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承矣念长情 > 七十三 新娘子揽星(2)

七十三 新娘子揽星(2)

    成婚之后,揽星就是何家的新媳妇了。虽说婚礼仪式是西式的,可成婚后的第二天还是要按照传统规矩去给公婆敬茶的。

    提起敬茶一事我便想起当初我和承颐成婚第二天时起迟了,竟让父亲母亲在厅堂里等了很久……

    如今揽星已然是何家人了,新妇敬茶等事是何家人的事情,而身为外人,我自然是不能到前厅去的。可我呆在房里委实无聊得紧,思来想去便厚着脸到另一客房找了宋炎焱,央他跟我一同在京都城转转。

    原以为宋炎焱会再三推脱,却未想到他答应得爽快。

    我果然是猜不透少帅心思的。

    宋炎焱换了身崭新的格纹西装,一路从金城到京都,我却是第一次见他穿这身衣服。其实格纹西装在街上很常见,大多男子都穿,且会搭配条纹领带和口袋巾。

    承颐也有一身,不过承颐这副打扮时有种浓浓的贵族气息,温润又高贵;宋炎焱穿就不一样了,竟与人一种难以靠近的冷傲霸气。

    宋炎焱缓缓而来,手中还握着根轻盈手杖,有点绅士做派。

    他瞧起来风度翩翩,想来今日京都城中又会新增一位风流人物。

    宋炎焱走到我面前,用手轻轻在我眼前晃了晃“怎么又愣神了?想什么呢?”

    “哦哦。”我晃过神来,笑得不怀好意,“少帅这副打扮不知会吸引京都内多少女子的注意,届时我眼尖点,帮你寻个最适合的!”

    宋炎焱愣了半刻,面上竟浮现出羞涩之意,我遂抿嘴笑了笑,心中只觉有趣。

    我素来只能见到宋少帅一副板正威严又冷峻的模样,今日的无意之言竟让他露出这种神色,实属不易。

    宋炎焱似乎觉察到了,忙轻咳了几声。他面上的羞涩消失,随之替代的是尴尬。

    我晓得宋少帅是惹不起的人,终是得另说几句话将方才所言略过去“那个少帅,我们一会儿都去哪里转呀?”

    “听说这京都城里有一条胡同甚是出名。从白日到黑夜,胡同里人来人往,行人游客络绎不绝,叫卖声吆喝声也不绝于耳。里面的小吃摊位也极多,且种类各异,都很美味。”宋炎焱答道。

    我一听到美食便不觉兴奋起来,眼睛里也闪着光“既如此,那我们便先去那条胡同里吃小吃吧,少帅觉得如何?”

    宋炎焱笑了笑,我琢磨着他的笑意里竟有些……宠溺?

    怎么这么些天相处下来,他终于肯把我当妹妹看待了,而不是少时的仇家。

    “就听言念的!”

    “好!”

    ——

    我同宋炎焱再回到何家时,天已逐渐变暗,是黄昏时刻了。

    我们从晨间就离开何家了,诚然已在外面呆了一整天,可我和宋炎焱却没有找到那个传闻中全是美食的胡同。

    不知道宋炎焱是从哪里听来的,或许是他记错了城市?又或许同街上遇见的那个老妈妈说的一样原先是有几条满是小吃摊的繁华胡同,可却在洋人攻进京都城后逐渐消失了。

    我们问了很多人,也去寻了不少地方,都寻不到那条繁华胡同。有人说这几年京都已然不如从前蕃昌,人们的生活艰苦,温饱已是问题。

    繁华散尽,留下的不过是些许落寞和凄凉,便再也找不到昔日那条满是热闹的胡同了。

    那还要再过多久呢?我不禁去想再过多少年,京都城才能重返往日的繁盛呢?

    回宋家的时候,我们还是找到了一条摆着两三个小吃摊的胡同。

    在一个馄饨摊前坐下,摊主是位饱经风霜的老翁,他热情好客,是土生土长的京都城人。

    吃馄饨时,老翁给我们讲起了京都往事,还说到了那几条胡同。

    他少时京都有好几条小吃胡同,是百姓常爱去的,而最繁华的叫“七里胡同”。

    这胡同的命名其实源于一句戏谑话儿当时一游客问烤鸭摊主他的烤鸭究竟有多香,摊主答“能飘七里,七里外的人都能闻到!”

    “当真能飘七里吗?”我道。

    老翁笑得酣畅淋漓“不过就是个传闻罢了!”

    老翁接着说道而后的事情,洋人攻入京都时,皇帝早就拖家带口地跑了,彼时京都一片混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那些洋人抢得抢,烧得烧,还让朝廷赔偿割地……纵使国库堆着金山银山也经不起这般折腾!”老翁不停地叹气。

    提起那段屈辱往事,我们也跟着不住叹气……

    往事已去,斯人已矣,唯有遗憾愤恨长留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