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观云梦 > 第25章 世有运气

第25章 世有运气

    经过清河村一事,张存郁和孙宾对夏侯功的疑虑全消除了。于是,夏侯功领着他们俩来到了阳城,见到了孟胜。张存郁将十思棍和密信都交给了孟胜。

    “不知景仁成有没有为难阳城君?”孙宾虽然小,可是显得很老成。

    孟胜看到眼前这个机灵的小伙子,眼光中透出喜人的英气和灵气,看起来沉稳而朝气,问道:“这个莫非就是孙武的后代孙伯灵贤侄吗?”

    “咦?”孙宾挠着头,有些蒙了,他奇怪的是孟胜怎么知道他名字的。孙宾抬头看着孟胜,见他中等身材,有点胖,方圆脸,浓黑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鼻子挺直,嘴唇稍厚,此时正笑着,露出白白的牙齿,黑黑的络腮胡子将牙衬得更白了。孙宾看着孟胜,确实像个绿林好汉。张存郁也大惑不解。

    “不用奇怪。家师料事如神,早已都安排好了。我如今执掌十思棍,就是墨家的钜子了。这密信一则是家师对我的任命,也是嘱托和期望,二则让我好好安置你们,不能亏待了你们。”孟胜用手抚着孙宾的头,微笑着说。

    “那恭喜孟兄了。”张存郁抱拳祝贺道。

    “拜见钜子!”夏侯功赶紧跪下来了。

    “自家人,不用这么见外。”孟胜伸右手按下了张存郁的手,又伸左手扶起了夏侯功。“刚才你们问阳城君的事。还多亏了夏侯功的提醒,不然的话,就麻烦了。”

    “钜子明察。”夏侯功一下子脸就红了,“我一个五大三粗的莽汉,哪里有那么缜密的心思。这都是孙宾想到了,他不知该如何向阳城君和您禀报,所以我就传递了一下信息。我可不能贪人之功。您别看孙宾年龄小,很有远见的。景仁成的偷袭他也料到了,所以我们才能提前准备好,将贼人赶跑。”夏侯功洋洋得意地说着,仿佛这些事情都是他做的一样。

    “是吗?”孟胜听到夏侯功的陈述,用异常惊喜的眼神看着孙宾,他不能想象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居然会这么成熟稳重的处理事情。孙宾不好意思的低着头。“哎呀!看来孙子后继有人了。”

    “孟前辈,您过奖了。”孙宾不好意思的抬起头,虽然为自己猜想成功而高兴,但如此大肆地提起,实在觉得尴尬,于是赶紧说道:“您刚才的事情还没有说完呢?”

    “哈哈哈!”孟胜欣喜地大笑起来,“那个景仁成串通朝中的左尹景文、司败昭珅、右尹屈伯逵,一起诬陷阳城君有谋反之意。楚王起初也有所疑虑,这三人代表的本是楚国公族的三大姓,又居要职,互通婚姻,盘根错节,在朝中势力很大。幸好阳城君得到提醒,及时向司马昭元卿大人阐明了事情的始末,更多亏大王英明。阳城君不但没事,反而得了大王的赏赐,说他治民有方。”说到这里,孟胜稍敛了笑容,有些想不通地说:“奇怪的是,虽然阳城君托司马昭大人也向令尹吴起说了大概的情况,但他并没有回复。在朝堂上时,他却帮着阳城君说话了。”

    “或许吴大人有自己的苦衷吧?”夏侯功猜测。

    “我觉得也是。吴大人刚到楚国就被大王任命为令尹,之后申明法令,裁汰冗官,废公族疏远无功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以战功奖励,强兵练军。于是南方平定百越,北部抵御三晋,西边征伐秦国,诸侯都害怕楚国的强大,而楚国的贵戚大臣却多怨恨吴起。吴大人今天能站出来帮阳城君说话,真是又使某些公卿的怨恨多了些。只是大王非常信任令尹,他人空有屠龙之技。”孙宾娓娓而谈。

    孟胜更是对孙宾刮目相看了,“我以前只是听说过项橐七岁而为孔子的老师,觉得那不过是传说而已。今天见到伯灵,才知道是自己孤陋寡闻,项橐之事所传不虚呀!”

    “前辈过奖了。”孙宾的脸已经红了。

    孟胜笑着看着孙宾,忽然想起来什么事情,表情严肃了起来。“伯灵侄儿,你天赋异禀,一定要有名师指点,才能真正成才。我虽然现在忝为钜子,但谋略实在不行,况且你出自兵圣之家,我更不敢班门弄斧。所以,遵照家师之意,我会把你送到令尹吴大人府中,你可以跟追吴大人学习,吴大人博采众长,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在行政和军事上很有策略。你跟随他学习,肯定会如鱼得水一样。”

    孙宾听到这样的安排,抬头看看张存郁。

    “少爷,您就听孟师兄的吧。”张存郁用肯定的语气回答了,“我会一直追随您的。”

    “不用担心,吴大人和家师关系很好。家师所托,吴大人不会驳回的。”孟胜自信地讲。

    就这样,孙宾和张存郁来到了吴起的府上。

    “见过令尹大人。”孙宾跪下施礼。

    “这位就是孙武前辈的后人孙宾吗?”吴起欣喜地捋着胡须,一边扭头问孟胜,一边笑着上前扶起了孙宾。

    “是的,令尹大人。”孟胜也笑着说,“别看他年纪小,颇有乃祖之风,景仁成和景文的串通,他早已料到,所以及时传信给我,我又提醒了阳城君。多亏令尹和司马大人,阳城君才躲过一劫。”

    “过奖了,老夫不过是仗义执言而已。身为令尹,总不能尸位素餐吧。不然,和某些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说着,吴起扭头看看孟胜,“哈哈”地笑了起来。

    孟胜和吴起聊谈了会儿,就回阳城了。张存郁和孙宾留在了吴府。吴起公务繁忙的时候,就拿些兵书之类的给孙宾看,闲暇的时候,就讲讲自己打仗的经历,把兵法和现实结合起来,另外也传授其他的知识,骑马射箭这些军人必备的素养,也教给了他。因为吴起不喜欢孙宾做一个单纯的读书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孙宾住在吴府,俨然少爷一般,倒是得过且过。

    一日,孙宾和张存郁闲来无事,拿着鱼竿出去钓鱼去了。

    来到河边,心情大为舒畅。河边站着蓊蓊郁郁的林木,浓密的树荫投在如毛毯一样的草上,草中偶尔开着几丛不知名的野花,点缀着绿毯颇有生气,勤劳的蜜蜂嗡嗡的飞来飞去,在花朵间忙碌着,逍遥的蝴蝶闪动着两只轻盈的翅膀,翩翩起舞。林中的鸟鸣清脆地传向远方,远方有劳作的农民不时的弯腰。清风徐徐吹来,河面荡起层层涟漪,把蓝天白云都晃地动荡了。极目远眺,全是绿色的海洋,侧耳倾听,都是婉转的鸟鸣,深深呼吸,满是清新的味道,闭目感受,尽是惬意的想象。山水宜人闹市远,花开蝶舞忘凡心。什么滚滚红尘,此刻都滚开了,什么淡泊名利,此时都淡去了。

    孙宾挑着鱼竿,看到这样的情景,忍不住地满心欢喜,他甚至觉得姜太公直钩钓鱼,似乎不是为了钓周文王,而是为了钓这美好的风光,钓在大自然中徜徉的自在心境。

    一下午的时间,在如画的河边慢慢流走了。孙宾的技术不太好,只钓了两条几两的小鱼,但是看看张存郁,已经钓了一条两斤大小的鱼了,还有几条小的。羡慕嫉妒的心情让孙宾平静了,他看看周围的风景,忽然想起姜太公,转而又笑了,于是把钓到的小鱼也放回了水中。

    “你怎么把它们放了?”张存郁小声地问。

    “我让它们回去告诉同伴,我就是玩玩,钓了再放回去。希望他们能引大的鱼过来,我这叫抛小鱼引大鱼。”孙宾不屑一顾地看着张存郁笑着说。

    “你以为鱼都是傻子呀。”张存郁知道孙宾又在调皮了。

    “鱼如果不傻的话,你那条大鱼怎么上钩的?”孙宾反过来一问。

    张存郁笑着,也不搭理他。孙宾也低头看着鱼漂,希望真有一条大的鱼上钩。

    太阳渐渐向西方落去,河水已开始泛出金光。落霞映的原野间披上了一件平时难得一穿的华丽衣服,显得那么雍容华贵。可是,孙宾的小鱼篓还是空空如也。不过,他扛着鱼竿,甩着鱼篓,踩着田间的小路,愉快地哼着不知道是什么小曲儿,一蹦一跳地跑在张存郁前面。他前面的不远处也有一个提着鱼竿,拿着鱼篓的人,只不过他没有甩鱼篓。那个人一边走,还一边唱着歌,音调很好听。孙宾赶到跟前,原来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眉毛白白的,很长,胡须也白白长长的,像轻盈的瀑布流在胸前。他穿着土褐色的衣服,越发衬得须发白了。星目正含笑意,所以没有完全睁开,却似卧蚕眼。鼻子有点大,嘴唇厚厚的,此时正翘着嘴角在笑。他正迈着悠闲的脚步,晃着自在的头脑,真是一个仙风道骨的姿态。

    老者注意到了孙宾,但是依然旁若无人地哼唱着自己的歌,孙宾仔细听了听,才听出来了内容:

    “闲来无事逗鱼虾,钓尽浮云映晚霞。

    饵甩天边作日月,诱得世界笼烟纱。”

    孙宾一听,觉出这个老者不一般,绝不是普通的老农,或者又是“接舆歌凤”般的世外高人。

    “老爷爷!”孙宾放慢了脚步,抬头看着老者,“您的歌真好听,词也写的好。”

    “你都听出来了?”老者不唱了,低头笑着问孙宾,一副蔼然可亲的样子。看着孙宾水汪汪的眼睛和机灵的眼神,也觉出这个孩子不同凡响。

    “老爷爷真是世外高人,比陆通还自在逍遥。”孙宾用尊敬的眼光看着面前这位老者。

    “你这个小伙子不简单呀。”老者听到“陆通”两个字,越发觉得孙宾异于常人了。“看来,咱爷俩有缘,我就倚老卖老了。你会写字否?”

    孙宾高兴地连连点点头。

    “那你随便在地上写个字吧。我给你测测字。”老者停下了脚步。

    孙宾握紧鱼竿,用鱼竿底部在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賓”字。

    老者捻须闭目,沉思着。只听见鱼篓里的鱼忽然不安分地啪啪响了起来,虽然声音不很大,但是因为孙宾离的近,却听的很清。他见老者在思索,就低头透着鱼篓的缝隙,往里看着鱼。

    “我送你一首诗,你好好参悟吧。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我也只能点到为止。”老者忽然睁开了眼睛。

    孙宾赶紧恭恭敬敬地站好了。张存郁这时也赶了上来,只不过他什么也没有问。

    “不学人可成,恩怨在交情。穷尽狂风过,双陵别死生。”老者捋着整齐的胡须,很有韵律地读了出来,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老者右手食指和中指并起来,点了点孙宾身后。读完后,就立即往前走了,依旧哼着自己的歌。

    孙宾听到之后,当时没有理解,站在原地小声重复了两遍,而且学着老者的样子,指指后面。还是没有读出什么玄机。不过,诗句倒是记下了。张存郁问他老者是谁,他说不知道。张存郁不理解老者指什么呢?孙宾说:“指的是山陵,老爷爷是提醒我‘双陵’,怕我不知道是哪个‘陵’字。”张存郁点了点头,看看老者也没有恶意,不过胡说了几句,也就没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