用量并不多,大山每天烧上一回就够一整天用了,并不影响他管理作坊。

    众人见这穷苦人家的黄豆竟然变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自然惊奇,囡囡心情好,就让食堂把试验做出来的豆腐和豆干都用来烧菜,还特意写了关于豆腐做成菜的方子,只写几个操作简单如锅塌豆腐,麻辣豆腐,豆腐花,肉末豆腐,平桥豆腐羹等,至于豆渣,囡囡索性也让人用来做了主食——韭菜豆渣饼和豆渣馒头.

    豆腐的做法简单,这一餐自然色香味俱全,虽然都是平平无奇的豆腐,每道菜却各有其独特滋味,囡囡也不想麻烦,直接跟三兄妹单独坐在一桌吃了,又让大山和秦三娘也坐在一起,两人死活不肯,囡囡笑道:

    “你们不坐下,其他人就更不敢吃了。”

    两人一看,果然见食堂的众人都站在那里不敢吃饭,无奈,只好坐了半个屁股,小桓得了姐姐吩咐,站起来朗声道:

    “各位都坐下吃饭吧,我们也是偷个懒,不想再爬上去了。”

    其余人才敢坐下,到底是不敢大声说话,只闷头吃饭。

    囡囡有些无奈,不过这是必要的主仆之分,实在没必要去纠结,拿起一个韭菜豆渣饼开始吃了起来。

    韭菜豆渣饼是用油煎成的,豆渣被煎的金黄,入口香酥,再加上韭菜味,实在是难得的美味,小辰和小桓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口饼一口肉末豆腐,再喝一口羹汤,吃的是津津有味。

    大山见主子吃的开心,也咬了一口,果然好吃,吃一口豆腐,只觉得嫩,滑,香,也不拘束,放开膀子大吃起来,似是想到了什么,抬头对着小姐欲言又止。

    囡囡见大山有话要说,示意他开口,至于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自己也是个农户出来的,没必要这般讲究。

    “小姐,您看这豆渣饼是不是也能卖?自己吃也太可惜了些。”

    囡囡有些意外,大山一向能干,只是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吩咐什么就做什么,如今能提出自己的建议,倒是有些管事的样子了。

    细细算了下府中人手,觉得也是可以的,这豆渣几乎没有成本,做豆渣饼还要加些鸡蛋,豆渣馒头只要面粉就行了,也是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这个想法不错,姐,我看,不如就在作坊旁边开个小口,有来买豆腐的直接就能看到,只要会做饭的就能做成,三四个人也就够了。”小辰在旁边插言,囡囡笑眯眯的看了看三弟,问道:

    “那你看,卖多少钱合适?”

    小辰缩了缩脖子,见姐姐眼光里含着鼓励,想了想,“这韭菜豆渣饼虽然费料,一个只有巴掌大,不如卖一文钱一个,豆渣馒头就卖的便宜些,一文钱两个,这么大的馒头,一般两个就吃饱了。”

    囡囡心里高兴,身边的人都在不断成长,无论怎样,都是可喜的事情。

    “好,就这么定了,大山,找几个人,就专门卖这两样吧。”又看看三弟,“小辰,不如,这作坊的账目就由你来负责,怎么样?”

    “我?!”

    小辰有些哀怨了,姐姐也太不负责任,将整个作坊扔给自己就走了,也不怕自己把事情搞砸了?

    大山看着三少爷在一旁发呆,小姐说了,让三少爷历练一下,自己在旁边协助,有弄不好的事情,再去找她,自己心里也有些发毛,这可是一个作坊的事,可不比盖房子那么简单!

    想了想,还是张嘴问道:“三少爷,是不是应该开张了?”

    小辰猛的醒过神来,按照姐姐说的,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嗯,放爆竹吧!”

    大山赶紧向外喊道:“开张!”

    “劈了啪啦”的爆竹声响起,林家豆腐坊开张了。

    小辰到门外,就被黑压压的人群吓了一跳——这些人自己都不认识,开业也没告诉什么人,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看着手上都或多或少拿着点东西,也不像是来闹事的,当下就有些不知所措。

    小辰不知道,大山是知道的,看着三少爷又愣住了,只好一抱拳,对人群施了一礼,开口道:

    “各位街坊邻居,林家豆腐坊今儿个开张,多谢各位来捧场!这是我们三少爷——”

    小辰听了,才知道这些人是来祝贺开张的,赶紧也做出感激的样子,“豆腐坊开张,还要劳烦各位来贺,各位里面请!”

    大山听的一愣,“里面请”?豆腐坊哪有地方给这么多人站脚啊?

    正自不知所措,就听道贺的人中有位老者说道:

    “三少爷莫客气,听闻林府的豆腐坊开张,我们这些得了贵府活命之恩的人,就过来贺上一贺,可不敢叨扰,只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还望三少爷莫嫌弃。”说着就将手中提着的篮子放到门口,说了声“生意兴隆”就钻出人群走了。

    小辰听的明白,在后面喊道:“老伯伯且留下姓名,林府也好回礼!”

    一个大婶笑道:“三少爷这不是折煞我们了?不是什么金贵东西,只表表心意罢了!”也把手上的东西一放,就走了。

    后面诸人都是如此,放下东西,说句吉祥话就走,小辰阻拦不及,只好一边行礼,一边不断高声道:

    “谢谢!谢谢!”

    如此过了半上午,人群才断断续续起来,门前堆着的东西已经被下人清空了三次,小辰累的口干舌燥,看着这些“贺礼”,不过是半匹麻布,几个鸡蛋,或是山上采的野果,一块巴掌大的腊肉,木雕的小玩意...都是些零碎的东西,不值当什么钱,可是小辰心里却是酸酸的——这些北迁的流民,已经是把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送来了。

    姐姐说的对,百姓不会虚情假意,他们得了恩惠,就会用真挚的感情来报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