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农门状元 > 第893章 在岭南搞基建

第893章 在岭南搞基建

    七郎还不知道海上发生的事,他对建港的事寄以厚望。

    毕竟,这关系到他还不还得钱。

    他每隔两天都要到海边溜达一圈,虽然天凉了,仍跟着护卫一起练习凫水。

    属下都很好奇,都督又不用亲自出海,为何要练习凫水?

    管大眼珠转了转,悄悄对众人说:“都督当然要出海,付佳人之约。哪个佳人?我跟你们讲,当初在辽东……”

    “就是这样、那样,一般人我不告诉他,你们别乱传。”

    众人心领神会地点头。

    就连许敬宗都听了一耳朵,接连几天看七郎的眼神都很微妙。

    七郎:……我总觉得大家看我的眼神有内涵。

    直到某一天,侄女婿丁大郎燃烧着熊熊八卦之火,问:“幺叔,你要去波斯?远走高飞?那婶娘和弟弟妹妹们咋办?”

    那目光,似控诉幺叔抛妻弃子。

    七郎:“……把话说清楚,不说不准走。”

    丁大郎迎着幺叔冷肃的目光,吞吞吐吐地把江湖传闻说出来,还卖了幕后源头管大。

    七郎磨了磨牙:“管大,你给我滚出来!”

    不一会儿,新招募的水兵听到管大的哀嚎:“主公!轻点!别打脸!我再也不敢啦!”

    这些人羡慕感叹:“管司马和都督感情真好。”

    打是亲,骂死爱,情到深处用脚踹。

    捶了管大一顿,七郎神清气爽,逮到丁大郎说:“是我的疏忽,你是我的侄女婿,光是让你办糖坊,实在大材小用。”

    “大宝山的铁矿,缺一个打铁的,你去锻炼两个月。”

    丁大郎听到第一句就觉得大事不妙,奈何不敢逃,只能灰溜溜地收拾行李去韶州。

    这一去,过年都回不来。

    赵琴又怀了身孕,挺着肚子笑道:“让你好奇!这回知道倒霉了!”

    丁大郎耷拉着脑袋:“管大说得真真的,我不问一问,心跟猫抓似的。”

    唉,人要活得久,好奇心不能太重。

    看丁大郎可怜兮兮,赵琴安慰他:“幺叔从前都在军器监炒火药,你去打铁,四舍五入你就是赵都督了。”

    丁大郎觉得有道理,总算不那么难受。

    赵琴又说:“我不在身边,你老实一点。”

    丁大郎叹气:“铁矿在山上,周围都是大老爷们,我不老实又能怎样?娘子应该关心一下我的安全。”

    赵琴抿着唇直笑,丁大郎看着娘子眉眼间的风韵,又生气又心痒……

    他这辈子,被姓赵的拿捏得死死的。

    城中处处热火朝天,除了修筑新码头,海港上还修建了一排新的仓库,用来储存货物、中转贸易。

    山仔背着沉重的背篓,赤着脚步履欢快地走在街上。

    他十五六岁的模样,头发凌乱,身上的衣服更是极简,只在腰间围了一块麻布,也不怕冷。

    胸膛上挂了一串贝壳,行走间“铛啷啷”作响。

    上身刺了一些纹身,是他们这一支峒僚的图腾。

    转过街道,他走到一间收山货的小铺子,把背篓放在高高的柜台上,清亮的双眸期待地看着柜台后的中原人。

    那人长得很好看,比寨子里的姑娘还要白,说话还带着温和的笑容,衣服更是他未见过的料子。

    山子退后一步,怕弄脏对方的衣服。

    “是化橘红,品相不错。”

    掌柜温和笑着,熟练地将背篓里的药倒出来,然后从柜台边的坛子里装出一包盐,递给他。

    山仔掂量了一下盐的重量,眉眼和嘴巴都弯了起来。

    将盐袋仔细地收入背篓,山仔向慷慨的掌柜道谢,高兴地离开。

    掌柜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让药童把这些药材收好。

    ……化橘红啊,赵都督送到长安,经孙神医鉴定“治痰如神”,受长安贵人追捧,“每片真者值一金”。

    用一小袋盐换一背篓,赵都督真是……生财有道。

    这家药铺是都督府的,掌柜就是东海徐氏的徐广之。

    他受赵都督召唤,从江东而来,到太平书院教授医学、管理药行。

    徐广之是跟陆嘉一起来的,倒不是怕了赵都督,不敢不来。

    而是……好吧,就是害怕。

    谁也不想抄家流放,更不想斩首示众。

    山仔背着盐出门时,觉得冬日的阳光晒着身上暖暖的,海风也不冷了,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走过一段路,一个人突然问:“这不是尖岗洞的山仔吗?你怎么也来了?”

    他说的是俚语,山仔转头望去,见到一个背着背篓的年轻男子。

    “是罗浮洞的牛哥啊!”山仔摸了摸头,“我跟着我阿哥来的,他在港口搬木头。”

    两个都是俚人,就站在路边谈笑起来。

    “你们尖岗洞那么远,你也过来?”牛哥好奇地问。

    山仔说:“你们罗浮洞也不近啊!汉人虽然狡猾,但这回给得多。我阿哥搬木头的码头,是冼家领了包榷状建的。”

    “不但可以吃饱饭,干一天还给那么多盐!”

    他双目放光,用拇指头示意了盐的厚度和宽度。

    旁边又有几个俚人围过来,全都一脸羡慕。

    山仔见众人看着他,更加得意,昂着头说:“这里的药铺还收药材,我一听什么化橘红,我们将尖岗洞就有,回家让我阿妈采了晒好……”

    说着又炫耀他换到的盐。

    干干净净,比雪还白!

    众人全都羡慕不已,琢磨着从山上多喊些兄弟下来,干不了别的,去码头搬木头也好!

    ……

    七郎站在长长的码头栈道前,听着远远近近的吆喝声,有汉语,也有各种俚语,嘴角微微勾起。

    等这个大港口建好,就可以出海远航。

    而习惯了山下生活的俚人,也不会再回到山上。

    看完港口,他又去造船坞那一边。

    早几年流放过来的吴郡顾氏,就是造船的好手。

    七郎从这些人中选拔出人才,经过一年的努力,造船坞陆陆续续造出能出海的船。

    “开春之后,就可以试着出海了。管大,你先沿着海岸到安南,接应李敬业他们。再下南洋,往都元国、林邑一带走一遍,换一些当地的香料。”

    “这一趟试航,以安全为主,不要冒险,更不可参与当地的内斗。”

    管大瞪大眼睛:“参与当地内斗?都督的意思,是帮助一方打另一方,然后扶植傀儡政权?”

    七郎:“……我不是这个意思。”

    管大呵呵笑道:“都督放心,俺晓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