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人类进化之旅 > 三十、百家争鸣(中)

三十、百家争鸣(中)

    1、一马双跨

    战国时的女子,不像后来的唐宋时期受的约束那么多。年轻男女是可以在一起玩耍的,所以红梅和颜善可以在一起打猎。如果你看诗经,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了,战国那个时候的恋爱是很自由的,有点像如今南方的有些少数民族。比如说,从《郑风?溱洧》诗里可看到,郑国的上巳节,实际就是一个青年男女们谈情说爱的节日,男女双方拿着兰花,到溱水洧水的岸边,自行寻找自己的伴侣,父母和家人几乎不加干涉。还有《邶风?静女》中,还说一对青年男女在城门边上约会恋爱。诗经中描写自由恋爱的诗也很多,诗经中的女子多是很自由的,其中不乏描写男女私自幽会,甚至翻云覆雨者亦有之。

    第二天,两人再次出去打猎,要到东面的山上去。俗话说:望山跑死马。颜善说:“今天不比昨天,今天去的那座山看着挺近,实际有二十多里地,走着去太累,得骑马。你会骑马么?”

    红梅说:“我试试吧,以前没骑过。”

    颜善牵来一匹很老实的马,扶着红梅上马。红梅没想到,骑马看着简单,原来一骑上就知道了,根本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她赶紧下来。颜善把这匹马拴好,又牵来一匹高头大马,对红梅说:“咱俩骑一匹马吧。说着话他先飞身上马。”

    然后,在马上要拉红梅上去。红梅很想和他去,但是一想,坐在他前面不好吧?等于被他抱着。于是,要求坐在他后面。颜善一想也对,她毕竟不是自己妹妹,可能是不好意思吧?于是他伸手把红梅拉上马,嘱咐红梅抓紧自己的衣服,催马向东山走去。他怕红梅不适应,让马慢些走。在马上颜善打开了话匣子:“我去年随军出征时学的骑马,和齐国打了一年仗,骑马就练出来了。”

    “哇,你是退伍军人啊?”

    “什么是退伍军人?”

    “或者说复原军人。”

    “什么是复员军人?”

    红梅想起来了,颜善是战国时期的人,自己倒把这事忘了,于是开始按古语方式和他说话。红梅给颜善起了个雅号叫大兵。红梅想象着颜善如果穿上现代的军装或者警服,一定是威风凛凛。

    红梅觉得抓住他的衣服手很累,不如搂着颜善的腰既省力又稳当。颜善见红梅搂着自己的腰放心了,这样就不会被甩下去。于是他问红梅:“我让马再跑快一点吧?你抱紧些。”

    “好,跑快一点吧。”

    “好,驾!”

    骏马小跑了起来,红梅感觉骑马真带劲,和开汽车根本没法比。由于第一次骑马,不适应,她紧紧地搂着颜善的腰。

    颜善的腰被红梅搂得紧紧的,他感觉到了来自异性的肌肤之亲,两团柔软的神秘地方碰到自己的后背,真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她问红梅:“你今年多大了?”

    红梅说:“我二十一岁了。”红梅少说了几岁。

    颜善说:“我今年二十岁,看着比你都大。”颜善实际还多说了两岁。

    “你二十岁了,娶妻了吗?”

    “如果不是去年出征,应该娶妻了。”

    “哦,该娶妻了。”

    二人在马上说着话,不觉已经到了山边,再往上走,骑马就不方便了。二人下了马。红梅一下马,觉得腿软无力,差点摔倒。颜善一把抓住她的胳膊,红梅觉得他的大手好有力。颜善忽然眼里闪过一丝男人对女人的特有光芒。红梅的心一紧,心里有几分后悔,和一个男人单独来到野外,如果他真有非分之想,该怎么办?先躲开目光的竟然是颜善。红梅觉得颜善就是一个害羞的小男生,和他的男子气概的外形很不一致。从他的目光中,红梅放心了,感觉他不会无理。从此,一连几天二人都去打猎。

    在第七天,两人又一马双跨来到东山。颜善拴好马,和红梅登山,来到高处,在山头找了个地方坐下,看着远处。山里的空气清香宜人,红梅觉得心旷神怡。微风中颜善专注的看着远方,他说:“远处有麋鹿,咱们去看看吧。”

    红梅说:“我也看见了,有两个鹿在打仗,咱们去看看吧。”

    两人悄悄地走到近一些的地方,继续观察。

    “两个麋鹿为什么打仗呢?它们是争食物吗?”红梅问。

    “吃草的兽类,不会争食物,他们是争大王。”

    “争大王有什么用?争了大王也不会有好吃的,还是吃草啊。”红梅当然知道,一路的进化之旅,哪能不知道这肤浅的知识呢?她只是想知道颜善懂不懂。

    “当了大王就……”颜善记得妹妹丑儿也问过这个傻傻的问题,这红梅也是女子,怎么和她说呢?

    “当了大王就怎么样啊?”红梅心里好笑,继续问。

    “咱们看一会儿它们打仗吧,有些事你以后就会明白了。”颜善心说,怎么女子都这么笨呢?

    “你说哪一个会赢?”红梅问。

    “我说那个深色的会赢。”

    “我觉得浅色的更大,大的力气就大,它就会赢。”

    “深色的是壮年,浅色的是比较老的,时间长了,老的体力会顶不住。”

    这时,一群身材小一些的麋鹿过来,观战。

    “这些都是母的。”颜善说。

    “你怎么知道都是母的?母的应该没有角啊。”

    “这是麋鹿,公母都有犄角。梅花鹿等小一些的鹿,母的才没有犄角。”

    “这群里都是母的?就没有和母麋鹿一样大的公鹿吗?”

    “不会有,群里都是母的,公的鹿王是不会留下的。”

    “为什么呢?”

    颜善脸又红了,他不知怎样给红梅讲,红梅觉得颜善单纯的可爱。这时,两头鹿分出了输赢,果然是深色的公鹿胜了,那头浅色的公鹿受了重伤,倒下了。深色的鹿虽然满头都是血,由于胜利了,它抬头鸣叫,那群母鹿都围住它。颜善就要下去取这个死鹿。

    红梅说:“等一下吧,反正也死了,别惊动了鹿群。”

    颜善果然没动,这时,鹿群发生了变化。那头胜利的公鹿不顾伤势,开始和母鹿交配,它竟然连续和几十个母鹿……颜善本不想让红梅看见这一幕,他的脸红到了脖子。

    红梅忽然觉得浑身燥热,来史前这几个月的情感忽然像开了闸的洪水,她依偎在颜善怀里。颜善毕竟是男人,他没想到这天大的好事竟然这样突如其来,降临到自己身上……(此处省略五百字)

    2、暗送秋波

    其实颜如玉并不是没有名字,她叫丑。为什么叫丑呢?因为她从小长得就非常漂亮,有人说女孩太漂亮了不长命,于是,父母为了她长命,才给她起了一个丑字当名。和德哥熟悉了,颜如玉才说出自己的名字。惹得德哥笑了好一阵。

    颜如玉帮助德哥翻译《六经》(因为《四书》并不是后来的《四书》,所以就直接研究孔夫子的六经了)。当讲到《六经》的《礼记》时,颜如玉发现德哥口渴了,于是先暂停一会儿,便去沏茶。

    茶水沏好了,颜如玉为德哥倒茶时,距离一近,她快速的看了他一眼,正遇到他的目光,急忙躲避开。越是心慌越出事,在递给他茶水时,洒了他一身。于是,如玉赶快用手擦,摸到了他的身体,又不好意思。德哥笑了:“没事,一会儿就干了。”

    “真不好意思,是我不小心。”颜如玉脸红了。

    这里不是大学的文学系,咱们就不仔细描述德哥和颜如玉怎样研究探讨的《六经》了。书说简短,德哥觉得,这些古典文章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其内涵可大致概括为四个方面: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是强调有为、崇尚道德、天人协调。《六经》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华夏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观,“中庸”,既是思想方式和原则,又是修养和一种境界。

    其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忽略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

    其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观,强调忠孝思想。

    其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潜意识中让人有一种凝聚力。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同时,德哥也认为,这些古籍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更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德哥深深的被先人的伟大思想征服了,深信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当时科学知识如此落后的情况下,能有这些创作型的思维方式,说明人类又进化了一大步啊。由于文字的普及,诗歌绝对是华夏民族最耀眼的一颗明珠,这颗明珠的光芒,是那些靠拼音字母来诠释文化的民族根本体会不到的。

    眼下德哥被更神秘的感觉笼罩着,这就是颜如玉的眼神。他体会到了什么是秋波宛转,什么是含情脉脉,什么是眉目传情,什么是柔情似水。颜如玉最让人着迷的是她那书卷气,这是很多女子不具备的。

    女人从美丽聪明又增添了书卷气,这无疑是文字的作用。文字使人进化提了速,历史进化的车轮越来越快。

    转眼过了七天,这七天,孔圣人依然病体沉重,颜回终日守护。红梅和颜善打猎上了瘾,(或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幽香和颜良天天去果园,幽香皮肤都晒黑了,她不在乎,仍然乐此不疲。德哥和颜如玉从古籍中已经探讨到男女的感情课题,德哥的现代言论使颜如玉感到新鲜。

    她含情脉脉的问德哥:“女的可以同时喜欢两个男人吗?”

    “你说呢?”德哥想知道颜如玉的想法。

    “我觉得不会。”

    “为什么不会?”

    “我以前喜欢我哥哥颜善,觉得他完美,后来见了另一个人,觉得他比颜善更迷人。我从此觉得颜善并不迷人了。”

    “颜善是你哥哥,你当然会对别人更感兴趣了。”

    “颜善虽是我亲哥哥,但是以前我一直把他当样板,哥哥就是我选择夫婿的样板。可是,现在我又有了新样板。”

    “新样板是你选择夫婿的标准吗?”

    “是。”

    “这人是谁呢?你怎么不和他成婚?”德哥想知道她的意中人是谁。

    “这人很奇特,他像是一个神,让人日夜都想他。”

    “什么人能有这种魔力?”

    “他在我面前时,我觉得他离我很远;他不在我面前时,我觉得他就在我身边。”

    “那你为什么不向他说明?”

    “他说只在这停留半个月,还有七天就会走了。”颜如玉说完,惆怅的看了德哥一眼。

    把感情比作洪水很恰当,这洪水一旦冲开堤坝,就汹涌地难以控制,像脱缰的野马……

    至于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等哪天德哥喝醉了,或许就会说漏了。眼下最让人放心不下的是幽香,她毕竟是个没结婚的姑娘,她一旦失了足,那一定是成为千古恨了。咱们看看她去吧。

    3、相见恨晚

    和颜良来到果园的幽香,两个眼睛都不够用了。到处是桃树、梨树、杏树,花刚退去,树上留下了像蚕豆大的青杏,绿油油的树叶像水洗过一样。幽香想起了苏轼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枣树总是比桃李杏慢半拍,人家都结果了,它才刚开花。蜜蜂蝴蝶穿梭在枣花丛中,在它们的采食花蜜的忙碌中,被翅膀震落的枣花粉飘落,芳香充满枣林。颜良陶醉在这自然的风景里,他想象着收获时的喜悦。这是幽香第五次随颜良来果园玩耍,二人都有相见恨晚之感。她和颜良坐在一个光滑的大石头上,后背倚着后背,颜良以前和丑儿姐姐也这样坐过,但是没有任何感觉,今天和幽香这样坐着,觉得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你会唱歌吗?”幽香问。

    “我会唱。”

    “你给我唱首歌吧。”

    “好,我给你唱一首‘国风,郑风’中的‘子衿’吧。”

    “好啊,快唱吧。”

    于是,颜良唱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幽香被最后的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深深地感动了。她的思绪飞出好远,从恐龙时代飞到二十一世纪,感到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这“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情感纠葛。

    颜良说:“你给我也唱一首歌吧。”

    “好,我给你唱一首《东西南北风》

    与你相逢

    其实就象一个梦

    梦醒无影又无踪

    总是看了不能忘

    总是过了不能想

    总让我为你痴狂

    让我爱上你

    其实没什么道理

    明明知道不可以

    让我痛苦为了你

    让我快乐为了你

    没有你还有什么意义

    看那东南西北风

    吹着不同的脸孔

    难道爱情只是一阵风……

    幽香唱完以后,已经泪流满面,颜良陶醉在歌声里。听到幽香的抽咽声,颜良依住幽香,回身扶住幽香,看到她流泪,慌了。问幽香:“你怎么啦?”

    幽香说:“我想到过些天要走,难过。”

    “你为什么要走呢?嫌我们这不好吗?”

    “我非常热爱这里,但是,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我终归要回去的。”

    “你的家离这里很远吗?我跟你回去吧?”

    “不,那个时代,你不能去。”

    颜良抓住幽香的肩膀,温柔的看着她。幽香顺势扎进他的怀里,把头靠在颜良的脖子上。颜良抱紧幽香,两人谁也不说话,久久的拥抱在一起……

    留在鲁国的三人在研究诗歌和风土人情的同时,纷纷坠入情网。那两路怎么样了呢?先说魏三这一行,他们遇到了麻烦。在老聃的家乡附近,有一伙强盗,他们看见冬雪和梨花白嫩水灵,便要抢走,在这危急时刻,出来一位剑侠:

    才引出一段,英雄救美。请看下集:百家争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