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九龙杯传奇 > 第四回 国宝九龙杯重现人间 瓷都李大胆饭庄宴客

第四回 国宝九龙杯重现人间 瓷都李大胆饭庄宴客

    话说摸金校尉蔡仁杰带着兄弟穿山甲李大胆和龙泉剑赵俊回到自己的松林山庄,洗了个澡,换了衣服,三人开心的吃了酒饭,这才在内室研究这个从山野地下盗来的箱子,却是黑乌木制作,上面挂着金锁,特别好看,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蔡仁杰很小心的取下了小金锁,打开了乌木箱子,却见里面竟然还有金镶玉制作的玉盒子,小心揭开玉盒盖,里面却是用苏杭丝绸包裹成一层一层的东西,一共十件,一大九小,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蔡仁杰很小心的取出中间最大的一包,打开一看,竟然是一方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谁也没有想到竟然是闻名古今的传国玉玺。

    三个人都惊呆了,说不出话来。

    再打开别的小包,却是九件烧制的酒杯,很普通,却看不出什么珍贵之处。既然这几件酒器能和玉玺放在一起,深埋墓中,必然也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却怎么看不出珍贵在于何处?

    蔡仁杰对于江湖掌故,朝中轶事知之甚多,想了想,道:“莫非这几只酒杯就是传说中的九龙杯?”

    李大胆道:“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赵俊出门提来一壶酒,端起一只酒杯,就开始斟酒,但见酒杯里有了酒,真的出现了奇迹,但见:

    杯子现九龙,鳞光耀眼明。

    九龙神态异,云山雾朦胧。

    龙口含金珠,躯体藏杯中。

    滋润金龙飞,金珠若滚动。

    三个人再一次震惊,没想到这几只酒杯竟然真的就是朝野民间处处被传说的沸沸扬扬的国宝九龙杯呀!虽是可喜之事,却也有可能闯出大祸,这些东西,价值连城,不好出手的,这可怎么办?

    价值连城的国宝,怎么敢让它出世?出世也许就会祸从天降也说不定,三个人都傻了,不敢说话了。

    蔡仁杰沉默了半天,道:“没什么可怕的,见者有份,这九只九龙杯,我们三兄弟每人三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若能换回大量的金银,也享几天清福,不再做这让人厌恶的营生了,却不是好?这方玉玺暂时由大哥收藏掩埋,先不让它出世。景德镇高手工匠多得的是,就说是景德镇烧制的,没人不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既然我们能从坟墓里盗出此杯,说明老天爷愿意让这些国宝回到世间,没什么可怕的。怎么样?兄弟们?”

    对此提议,都没有意见,当下,每人收了三只酒杯,暂且分手不提。

    却说自从九龙杯出世,明太祖朱元璋用过一朝,建文帝朱允炆保护了一生,随自己埋入了地下。而明成祖朱棣一辈子没见过九龙杯,耿耿于怀。虽说他悬重赏命令锦衣卫处处寻找此等国宝,但是却一无所获,做了一辈子皇帝,不但没有九龙杯宴客显示皇家恩惠,就连传国玉玺都没有,名不正言不顺,最后含恨而终。朱棣就怕人们说他篡逆,一生戮力治国,开创永乐盛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有名,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死后葬于十三陵之长陵。

    明武宗朱厚照是大明王朝第十位皇帝,这个皇帝,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他眼里,没有贵贱之分,老百姓很喜欢他。他认为我是皇帝,就要大公无私,爱惜老百姓,决不能欺负老百姓,老百姓都能赚钱养活自己,我为什么不能。

    这个皇帝最有意思,微服私访民间,却拜一棺材铺老板做老大,改名朱寿材,自己情愿做伙计,学木匠,忍气吞声,勤快努力,不久以后,就学会了做棺材的技术,做的棺材又厚又结实,样子也很美,老百姓寿终正寝,都喜欢买皇帝做的棺材。

    朱厚照爱上了民间的美丽姑娘,却并不以皇帝的身份和姑娘交往,却以穷人小伙计的身份和姑娘见面,买一块丝帕,一把梳子,揣几个黑馒头送给姑娘做礼物,带着姑娘漫步踏青,吟几句狗屁不通的诗文讨姑娘喜欢,并承诺姑娘自己一定好好努力干活,赚上十两银子,迎娶姑娘做新娘,每个月给姑娘的父母孝敬几个铜板,感动得姑娘泪流满眼,二人拥抱很紧,对前途充满信心。

    朱厚照在北京城里市场上买菜卖菜做小生意,卖葱卖蒜卖白菜,为了一个铜板也要和人争究半天,绝对是个做生意的好材料。做完生意,去饭摊子上买小吃,喝面汤,哇!真的是无上的享受。这个皇帝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却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个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堪比现代时尚达人,有人说他是现代人通过时光隧道来到大明朝的,却也不知真假,估计有可能。

    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他是大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他即位以后,世界有了动乱的迹象。

    却说这时候的扶桑日本国,却乱得跟马一样,属于战国时代,无处不燃战火,无人能得安宁,田园荒芜,尸骨遍野。丧家野犬般的浪人、无粮可种无鱼可打的流民、烂命一条的无赖,都把目光投向了大海彼岸富裕而软弱的中国,一艘艘倭船出发了,前来大明国淘金!

    明朝军民对这些"髡头鸟音,赤体提三尺刀"的剽悍倭寇大为恐惧,而在异国他乡干坏事,来自日本国的倭寇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喝口水都怕老百姓下毒。

    话说蔡仁杰弃了山庄,带了家财和三只国宝九龙杯到了福建沿海,准备把酒杯卖出去,再隐居起来过清闲。

    李大胆则带着三只国宝九龙杯到了江西景德镇,也准备出手换钱。

    赵俊则来到京城北京,准备大大的发上一笔,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却不知富贵荣华和谁有缘?

    李大胆到了景德镇,买下一个大院,住了下来,从此开始调查研究景德镇最有本事和最有钱的豪绅大户都有谁。

    御器瓷窑厂的管事孙有恩却是一个高手匠人,他的设计烧制瓷器给北京皇城进贡了很多,天长日久,早成了富豪大户,不知道家里有多少钱,呼儿唤女,很是享受,他的瓷器厂生产的瓷器大都是上品和极品,专门给皇宫上贡,以此为自豪。

    李大胆经人介绍,认识了管事孙有恩,请他到蓬莱饭庄去喝酒,只说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他商量。

    孙有恩以为李大胆有事相求,正好清闲没事,也就前来赴宴。

    进得饭庄,跟着李大胆包了一个雅间,酒菜很快就摆好了,却是一桌鱼翅燕窝席面,价值不菲,孙有恩主位落座,李大胆下首相陪。

    二人寒暄几句,开始喝酒,酒过三巡,孙有恩道:“却不知道李兄弟请我,有何话说?不妨明言,我虽说是一个工匠管事,却认识很多人,办个小事却也不费吹灰之力,但讲无妨。”

    李大胆道:“且喝酒,一会再说。”

    二人再喝几杯酒,李大胆道:“我来到景德镇却也有几个月了,听闻管事大人手段高明,制作瓷器乃是景德镇一绝,多属上品,进贡北京皇城,却不知道水平是否真的高超,心里却也怀疑。”

    就这几句话让孙有恩非常不快,道:“你这位兄弟口无遮拦,小看老夫的本事,就是侮辱老夫的人格,你这样的人岂能和老夫同席,真是气煞人也!”气的孙有恩呼呼喘气,瞪起了眼睛。

    李大胆却不慌,笑道:“管事大人且不要生气,听在下说来。我听说当年洪武皇帝使用的国宝九龙杯,却也是景德镇工匠烧制,既然孙管事的本事在景德镇算是一绝,高明之至,却不知孙管事是否也烧制得出来?”

    这句话一出来,孙有恩无话可说,自愧不如,他的瓷制品虽说很有名望,但是和传说中的九龙杯相比,自然是天壤之别,遂不再言语。

    李大胆道:“孙管事,在下的朋友手里有一只九龙杯,却不知道孙管事是否感兴趣?”

    孙有恩一听,眼前一亮,也不生气了,道:“你的朋友真的有九龙杯?”

    李大胆道:“是呀!我看见了,也用过了,当真是宝贝呀!斟上酒,九龙围着杯子飞,简直就是奇观。大人若感兴趣,我可以借过来请管事大人欣赏一番。”

    孙有恩道:“却不知你的朋友是从哪里得到这九龙杯的?”

    李大胆道:“这个我却也不知,好像的祖上传下来的吧!目下我那朋友过的恓惶,想把此物卖出去,却不知管事大人是否有兴趣?”

    孙有恩是行家,岂不知这九龙杯的旷世珍奇,价值连城,已经失踪很久了,经历沧桑,今天突然出现,莫非我孙有恩有这个福气得到?遂道:“兄弟,我是御器瓷窑厂管事,对于景德镇生产的极品瓷器肯定感兴趣,你尽快和你朋友联系,我想见见这件宝贝,价钱嘛!好商量。”

    李大胆道:“好说,好说,来来来,不说了,先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