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碎玉无痕 > 第二十七章(1)——(2)

第二十七章(1)——(2)

    第二十七章(1)

    随着时代的发展,厂矿企业的盲目排污以及农药化肥的普及利用,万沙河也受到了污染,河里的鱼虾一年比一年少。于是,几乎大半辈子靠万沙河吃饭的祥芳嫂的收获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后来,政府部门又发现了环境污染影响着生态平衡这个问题之后,又及时采取措施,开始实施季节性禁捕来保护水生物,以杜绝把它们的幼苗被捕捞。

    同时,岁月无情的磨砺,使得祥芳嫂不仅体力不再如当年,而且因为长年累月,历经了风风雨雨,以至于还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关节炎,每逢刮风下雨三天两头的,就会犯病。而且,疼起来就会行动不便……

    就在这种情况下,年迈的祥芳嫂依然闲不住。每逢夏秋收获的季节,只要腿脚能动弹她就会早出晚归到农场收割后待耕的田里去拾遗拣漏。就靠她双手拣回来的粮食,竟然足够他和小强全年糊口的了。

    辛劳的祥芳嫂一年四季,除了买盐,其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开销……,可是,她的家依旧是一贫如洗。

    现在,上面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村里贫困户可以申请低保,一次次申请,可是总也轮不到祥芳嫂。

    …………

    话说小强,自从小玉替他承担了在赌场上欠下的高利贷之后,对自己做了深刻的反省。就像姐姐小玉所说的那样,自己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还没有一席真正可以让自己安居立命之地。

    看着几乎劳碌了一生的母亲那日益花白了的头发、终日被河水浸泡毒疮累累的双手和双腿,小强内心突然生出一丝丝愧疚。面对母亲日益苍老、依旧河里岸上不停操劳的身影,小强也时不时看着心疼暗地里叮嘱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恶习不改,让家人操心了。他要改掉以往的恶习,为家庭、也为自己,也必须要尽心尽力,积极地去考虑去了!

    小强反复琢磨着,自己究竟合适干点儿什么。他也想过出去打工,可是孝顺的小强不忍心也不放心把年迈的母亲扔在家里。

    那一天一早,天才蒙蒙亮,村东头传来一阵阵哀嚎,祥芳嫂不由得两眼放光——想必是老王头死了。

    她迫不及待的对小强说:“快!快去看看,是不是老王头死了……”

    老王头是村支书的叔叔,八十多岁高龄,没病没痛,被照顾着吃着低保。早就就听说卧床不起了……

    小强出门转了一圈,回来了。看着可怜的母亲,摇了摇头:“不是……”

    祥芳嫂失望地摇了摇头——唉!我寻思老王头他死了,也该轮到我们吃低保啦!

    看着母亲那哀怨的神情,小强咬了咬牙,止住心酸,忍者在眼睛里徘徊的热泪。他背过身去,心里暗暗地发誓,他必须工作了,他要挑起生活的重担,扛起家庭的大梁!而且,刻不容缓。

    第二十七章(2)

    小强以前有事没事经常去网吧玩,打打网游,由于天生的聪明加上自己的爱好,渐渐的对电脑和网络有了些了解,而且在槐树镇相对来说成了比较精通网络的高手。

    小强经朋友介绍在槐树镇上一家网吧做了网管。

    网吧不算大,事情不多,离家又较近,可以照应着些母亲。

    虽说一千二的工资不高,但在小镇来说还说的过去,何况小强偶尔在网上打游戏卖些装备还挣些外快。

    从此,小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并开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偶然的机会,常常上网游戏的小强在网上认识了晓诗。晓诗是省城在校的大学生,学的计算机专业。于是,在网络上二人有了较多的共同语言。虚心的小强时不时的从晓诗那里学到了不少关于网络和计算机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小强也时常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心得跟晓诗共同分享。

    “快放暑假了!很想去农村玩一玩。”那一天,二人在网上聊着,晓诗突然打过来这样一行字。晓诗出生在沿海一个城市,从小家庭就殷实,还就真的没有在农村怎么呆过。她很想借着暑期放假的机会,领略一下向往已久的江汉平原上农家那种带有水乡特色的田园风光。

    “好啊!”小强欣然应允。

    那一天,下着毛毛细雨,春天的雨。

    按照约定小强去小镇的车站接到晓诗的那一刻,愣了半天没回过神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网游中英姿飒爽,神似女汉子的晓诗竟然是一个身材娇小又极其婉约的二十出头的天真少女。

    …………

    古老的槐树镇不大,从东到西贯穿着一条青石板铺的街道,街道不宽,三丈有余的样子,铺了青石板的街面,经岁月风化,有些磨损又有些缺失,已然有些凹凸不平。

    两肩临街而建的是一袭的青砖飞檐、小瓦盖顶的那满载着岁月沧桑古色古香的老屋,因了年岁已久,墙面上多有些斑驳。

    因为下着雨,而且接到晓诗时已经是晌午,小强便考虑先领着晓诗参观一下小镇上那古老的街道,顺便帮晓诗在镇上安排一家旅馆,明天再带晓诗上母亲的那条小船去万沙河上体验水乡人的水上劳作生活。

    没想到,下着细雨,似乎是多了些许情调,走在青石板上的晓诗兴致却很高,一惊一乍地直呼:“太美妙了,简直是一幅幅水墨画般的别具风情……”

    倒是小强忽然觉得生活了多年的小镇原来真的是这么的富有神韵!

    前面是老字号的“海滨”刻字社却引起晓诗的注意,并兴致勃勃的围了上去。

    刻字社的店面不大,座北朝南,丈把多的门面,靠房檐下用竹竿支撑着布做的篷子,下面是一块块搁在大凳上的门板。门板是一大早开门时抽下来的,上面用毛笔号着“壹元”、“贰意”……的记号,以便关门时好循序插进去。门板上放着几个小木盒,分别装着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章骨子,边上是几把形状各异的刻刀。靠里口门板下有一只小板凳,上面稳稳的放着一台不厌其烦唱着戏曲的“红灯”牌收音机,正“咿咿呀呀”地唱着京戏。

    那个戴着老花镜,年近古稀的长者就是海滨。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支小号的狼毫沾上淡淡的掺了水的墨汁,在用砂纸上打磨平了的章骨子上一气呵成地写好了左右“反笔”的人名,放下笔。然后根据字的繁简以及章骨子的材质硬软,挑选出适中的刻刀——他跟着收音机哼哼着,左手捏着章骨子右手拿着刻刀,刀尖长了眼睛似的在那字面上翻飞,不一会儿,一枚私章就刻成了,沾上印泥拿一张纸头盖下去,美观匀称的字体跃然纸上。

    整个颇具观赏性过程,让晓诗看得目瞪口呆!

    根本不用什么电脑排版刻字!这哪里是什么刻字社?简直就是在加工工艺品……

    其实。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新型的“电脑刻章”店在小镇应运而生。电脑代替了人脑、代替了手工,刻起章来省时省力,又漂亮多样。也有人劝海滨也改革改革,固执的海滨就是不听:

    “那叫什么手艺?那是傻瓜都会的活计,我们不能为赚钱丢了手艺!我不在乎挣钱……”

    小镇人都知道海滨的这句口头禅……

    前面阿三家门前传来一阵嘈杂的人生,并围了一群人。

    小强招呼着晓诗急忙走过去看热闹。

    穿过人群,走近去一看,只见阿三住的那间小屋的门紧闭着,门扇的下半部密密麻麻的,是一道道竖着的划痕,上面粘着鲜红的血迹。——那是狗血。

    阿三的狗病了似的,恹恹的、蜷缩着身子挤在阿三那紧闭的大门外的门角里,颤抖着身子涕泪横流,无神的狗眼的眼角满是眼屎。饿得干瘪的狗肚子有气无力却有节奏的起伏着。

    街坊们有人在在一旁叹息:

    “唉!……是啊!自从阿三走了之后,它不吃不喝,先是扒门扒了一天一夜,狗爪子都扒烂了,……这都又快两天过去了,就是不吃不喝。哎!难怪人们说:人不嫌家丑,狗不嫌窝贫。这就是狗忠诚的本性!”

    那狗已经奄奄一息,而它面前的食盆里,却静静的躺着几块带肉的骨头。

    “啧啧!都说狗通人性,可没见过这么忠诚的!……让人心疼又可怜的……估计活不了了……”街坊王大妈说着,上去想赶它起来吃点东西。

    “汪!——呜,汪——呜!”两声令人恐怖怪叫,那畜生突然浑身狗毛竖张着、呲牙裂嘴的露出从未有过的狰狞面目,一双血红的狗眼圆圆的瞪着,直盯得众人心里发怵!

    刚走过来的李大爷连忙在人群外大声地告诫大家:“大家千万别靠近,这狗已经疯了!一早上阿三他妈给它喂食,都已经被它咬伤了……还去医院包扎了并打了狂犬疫苗……”

    阿三是因吸毒被公安带走的。

    走之前的阿三爱毒品也爱狗,那时候阿三吸毒时就把自己和狗关在屋子里。狗日的阿三被公安带走了,害惨了他上了毒瘾的狗……

    “阿三!你他妈的害狗害苦了……”小强心里暗暗的骂道。

    晓诗听不懂当地的方言,自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只是一个劲儿的对小强说:“那狗怎么哪?那狗真的太可怜了,要是有地方真的想把它领了去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