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沅水风雷 > 【沅水风雷】第三十五节

【沅水风雷】第三十五节

    【沅水风雷】第三十五节部队进驻郑家驿,匪队逃聚向坪界

    郑家驿发生的土匪抢粮、杀我革命群众的事件,让澄溪工作组的同志心情倍感沉重。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啊。

    1月29日上午7时,王庆领组长派唐兆祥同志迅速上报给剪市区政府,区政府迅速电话上报桃源县委,县委迅速电话上报到常德地委。

    情况万分紧急!地委立刻命令常德军分区带部队进驻桃源八区剿匪。

    于此同时,土匪的暗杀行动正在进行中……

    腊月十二(1月29日)上午9时许,郑家驿民兵副队长郭定国(岩滚老七)茶饭不思,坐立不安。

    昨天,有好心人来告诉他,土匪准备要他的命。可他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救自己的命。干脆横起心,决定哪儿也不去。

    今天他一清早就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土匪要来杀我了,怎么办呢?去找区干部王庆领组长,有时候人也会不到。得了个民兵副队长的官,可没一兵一卒一条枪。哎,地处偏僻,寡不敌众啊,这可怎么办啊。

    眼见得到了中午,郭定国还想不出个办法来。万般无奈,他跑到离他家两华里远的伪保长包天五家。

    岩滚老七说:“包保长,请你救一救我的命,听说有人要杀我和郭怀之两人后过腊月二十四。”

    包天五满不在乎地说:“不怕,这些伢儿,我都招呼得住,你只管睡大觉。”

    岩滚老七听了包天五一番话后,心稍微宽松了点。他回到家里,架起甄来起酒。下午晚饭时分做了几个菜,喝起酒来,喝了一碗又一碗。他想一醉解千愁,所谓是: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无酒明日忧。

    喝了几大碗酒,头晕脑涨,便昏昏沉沉地睡了。

    关门戌时。有人(土匪)撞开大门进来大喊:“岩滚老七睡在哪里?!”他酒还未醒,迷迷糊糊的答:“谁喊我?”

    土匪答道:“我们来接你去出一下,有话问你”。

    “什么话?就在这里讲。”

    “要到外面讲,才讲得。外面有人等着你。”

    两个土匪架起岩滚老七就走。

    “走到哪里去?”老七问。

    “就在前面”土匪答。

    土匪架着他走到了芦家坪的港坪里后不走了。

    扶岩滚老七的两个土匪马上散开,后面砰的开了一枪,正中肚子,倒在地上,口里喊着救命。

    土匪看到老七未死,又补了一枪。

    又是一笔血债!!

    [杀民兵副队长郭定国的土匪是洪帮当家三哥喻林初指使寺坪乡王家坝与占家坪的土匪王登云、王砂罐、王四罐、王吉皆、钱如山。是批准杀的,以上土匪均先后被镇压。]

    消息传到郑家驿工作组!王庆岭愤怒地一掌拍在桌子上。心中痛苦不已。作为革命军人却不能保护革命同志!

    “上报!必须派大部队来剿灭这些土匪!”

    1月30日,寒风凛冽,细雨蒙蒙,常德军分区田厚义副司令员,率领由桃源县公安大队警卫营、479团联合组成的剿匪部队进驻八区的郑家驿围剿郭和尚匪部。

    此时郭和尚带领他发一伙匪徒正躲藏在沙坪镇小溪村的鸡公岭大吃大喝,洋洋得意。

    正吹捧间,土匪巡风熊永清匆匆赶来报告。

    “郭司令,不好了。解放军大部队已经到郑家驿街上!”熊永清气喘吁吁,一脸惊慌。

    郭和尚听了熊永清的报告,心中十分惊慌,但强做镇定。他当着众匪泰然自若地说:“他们大队伍来,我小股干,分散行动,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嘛!我们也是打游击的老手,怕啥?!……”

    同刘兴科等匪首商量了一番,叽叽喳喳拿出了方案。于是又一番吩咐。

    最后,他恶狠狠地对大小匪徒们说:“谁要向共产党报告了我的出向,我就要杀谁的狗头!”

    “熊永清,你和一些弟兄给我时刻注意八路军的动向。有什么事情立刻向我报告!”

    分拨完毕,郭和尚自己带领阙彪李豹一伙匆匆潜逃。

    剿匪部队一来到郑家驿,田副司令员立刻同县公安大队政委芦青云、四七九团团长王海平商议,决定采取发动群众,揭露土匪罪行,拉网围剿,重点设卡等方法,以发现和及时消灭土匪。

    于是派出武装工作宣传队下农村发动,又把部队以排为单位,分成若干小分队四处侦察。

    百姓见大部队来了,看到了希望,有胆气了,主动报告揭露土匪,报告知道的消息。

    郭和尚见此情况,恶狠狠地:“他妈地,敢当卖客!老子要杀鸡给猴子看看。看哪个敢给土八路报信,办事!”

    于是,暗杀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土匪的嚣张,让部队首长,解放军战士个个咬牙切齿。怎么办?关键路口设卡,小分队流动剿匪。一道道命令发了下去。一张大网迅速地形成……

    六十二节围攻解放军,匪集向坪界

    50年1月31沙坪甘溪郭和尚匪部。

    两个不速之客,将一封信交给了匪首郭和尚。

    郭和尚看了,脸上现出高兴的神色:“真是天助我也,好得很!,来人,将这两位弟兄招待好!”

    这郭和尚马上提笔写了一封信,交给了阙彪:“你跑芦花一趟,将这封信交给吕春初大爷,要他带领人马今晚赶到我们这里,明天挥师向坪界。”

    阙彪得令,转身走了。

    原来这两个是茶安铺的人,受茶安铺匪首彭立芳、沅陵匪首董二麻子的指派,来邀请郭和尚到向坪界去的。

    腊月十五(2月1日)一大清早,郭和尚下令:“赶快生火做饭,吃了我们就带领部队出发,去向坪界会师去!”

    郭和尚、吕春初、唐再生等匪首带领匪队经过沙坪街上、岩吾溪、团木溪,一路来到了杨溪桥。

    到杨溪桥时,这群匪徒发现公路上传来汽车的轰鸣声。

    马上有匪徒前来报告郭和尚:“司令,从上面下来了一车解放军!”。原来是驻扎在冷家溪金矿解放军派了一个排由王排长带领押送黄金去桃源县城。

    “人数多不多?”郭和尚问。

    “不多,就一二十个人。”

    “好!把这些解放军给我宰咯!”郭和尚马上派了一个中队去打。解放军非常英勇,听到枪声,立刻跳下车抢占了附近的一个小山包。土匪中队久攻不下。

    “他妈地!真是冒得鸟用!”郭和尚把那个中队长大骂一通。

    “申海成!”

    “有!”

    “你上去,把那些解放军给我解决掉!”

    这申海成也是苦命人出身,父母早亡成了孤儿,好不容易长大成人,后当乡兵,为刘勘做过事情,当过剪市乡派出所警长,后来在伪桃源县保安团当过班长,枪法了得,头脑灵活,郭和尚费尽心思拉他入了伙。郭和尚组织打八区时,任命他为分队长,负责外围。现在已把他提升为当家三哥,匪中队长。

    这申海成一上去,就吩咐弟兄中间猛打,两侧围攻。解放军被这么一打,看守不住了,赶紧撤退,跑到杨溪桥公路上坡边,牺牲了几个,被申海成手下活捉了三个,捆了个结实。

    原先那个土匪中队长提枪上来了:“他妈地,害我损失那么多弟兄,老子要枪毙了你!”

    申海成将眼睛一瞪,手已将连枪拔了出来:“你敢动手!人是老子抓的,要杀要砍由不得你!”

    那匪中队长知道申海成的性格是说一不二的,只好软了下来,将枪收起。

    申海成(申彪)顺手从衣袋里拿出几块光洋,塞到那匪队长手中。“走江湖,讲的是义气二字!兄弟多担待!”

    那匪徒接下光洋,闷声不响地走了。

    申海成将这三名解放军带到了旁边一个老百姓的一间房子里进行审问。

    “你们不要害怕。我不会杀你们的。你们三个人当中谁是头?”

    三个都不做声。

    申海成走上前翻看三人胸前衣袋上的符号。“哦,王排长,两名士兵。”

    “王排长,你不要害怕,我负完全责任,保你安全脱险!我们交一个朋友,今天你有难处,是我救了你,日后,我有难处请你救我,好不好?”

    王排长想了想,说:“好。”

    “那好,我们就此结拜为弟兄!”申海成说着,扑通跪下了。

    王排长见申海成很是诚恳,便也跪了下来。

    两人发愿,结成了弟兄。

    走出门,申海成对手下说:“这是我大哥,这三个解放军是我兄弟。现在我要送我的兄弟走,谁要是阻拦,可别怪我不客气!”

    这些匪徒都知道申海成是郭和尚的红人,也知道申海成说一不二的,都不做声。

    申海成将三名解放军放走了。

    这一切,被一个叫东班长的人看到了眼里。这董班长也是郭和尚信任的人,不知他是否会向郭和尚报告呢?

    【笔者前不久和申海成聊天,他又讲起了放王排长三人的事情,——“要是早三年,我一定带你们一起去找他们。可惜当时,只晓得他姓王,不知道名字。想来,他已成了大官了,不知道还在不在。现在我身体吃不消了。”听老人讲历史是件享受的事情,老人一讲来,就恢复了当年的气概,两眼炯炯有神!“在朝鲜,我得了国际勋章。也得了一身病,我算是从鬼门关回来的人了。……我祝愿他一直这么精神下去,他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

    这伙匪徒带着抢来的黄金出发了,拖队到寺坪,与张海山向铁匠的队伍会合了,一路开到沙堤上,经过岗里溪、下里溪,过河,经过木石溪,傍晚时分上了向坪界。

    [2004年3月14日,笔者带着申海成口供,前往杨溪桥白石桥问讯可有张雨生病亡这个人是土匪,打八区、东坪区政府,作恶与申海成同样。又到公路杨溪桥坳上查问老人。杨溪桥乡杨溪桥村先进组郭德生同志回答:是有此事,当时冷家溪金矿局一个排被打死了几个,在坳上是活捉了三个,有的土匪要杀这三个解放军,内有个当头目的不肯杀,喊到这个屋里二人交谈,还结为朋友,是那个人放走了这三个解放军。]

    这向坪界面朝东南,背靠山顶。

    有这么一首民谣——“左边是油缸,右边是银行,中间立了个米粮仓。”——歌唱这地方之好。

    向坪界有300多户人家,510多村民。水田510来亩,平均每人一亩水田,水自流灌田,经济靠楠竹,楠竹丰茂林立,每年自给有余,只向外购买食盐,生活比较充裕。下有茶安铺与三沅潭两条溪流合并,流水经木石溪下流至竹园河。

    到了向坪界,早有先至的岗里溪的聂三清、李迎春;茶庵铺的彭立方、彭南山;沅陵县的董二麻子,被解放军打散的流落到沅陵县城的国民党连长冯春方等匪首备下酒席迎接。

    此时的向坪界已经聚集近1000多土匪,食堂设了20多个。

    当晚,土匪头目聂三清、李迎春、郭和尚、刘兴科、吕春初、唐再生、张海山、向铁匠、谢树荣、彭立方、彭南山、张和轩,沅陵县的董二麻子、冯春方等在一起喝酒作乐。

    酒至酣处,当过教师的谢树荣发话了:“各位大哥大爷啊,现在大家会聚在一起了,我们的力量强大了,但是要想在向坪界上站住脚,得把当地的老百姓拉到咱们一边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我看我们得立个规矩,免得弟兄们乱来。”

    “恩,我看这话说得在理!”当过伪乡长的刘兴科接过了话头,“是要立个规矩,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哪,共产党他抓的是人心,我们也学着点。”

    其他匪首纷纷点头。

    “再者,鸟无头不飞,蛇无头不走,我们大家在一起了,也得有个头啊,不然,八路军来了,各自为战,很容易被分割消灭。”

    众匪首一听,觉得在理,可推举谁来当这个头呢?众多匪首把目光射向了郭和尚。

    因为郭和尚打八区有功,这些土匪都佩服他,所以一致推举他为头领。

    郭和尚也很得意:“承蒙大家厚爱,那我就只好勉为其难了。”

    顿了顿:“我看这样吧,我们先将部队整顿一下,定好规矩,把我们这个山寨打整好!大家讨论一下,看部队怎么编排。”

    一番讨论之后,定下来了。

    部队号:“西洞庭反共救国军总部”

    总司令郭炎,副司令刘兴科、吕春初、董二哥、彭立方等。

    书记员:谢树荣

    分四个中队:

    第一中队长张海山、向铁匠;

    第二中队长吕春初、张和轩;

    第三中队长彭立方、李迎春;

    第四中队长董二哥、冯春方。

    规矩,即五不准:

    ①不准在界上送条索款;

    ②不准攀亲找对象;

    ③不准偷盗界上财物;

    ④不准乱丢人命;

    ⑤不准通风报信。

    郭和尚下令:“谢树荣,你将这五不准多写几份张贴,谁要是违反,军法从事!”

    “还有,为了界上安全,每个路口都要派人把守!

    第一条总路是来向坪界的皮匠沟,在沟的对面山上,由张海山大爷派三个弟兄持枪放哨,如果有解放军来围剿,就鸣枪为号。

    第二条路是后山反偏正溪村,地方是杨溪塆,由吕春初大爷派三个弟兄在杨溪湾放哨,如果有解放军来围剿,马上鸣枪为号。[这条路难得来,有三十华里路。]

    第三条路是从左边来,由中队长彭立芳派三名弟兄在枥树拐上放哨。如果有解放军来围剿,同样鸣枪为号。

    注意!哨卡上时时刻刻都要有人守着!”

    一番吩咐下去,这些又继续大吃大喝了。

    向坪界的百姓人心皇皇。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土匪的话能相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