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这辈子只能这样吗 > 放弃机会,你敢保证将来不后悔?

放弃机会,你敢保证将来不后悔?

    放弃机会,你敢保证将来不后悔?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抉择。该追求更深入和主导的人际关系,还是满足于当下流于表面却比较安全的关系?应该接下责任更重大的新职位,还是维持现状?

    面临重大抉择时,选择观望、退缩其实是人之常情,甚至是合理的反应。你会告诉自己,你就只有这么多时间、精力,为什么不走轻松一点的路呢?更何况,人本来就无法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有时你必须重视现实甚于热情。而且,如果你投入了心力,结果却失败了,那该怎么办?反正你就是想得出一堆理由来说服自己,为什么要当个工作狂?为何不好好享受人生?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下次面临抉择时,你会用同样的理由说服自己。然后你会养成习惯,选择比较不用付出太多、比较不具威胁的路,一次又一次地放弃机会,无形中限制了自己的满足和幸福,生命也渐渐失去光彩。如果你惯性放弃那种追求过程中才有的愉悦,不去学习对你有意义的东西,到最后你会变得呆滞无神。许多中年危机都源于自我认知而产生的焦虑,后悔当初错失了多少机会,不明白为什么就这样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有时你需要一段时间,才会了解自己有多么随波逐流、避重就轻。你甚至很享受抗拒命令的感觉,觉得可以躲掉工作是很聪明的事,自认足智多谋,脑筋比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更灵活,嘲笑他们枯燥乏味的人生。有些HPPs进入中年之后,还会滔滔诉说着自己曾经躲过什么事、用了哪些花招骗过什么人,好像那就是他们人生的精华了。

    面对想要启发他们的人,HPPs常常表现出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很多大企业投注心力在员工训练或奖励制度上,但是后来发现这些激励鼓舞的方法,对于HPPs成效有限,有时还会引起反效果——激起他们的抗拒心态。

    因此,试图帮助他们的人最后都放弃努力,抱着模糊的期待,希望这些人可以获得帮助,重新站起来。其他人则干脆放弃,把HPPs定义成“没救的人”。例如,福特汽车公司曾选择花钱请这些聪明却低成就的员工离职。

    如果你常被密切提醒“具有某种天赋,应该有所作为”,那么,你也可能拒绝改变。有时候我们很难分辨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是不想要的,因为这牵涉太多外在的期望和压力。然而,你必须在心底有条明确的界线,一旦厘清了,你就会像其他人一样渴求改变,朝着目标挺进。

    不管你现在走到哪里、已做了哪些尝试,本书提供了帮助你真正进步的必要步骤。想要有显著的转变,就要先了解自己真正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