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有一次两个加拿大留学生游览月亮山。

    其中一个小伙子中暑了,被正在山顶卖水的徐秀珍看到,她给他涂了风油精、刮痧,还给他们做了好吃的家常菜。

    吃完后两个小伙子问她要多少钱?徐秀珍说:“你们还是学生,不要钱。”

    他们觉得眼前的徐秀珍就像妈妈一样温暖,就给她取了个外号叫“月亮妈妈”。

    “月亮妈妈”慷慨心善,热情大方,从不会多收游客一分钱,这让她和许多游客都成为了朋友。

    许多人回去后会给她写信、寄明信片,即使看不懂她都十分宝贝地收着。

    但其实月亮妈妈并不富裕,甚至可以用拮据来形容。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儿女小时候曾埋怨她不能供他们读完书,她也一直很愧疚。

    所以她常说:“存多点钱,不要成为儿子的负担。”

    白天卖水,天黑了游客散了就进去捡废弃的矿泉水瓶。

    后来有人把她讲英语的视频传到网上,她曾被邀请到各大电视台,也曾接受过采访。

    但热闹散去后,日子还得继续过着。

    她依然秉承着“多卖几瓶水,多接几单导游生意,生活才能越过越好。”的生活小目标,从未停下与世界交流的脚步。

    阳朔依然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月亮妈妈也始终奋斗在学习外语的最前线。

    她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开心乐观的性格感染着每一个年轻人。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曾指出: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月亮妈妈五十多岁才开始学英语,如今74岁学会了11门语言,用热爱打败困难,用坚持打败岁月。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74岁的老人都还在奋斗着,我们又有什么不奋斗的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