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成功必备的心机 > 第7页

第7页

    试想,如果当时狮子没有放过那只小东西的话,他怎么会得到小老鼠的帮助呢?生活中,我们不应该小看谁,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不要只想着自己,要记得帮别人一下,不管别人是强大的还是弱小的,他总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此时你伸手相助,很可能就是帮助了自己。

    在现在这个经济社会里面,自私自利的人就注定要失败,而懂得帮助别人的人,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因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就等于帮助了自己。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个人死后见到了上帝,他便问上帝:“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上帝并没有观是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先领着他来到地狱。

    他们走进每一个房间,都见许多人围坐在一口大锅前,锅里煮着美味的食物,可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底的勺子,都想着抢食物吃,但勺子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要长,所以没有一个人能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因而,他们是那么悲伤。

    然后,上帝又领着他来到了天堂。他们走进每一个房间,看到也是许多人围坐在一个大锅前,锅里煮着同样的食物,每个人也都拿着同样的长柄勺子,但他们都在用长勺子舀起食物喂坐在对面的人,所以大家都很高兴。

    看了这个故事,很多人一定会有所触动。那些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人只能下地狱,而懂得团队协作,帮助别人的人,才会上天堂。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不也是如此吗?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渡过难关;反之有一天当我们遭遇同样困境时,自然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但如果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袖手旁观,那在我们困难时,又有谁会来理我们呢?在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要什么回报,但当我们真的遭遇困境时,别人的帮助,一句话,甚至一个鼓励眼神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新的希望,事情就会出现转机。

    当今社会充满竞争。竞争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一些人以为竞争就是只顾自己,甚至损人利己,结果顾了自己,也丢了自己,损了别人,也损了自己,给自己带来了烦恼。“伸出手中的勺子”,不仅能给别人带来快乐,也能换取别人递过来的快乐。

    我们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也就是说,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怎样对你。你帮助我,我就会帮助你。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个人只有大方而热情的帮助和关怀他人,他人才会给你以帮助。所以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自己首先必须帮助别人,当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就等于帮助了自己。

    第八节撒下爱的种子,必然得到爱的回报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回报,就必须先对别人付出。没有付出,哪里来的别人对你的回报?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只有撒下爱的种子,才会得到爱的回报。

    纵观历史,那些能够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人,他们都付出了他人难以付出的许许多多的努力。试想,如果他们没有一颗希望的种子,怎么会经过努力而得到回报呢?西汉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的时间。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二十年内,出版了九十几部作品,其中一些还是世界名著。就拿《人间喜剧》来说吧,为了完成这部巨著,他奋笔疾书,有时一次工作就是十八个小时……等等。他们都是因为播下了成功的种子,经过不懈的耕耘,最终收获了成功。做人就要学会付出,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在遥远中东的沙漠中有一片绿洲,那里生活着一位老人。

    老人跪在地上,拿着铁锹在挖沙土。一个旅人经过绿洲,停下来给骆驼饮水。他看到满头大汗的老人,便上前打了声招呼:“你好呀,大爷。”

    “你好”,老人有礼貌地回答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干活。

    旅人问道:“这么热的天,你在这里挖什么呢?”

    “我在播种”,老人说。

    “你要在这里种什么?”

    “种枣椰”,老人答道。

    “枣椰?!”旅人惊讶地说,那副表情就像听到了最愚蠢的话,“你脑袋被烤坏了吧,大爷,走,还是放下铁锹跟我到店里喝一杯吧。”

    “不,我得先把种子播完,然后我们可以去喝一杯”,老人说。“告诉我。大爷,你多大年纪了?”旅人问

    “我不知道,60,70,还是80岁……我忘记了……但这并不重要。”

    “大爷,枣椰树长成需要50多年,长成之后才能结出果实。我希望你能长寿,能活到100岁,但到那时你也很难收获今天劳动的成果。还是别干了吧。”旅人劝说道。“我吃的椰枣是前人种下的,播种的人也没有梦想吃到自己种的椰枣。我今天播种,是为了让后人能吃到我种的椰枣……虽然我也并不知道谁会吃到我种的椰枣,但我想,这份辛苦是值得的。”

    听完老人的一席话,旅人说:“很感谢你的这一课,请收下我的学费。”说着,他把钱袋递给了老人。“谢谢你的钱,朋友。你看,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你认为我无法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但我还没有播完种,就收获了一袋钱和一位朋友的谢意。”老人笑着说。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仔细一品,意味深长,感慨良深,思绪如织。自古以来,无数贤人智士,抱着这样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向成功之巅冲刺着。虽然,成功的人只占其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所有人都得到了应得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正如前人所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回报与付出就好比是一对孪生子,在生活中无时无刻的不存在着,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有付出就必定会得到回报,就好像有阳光的地方一定会有阴影。任何一方都不会孤立存在。

    哲学家菩德曼说过:“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是的,播种总会有收获的!只要你愿意为心中的理想去奋斗,去付出!就一定会得到令你满意的回报。幸福之花也会因此而绽放。只有撒下种子,就有希望,就一定会有回报,否则,你会连发芽的机会都没有。;

    笑弥勒有这样一副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人何所不容!”在人生旅途中,大事应弄清楚,小事应如过眼烟云般忘却掉,这样才能使人焕发精神,丢掉包袱,轻装前进。既然耿耿于怀的怨恨只会给人带来烦恼、疾病甚至厄运,那我们何不运用宽宏这种心机将它们从心灵角落里彻底清除,让真诚和欢乐的阳光更多地温暖自己呢?

    第一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古人常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对山河雄伟的赞美,说明海的大,山的挺拔。也可比喻人的胸怀宽广、大度,即要有宽容的性格,又要为人要正直,不要有任何的私欲,要大公无私方可站得稳行得正,无私则无畏。

    有句话说得很好:“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大海浩瀚无涯。心灵的自由,真性的飘逸,胸襟的坦荡,气质的超然,才是真正快乐的人生。”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师问道。

    “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