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这些鄙视链中,一定有你

    首先得搞懂,鄙视是什么?

    我们常说鄙视某某人,这是个体间的鄙视;但互联网文化兴起后,鄙视往往发生在群体间。

    这种群体鄙视,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

    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认为自己所属的群体更优越

    外群体歧视(out-group  derogation):贬低其他群体的价值

    比如我大学玩了2年的Dota,和LOL类似的一款游戏,你随便到贴吧、微博、知乎上搜搜,就会发现Dota玩家群体和LOL玩家群体撕逼特别凶。

    撕什么呢?主要就是争论谁比谁高级。

    玩Dota的鄙视玩LOL的:我高级,你垃圾!

    LOL玩家也以同样的形式回击:我才高级,你才垃圾!

    这条鄙视链的上游还有魔兽和星际争霸,下游还有王者农药:)

    鄙视链还可以列举出无数条:

    城市鄙视链:

    香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其他

    动漫鄙视链:

    日漫爱好者>以喜羊羊、熊出没为代表的国产动画

    读书鄙视链:

    哲学>世界名著/社科经典>通俗小说>成功学/鸡汤>中国教科书>教辅资料

    专业鄙视链:

    “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钱钟书《围城》

    ……

    再比如,各大内容平台的鄙视网:

    看到网络上形形色色的鄙视链,有人急忙对号入座,想知道自己在哪一节?被谁鄙视?又应该鄙视谁?

    那一刻,优越感爆棚,可是他们从未想过,鄙视链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