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落雪无痕 > 第三十二章 我赚钱了

第三十二章 我赚钱了

    带着短暂美好的回忆,在漫天飞舞的雪花的洗礼中,走进大姐的家门。

    “三姐,你来了太好了,我又能和你一被窝了。”刚拉开门,妹妹就一把抱住我,高兴的就像吃奶的孩子见了妈一样,我也紧紧的把她抱在怀里。

    妹妹一岁多的时候发高烧,得了多发性神经根炎,要不是治疗及时,早就一命呜呼了,治好出院的时候,大夫再三嘱咐,千万不要让她再发烧,如果再发烧引起二次复发就没救了,更不要刺激她的情绪,凡事顺着她。

    那几年,我们几个姐姐的任务就是哄她开心,因为一刺激她,她就会发疯,咬人,摔东西,就像精神失常的人一样,很可怕。哪怕是正在吃饭,她说要出去玩,妈妈也马上放下筷子带她去玩。

    妈妈死的时候,妹妹才五岁,还不太懂事,大家都担心她会哭着闹着找妈妈,怕她情绪失控会犯病,可她却指着妈妈的棺木说:“那里躺着的是妈妈,妈妈死了,再也不回来了,三姐,晚上你楼我睡觉吧。”说的很多人都掉眼泪了。

    从妈妈死的那刻起,她就寸步不离的跟在我身后,抓着我的衣角不放手。晚上睡觉也要我搂着她,她总是躺在我的胳膊上,我就像妈妈楼孩子一样的搂着她睡了好几年,怕她冷,怕她冻感冒了发烧犯病,我总是把被给她盖得很严,而我自己有时候就在那挨冻。尽管那时候我长得很小,妹妹长的又很大,只要有时间我就背着她,抱着她,所以,对妹妹来说,能和我在一起是她最高兴最幸福的事。

    “小雪,你就和老妹住这个屋吧,暂时先睡床,等暖和了搭个火炕。”我刚来王鹏倒也还算热情,只是不知道他的热情能持续多久,我想我要抓紧赚钱,绝不能再让大姐为难。

    “姐,后天学生开学了,我想弄点吃的东西去学校那卖,挣点钱家里也就不会这么紧张了。要是时间长了,我一分钱不挣,你家也养不起我,我姐夫也得像王老六那样不高兴的。”

    我现在都成了惊弓之鸟了,哪怕人家摔个跟头生气了我都以为是因为我呢,就怕人家不高兴,再让我夹包走人,一个人的生活,是我向往也很畏惧的。

    “恩,也好,你想卖点什么?”

    “我就先批发点面包,方便面,小饼干这类的,早晨有的学生不吃饭,都买这些东西吃。”

    “行,你先一样少批点,万一不行,也赔不上。”

    骑着大姐的自行车风风火火的到批发部,批了几样方便面,饼干和糖果,又到糕点厂弄了几样面包。

    大姐把方便面的箱子用白纸糊上,这样看起来很干净。帮我装好东西,一直把我送到胡同口才回去。

    清早的阳光温暖又明媚,空气清新而舒适,通往学校的林荫小道不时有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引得枝上的鸟儿们也随声附和,唱着悦耳的歌。此刻,就想唱起那首歌:“小呀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那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带着满怀的希望,带着这掩饰不住的微笑,大踏步向前。时间还很早,学生还没来几个,其他摆摊的也都没到,我找了一处不妨碍学生走路又比较显眼的地方把东西摆得尽量显眼点,好让小孩子们能看清楚了。

    远远地有个小女孩过来了,我有些激动,会不会是来买东西的?我在心里乱想着。近了,更近了,小女孩终于站在我面前了。

    “这个面包怎么卖的呀?”

    “五毛钱一个,小妹妹,你想买几个?”我尽可能的让自己说话的语气温柔一些。

    “这个饼干多少钱?”

    “也是五毛钱。”

    “我要一个面包,两个饼干。”

    小女孩递给我两元钱,我找了她五角。

    啊,开张了,我这小铺开张了,这可是我的第一桶金啊,面包和饼干都是两角钱的利,第一份我就挣了六角钱,太棒了,照这样下去,恩,不用多,一天卖十份就行。在我兴奋的胡思乱想的时候,又有两个孩子来买东西,我很耐心的给他们介绍,又做成了第二笔交易。

    那几个摆摊的也都到了,一个假期没见了,见面都在那边忙着摆东西边相互问好,看到我他们都觉得挺惊讶的。

    “小孙,过个年把你过胖了,好吃的吃太多了吧?可别再发福了,你可是够富态的了。”说话的是个四十左右岁的高个子女人。

    “宋姐,我都愁死了,这一胖吧,干活就特笨,我连晚饭都不敢吃了。”

    小孙个子不高,又黑又胖,是个长的也有点影响市容的主。

    “小姑娘,你多大了就来这卖东西,不上学了?”问我话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南方口音的老头。

    “大爷,我十八了,去年就毕业了,想挣点钱贴补家用。”

    等到学生上课的时候就没事了,都凑到一起闲聊,我也跟过去和他们一起说话。

    “你看人家的孩子多懂事,你姓啥呀?家在哪住呀”。

    “老王大哥,你在查户口吗?”见那个老头问起没完,老孙在那笑起来。

    “我姓白,在森警队那住,以后我就叫你们孙姨和宋姨吧?”我想起奶奶说过的话,小孩子嘴甜点到哪都不会错。

    “就叫姐吧,叫姐以后咱们说话方便,只要处的好,也不在乎叫什么。”宋姐快人快语的性格我很喜欢。

    “那好,宋姐,孙姐,哦,这个还是叫王大爷吧。他比我爸岁数都大很多呢,就叫大爷吧。”

    “行,你看这小丫头多会说话,这小嘴这个甜。”王大爷又夸我了。看来奶奶说的没错,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会来点事就会被别人喜欢。

    下课了,我们都各就各位,各自忙着卖东西,上课后继续闲聊。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我和他们也都混的很熟了。

    “姐,我回来了,你猜我今天挣多少钱?”从学校摆摊回来,我迫不及待的冲向姐姐,想让她和我分享我的成果。

    “多还是少呀?”

    “你猜。”

    “看你这高兴样肯定是多,五块。”

    “no,no,no。”我摇着头,伸出一根食指在那晃着,表示不对。

    “七块还是十块。”见我摇头,姐姐很高兴的继续猜。

    “十二块,姐,我今天挣了十二块,厉害吧!”我有些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先笑了起来。

    “真的呀?那可真不少啊!照这样下去,你比上班挣得还多呢。”

    “也不一定,今天是刚开学,小孩子都有钱,等过几天把钱花的差不多了,买东西的就少了,在那卖东西的几个老大姐都这么说。”

    “也是啊,那也比干别的强,怎么也能挣出生活费,要是能行到时候我也和你去摆摊挣钱去,饭在炉子上热着呢,快去吃吧。”

    心情愉快吃嘛嘛香啊,想着有点事做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了,心里当然是美滋滋的。于是我开始了摆小摊赚生活的生涯。

    “姐夫,我这个月挣了一百五十多块钱,我也不给家里买什么了,这五十块钱你先拿着买点米吧。”

    王鹏很高兴,假装推辞了几句,就把钱收起来了。

    那时候,一斤大米才三毛多钱,一袋面也不过是十几块钱,生活水准要比现在低得多。在外边干一个月的活也就是挣一百块左右,我觉得一个月交五十的伙食费也就不少了。

    “大宝,看三姨给你买什么了?”我把给外甥买的苹果和桔子拿出来,在外甥眼前换晃来晃去的。

    “啊,给我,三姨好,给我,大宝乖。”

    外甥一岁多了,说话还不是很连贯,不过他什么都能听懂,一看到有好吃的,急得像个小猫似的在那乱窜哄我。

    “老三,以后别总买东西了,你也攒点钱,留点过河钱。”见我总给外甥买东西,姐有点心疼钱了。

    到姐家一个多月了,王鹏始终是不咸不淡的,这对我来说已经是上天对我的恩赐了,不管怎么说,人家没嫌弃我,我就要知恩图报了。

    “老妹,给你三块钱你拿好了,两块留着买本和铅笔,一块留着买点吃的,别乱花啊。以后再买本什么的就别和大姐要钱了,三姐给你。”

    “三姐,我不用买吃的了,你给我的就够我吃了,这钱我留着,等大姐没钱的时候我就给大姐。”

    妹妹笑嘻嘻的把钱收起来,一蹦一跳的上学去了。

    “姐,我买了点肉和芹菜,晚上包饺子吧,咱们改善一下生活。”

    “妈妈,我要吃饺饺,我要吃饺饺。”还没等大姐说话,外甥乐得在那一蹦一跳的。

    我想我这样做王鹏会高兴点,姐姐也就不会太为难,我经常给外甥买吃的,给妹妹零花钱,往家里买东西,这样一个月下来,我挣的钱也就所剩无几了。我想钱算什么东西,一家人能开心的生活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