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诸天之角色扮演 > 第二章 连城与乔生

第二章 连城与乔生

                      “不知三位客官打尖还是住店?”

    陌子鸣三人一进客栈,便有一个伙计热情洋溢地迎上前询问。

    “嗯,先随意来点酒菜,再来两间上房。”

    店里还有两桌酒客,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听他们一聊,陌子鸣方才知道这晋宁县居然发生了一桩轰动全城的奇案。

    案子的男女主角分别为乔生、连城。

    乔生是个秀才,在晋宁县也算小有才气,而且乐于助人,颇得街坊邻居们的好评,只是家境贫寒。

    而连城则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不仅貌美如花,且知书达礼。

    其父乃是举人,人称史老爷。

    史举人膝下只有连城一个女儿,自然是百般疼爱。

    待女儿到了出阁之龄时,史举人决定亲自为女儿挑选一个女婿。

    于是,便让女儿绣了一幅丝画,并放出消息,让一众年轻书生上门说就图题诗,以便从中选出一个才子佳婿。

    听闻消息之后,乔生惊喜不已,当即登门献诗。

    他倒也不是贪慕史家的家业,而是以前无意中见过连城一面,惊为天人。

    而且乔生对连城的才艺也早有耳闻,自然不肯错过如此难得的机会。

    来到史府之后,乔生看了连城所绣的丝画,现场题了两首诗,借以表达对连城的赞美以及对她所绣丝画的赞美。

    “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

    “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鸟自天成。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

    丫环将乔生所题的诗给小姐看,连城十分喜欢,并悄悄从屏风后面打量了乔生几眼,心里更是认定了乔生。

    于是,便对父亲讲了此事。

    史举人并未当场表态,而是着人暗中调查了一番乔生的家世。

    随后,对女儿说乔生家境贫寒,虽有点才华,但考举恐怕无望,让女儿另择良婿。

    连城多次抗争,但这一次史举人态度很坚决,拒不同意这门亲事。

    无奈之下,连城写了封信让丫环悄悄交给乔生,信中吐露了自己的心迹,并说自己一定会想办法劝说父亲。

    为此,乔生很是感动,也回了一封信,说自己一定发奋苦读,争取考中举人改变命运。

    之后二人私下里又见了几面,更是郎情妾意,山盟海誓,一个非你不娶,一个非你不嫁。

    可惜造化弄人。

    且说这城中有个盐商名叫王化成,乃是晋宁县数一数二的富户,且与县中一众官员交往密切,称兄道弟,据说与府衙官员也有联系。

    王化成有个儿子名叫王大少,乃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少爷。

    这日里,连城借故说要去城里的观里上柱香,带着丫环一起出了门。

    其实她并非去上香,而是悄悄去找乔生幽会。

    到了乔生家里,二人自然少不得一番情话绵绵。

    临走时,连城取出一些银两交给乔生,让他多买一些书来读。

    乔生虽家境贫寒,但也非贪财之人,再三推却。

    连城说道“乔郎,你我真心相爱,又何分彼此?

    我只是不想让你为生活所累,也好全心全意用功读书。

    只要你考中了举人,我父亲便无话可说,那时我们就可以正式结为夫妻了。”

    这么一说,乔生倒也不好再拒绝。

    毕竟,他知道连城虽不嫌他,但以他目前的境况想让连城的父母同意这门亲事的确很难。

    唯有考中举人,才有希望改变这一切。

    就在连城返回家里之际,却不幸在半途中被王大少给发现了。

    这小子本就不是什么好鸟,四处沾花惹草,见到连城之后便跟丢了魂似的,带着两个家丁一路跟随……

    摸清了连城的底细之后,王大少便迫不及待找到父亲,让父亲去史府提亲。

    王化成一听说是史举人的女儿,倒也颇为满意,当下里便找了媒婆,备了礼物前去史府提亲。

    结果,媒婆刚一提及王家便被史举人一口回拒。

    虽说他有些势利,但同样也有读书人的清高,不屑与商人打亲家。

    更不要说王化成还是这晋宁县出了名的奸商。

    媒婆百般劝说,最终被史举人一通喝斥,羞恼而去。

    回到王家,媒婆心里气恼,便告了一通黑状,说史举人如何如何瞧不起王家,说王家再有钱也不过是下九流商人。

    这下,可把王化成肺都快气炸了。

    父子二人一番密谋,之后也不知用了什么阴谋诡计,竟然令得史举人被迫同意了这门亲事。

    边城一听说父亲竟然答应了王家提亲,犹如晴天霹雳,绝望之下卧床不起。

    史举人着急之下寻遍了城中郎中替女儿医治,结果不仅没有治好,病情反倒一天比一天重,可谓气若游丝。

    正当史举人绝望之际,一个自称鸠摩的西域僧人来到史府,说他有办法治好连城的病。

    一听此话,史举人仿佛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连连作揖道“只要大师能治好小女的病,史某当以千两纹两酬谢。”

    一千两银子,的确称得上大手笔了。

    鸠摩满意地笑了笑“史老爷放心,任何疑难杂症对我来说都不在话下。”

    果然,心病还须心药医。

    经鸠摩检查之后,说连城乃的病在于心,故而需要一味特殊的药引,那就是壮年男子胸上的肉。

    只要有了这个药引,再辅以他开的药就能治好连城。

    正所谓病急乱投医,尽管史举人觉得此药引甚为古怪,但也懒的去多想,急急派人去王家找王大少,让他割下胸前一块肉救连城。

    毕竟,二人已经下了婚书,算是未婚夫妻了。

    一听来人所说,王大少哪里肯依。

    王化成也怒斥来人“回去告诉史老爷,想剜我儿心头肉,实乃痴心妄想。

    他的女儿能治便治,不能治便抬去埋了,少来晦气我们王家。”

    下人回去原话回禀,气得史举人差点吐血。

    一怒之下,便让下人出去放话,说是哪个未婚男子愿意割下胸前一块肉救他女儿,他便将女儿嫁与谁。

    结果等了一天,竟然无人登门。

    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更不要说割胸前的肉是有极大风险,万一死了怎么办?

    次日,乔生终于听说了此事,二话不说当即赶到史家说他愿意救连城。

    于是乎,在鸠摩的示意下,乔生强忍疼痛,自己拿刀从胸前割下了一大块鲜血淋淋的肉交给了鸠摩。

    同时,鸠摩也摸出一颗丹药递给乔生让他服下,说是可以止血止痛。

    乔生服下之后,果然有效。

    之后,鸠摩亲自煎了药,并让人灌昏迷中的连城服下。

    没过两天,连城还真的活了过来,令得史举人夫妇喜极而泣。

    待到女儿精神稍好了一些,史举人便亲自来到王家准备向王家父子摊牌。

    “亲家翁怎么亲自来了?”

    见到史举人,王化成一副假惺惺的笑容迎上前去。

    史举人阴沉着脸道“亲家翁一称实不敢当,今日老夫前来,正是要与王老爷知会一声,你我两家的婚约就此作废。”

    “老家伙,你说什么?”

    王大少怒气冲冲走了过来。

    听到老家伙这个称呼,史举人不由怒极而笑“王老爷,这便是你们王家的门风?真是没有教养。”

    王化成皱了皱眉,冲着儿子递了个眼色,随之赔笑道“亲家翁不必生气,小儿也是一时情急……”

    “够了,不要再多讲了,老夫刚才已经说了,令公子与我女儿的婚约取消!”

    王化成脸色一沉“史老爷,这婚事可不是你一个人说取消就能取消的。

    你若一意孤行,休怪鄙人翻脸,去衙门告你一状!”

    “你……”

    遇上这样的无赖,史举人还真有些无奈。

    “还有,史老爷你不要忘了当年之事……”

    一提到这个话题,史举人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当初他之所以被迫应承这门亲事,也正是因为王化成所提到的当年之事。

    当年,史举人曾经坐过牢。

    倒也不是他做了什么作奸犯科之事,而是被一个同窗所牵连,枉坐了大半年的牢。

    后来事情查清楚了,与他无关,这才得以无罪释放。

    这件事发生在史举人年轻时,而且当时事发地点在京城,故而晋宁县并无人知晓。

    史举人一向好面子,坐牢是他人生最大的一个污点……虽说是被冤枉的,但一旦传扬开来,不定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他现在可是晋宁县的名流乡绅,有头有脸,自然更加怕别人知道这桩旧事,落得个晚节不保的名声。

    哪知,这王家父子也不知通过什么关系打听到了这桩旧事,并用之威胁,这才迫得史举人不得不低头。

    眼见史举人一脸气极的样子,王大少不由得意洋洋道“好了岳父大人,小婿劝你还是乖乖回去择个吉日,让小婿与连城拜堂成亲。

    只要咱们成了一家人,小婿自然不会讲出岳父大人坐牢之事。

    否则,小婿便让人将此事编成评书、戏曲四处传唱,相信岳父大人也不愿闹得满城风雨吧?”

    “你……”

    一听此话,史举人顿觉胸内一阵翻腾,一口老血差点没吐出来。

    “好了大少,怎么说史老爷也是你岳父,没有必要把话说的这么绝。”

    “是,孩儿知道错了。”

    父子二人一唱一和,生生将史举人气得面如死灰,一声不吭转头而去。

    既然王家这边说不通,他也只能退而求次,找到了乔生。

    毕竟,连城病危之时,史举人当众放话说谁割肉救他女儿,他便将女儿嫁给谁。

    现在王家不肯退婚,难不成还能让女儿同时嫁与两个男人?

    见面之后,史举人放低姿态,一脸诚恳地向乔生道歉,说王家不肯退亲他也没有法子,毕竟婚书非儿戏,不是他说退就能退的,必须双方都同意。

    听到史举人之言,乔生顿感天旋地转,不知该如何作答。

    史举人长叹了一声,道“事到如今,老夫也不知该如何弥补你……

    这样吧,老夫给你一千两银子,再送你一个小院子,足以让你成家立业了,如何?”

    哪知,乔生却摇了摇头。

    史举人不由皱了皱眉,又道“那你开个价,老夫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乔生一脸悲怆道“小生之所以不吝惜心头肉,不过是为了报答知已罢了,难道我是卖肉的吗?”

    说完,拂袖而去。

    看着乔生的背影,史举人不由长长叹息了一声,心中痛恨自己当初没有成全女儿与乔生的亲事。

    如若当初没有横加阻扰,又何至于走到如今的局面?

    数日后,王大少上门逼婚,还公然威胁说如若连城敢不嫁,他便找人弄死乔生。

    连城又急又气,当场晕倒在地。

    经过郎中的一番医治,连城虽然醒了过来,但却直呼胸痛,开什么药都没用。

    熬了两日,连城终于安静下来。

    但,却没了呼吸。

    令人称奇的是,另一边,乔生这两日也一直胸痛不已。

    就在连城死去的当晚,乔生也病死于家中。

    此事传扬开来,不少百姓皆为乔生二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而感动,同时也深深同情二人的悲情命运。

    城中百姓本以为此事已经够离奇的了,没曾想更离奇的事还在后头。

    在棺材里躺了差不多四日,乔生竟然死而复生。

    他没有家人,但平日里乐于助人,有不少街坊邻居还有一些同窗主动帮着张罗丧事,守灵什么的。

    包括史举人也派了几个下人过来帮手,毕竟他心里有愧。

    当时,乔生在棺材里不停地拍击,吓得守灵的人以为诈尸了,一个个跌跌撞撞往外跑。

    好在当时是白天,最终还是有几个人壮着胆子上前将棺材掀开。

    乔生从棺材里爬出来之后,也没过多去解释,只是匆匆换了衣服,然后说要去史家,说他有法子让连城也复活。

    如此一来,顿令一众人惊疑不已,纷纷跟着去了史家。

    乔生一到史家,不出意外地引起了一片混乱……

    “史老爷,你不用怕,小生是人不是鬼,这次小生前来为了救连城。”

    “啊?”

    闻言,史举人不由一脸呆痴。

    “史老爷,有些事小生暂时没有办法和你解释。

    总之你相信小生一次,将连城抬到小生家,与小生拜了堂之后她便能活过来。”

    这么一说,史举人不管信或不信总得尝试一下。

    反正女儿都已经过世了,还能有比这更糟糕的结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