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托身白刃里 > 壹◎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壹◎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这场雨来得声势浩大,黑云像一条龙,嚣张盘踞在燕城的青砖黛瓦上,雨水顺着呼之欲出的飞檐旋开、下落,开出一朵花。

    谁也没有料到这雨连绵了数十日,一直到五月初四,燕城青云试开始前一日终于渐渐止歇,小摊商贩也有了机会把自己藏了十多日的物件给一年一度聚在燕城的江湖侠客们。

    “上好的宝剑,如意门三年磨剑才造出来一把。这位侠客,要不要看看……”

    “铁甲金蝉衣,包您行走江湖刀枪不入……”

    “这位大侠,我看你脚上这双宝靴该换换了,您瞧我这双牛皮靴……”

    “噗嗤”,佩戴刀鞘的少年没忍住,惹得旁边交易二人狐疑看了他一眼,少年丝毫不掩饰嘲意,一双狭长的眼里几乎是溢出来的笑,“如今杀牛,倒是不用去官府登记了。敢大摇大摆拿出牛皮靴,我看你不是胆子太大,就是满口胡话。”商贩开口想反驳什么,他拍了拍身侧的刀鞘,刻意露出来精制的皮革上烫出的一个谢字,让变了脸色的商贩顷刻闭了嘴。

    这是江云谢家。

    少年沿着长街一路走一路看,在一家武馆前停了脚,他是去年青云试,也就是大昭十四年五月初五来的燕城学艺,拜的是这家武馆的馆主,也是号称燕城第一刀客的燕惊澜。

    燕惊澜的本姓本名时人已经记不清了,他在燕城出生,不知从哪儿学来了一手的好刀法,大昭元年、也就是庆国覆灭的那年,他自恃刀法过人,震住了江南十八水域,为罹国难南下的流民开了一道水路。流民问他名讳,他也只道燕氏,因而江湖正邪二道称他时,皆不说名姓,俱是尊为燕大侠,又传说他的刀出上可散行云、下可分波澜,又送号:惊澜。

    少年很漫不经心抬头看了眼牌匾,牌匾上铁划银钩,昭的是二字,得一。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气的得一武馆。

    与他做同个动作的还有另一人:一个穿破褂的小子。他的个子堪堪到少年的眉角,低了半个头,身子骨又显得瘦弱,平素里时常有这种人在得一武馆门口,想圆个江湖梦。他正正好挡在武馆门口,少年见了,反手握刀,拿刀鞘拍了拍前面的小子,神色鄙夷:“你也是来练刀的?”

    那人侧半个身子,瞟了眼身后那位白净脸庞吊眼角的,不温不火地答道:“我气运不适合练刀,练的是剑。”说话的同时,他很隐晦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少年:小袖窄袄短靴,以绡覆额,鬓发束在脑后。

    是很正统的富家公子形象。江湖中的名门将族中小辈或是门下弟子出门历练习武的时候,最爱的便是这么一身打扮。

    他转眸又见人握刀的右手无茧,便知是初学不久。目光在腰际停了片刻才收回,转而问道:“为何反手握刀?”

    少年满不在乎地从鼻里哼出一声:“总得想个法子与众不同吧。”眼神不加掩饰的上上下下将人扫了个遍,“我叫谢宵行,以后是要做第一刀客的。你呢,准备仗剑在江湖晃荡一辈子?”

    穿破褂的小子噢了一声:“哪能说一辈子,江湖上从没有一辈子的事。”谢宵行看他,想这小子呀,说话慢吞吞,笑起来温吞吞的,“江湖不变,人也得变啊。”

    屋檐边的金乌西坠,曜光映着英气眉眼:“我是卓涌青。”卓涌青报完姓名,迟疑了一会儿又开口,“刀太过霸道了,第一刀客这名字也霸道。姑娘家的,还是收敛一些吧。”

    谢宵行瞪着眼睛:“好眼力,竟被你认出来了。”她撇了撇嘴,用刀拄着地,眼角眉梢都堆满了不屑,“何来霸道之说,你个练剑的怎么连女的都不如。不过你这样的剑客,大概江湖里也不多吧,穿得那么寒酸,还一个人。”朝他很敷衍地笑了笑,没有将卓涌青的话放心上,“我认识的人,枪可裂苍穹,剑可唤雷霆,但没一个练刀练出境界的。那么大一个江湖里,怎么能没有一把刀,一个刀客的故事呢。”

    谢宵行话音刚落,武馆里头便传来唤人的声音:“谢公子,燕师父找您啦——”

    谢宵行朝卓青涌摆摆手:“走啦,卓涌青。以后听说了第一刀客,别忘了是我。”她一面把刀鞘重新别在腰上,一面转身进入武馆,声儿拔的很高,“好的,我就来——”,卓涌青盯着她进入武馆的背影,或者说,看着她佩在腰间的刀鞘有些出神。

    这人的腰,勒的太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