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凄美官途 > 第二十二回:走出林地后

第二十二回:走出林地后

    在大森林里两天生活的苏妃与于文龙,苏妃觉得话未说完。其实她只是挑选一些能让文龙接受得了的,象被地赖子劫持去众人调戏、和她巧妙周旋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沒敢和文龙讲起,一是时间不够用、二是怕文龙接受不了。

    两天浪漫假期结束时候,苏妃笑看好友于文龙,把头歪靠在文龙肩上说:“谢谢你文龙,我的知心朋友,感谢你听完我故事中一部分。我把心里圧抑释放出来一些,现在觉得舒服多了”

    于文龙长长舒口气说:“在省城那些年诗奇就没去看过你吗?苏妃,你早该向亲人诉说这一切,说出去总比存在心里好的多。”

    苏妃淡淡一笑,抬起头看着于文龙。若有所思的说:“你想象中诗奇会去吗?文龙,咱俩一边走路,再一边探讨一个我化解不开的谜。确切的说是一种现象,我和诗奇从懂事儿那天起,为什么总也躲不开呢?”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孽缘吧?”

    “别胡扯,请你正面回答我,千万别象语言对抗那样的绕绕扯扯的。让我满意了,我才能认为你是真有才华,记住,我苏妃这儿家伙只交有才华的异性朋友。”

    于文龙随着苏妃脚步,思索一下回答说:“按俗话说是,不是冤家不聚首。苏妃,在您眼里的有才华,那可不是一般标准。您的才华标准,我于文龙倒是不敢当,不过您提的问题太简单了。凡是凉山人都会悟到这个理儿,我说出来您看对不对?”

    “我说过了,别绕扯。”

    “您看,姑夫诗圣文,是咱凉山乡、宋家洼子土生土长的老户,只是改革后在省城靠战友、靠朋友发达了吗。他要想发展农产品购销时,首先就该想到家乡。”

    “说实质性的。”

    “这就是实质性的。咱凉山的地方官想要造福一方,农产品的产销要找出路时,也首先要想到您姑夫,况且诗圣文老先生,和咱丁书记还是老朋友、老战友。这样回答您满意吗?”

    苏妃想要反驳一句,想一下又咽了回去。觉得在自己身边这位大男孩,看问题好像准确,于是顺势说:“就这么简单点事,放在你们心里是很容易找到答案。而且能一针见血的说出根由。让你这一解释,我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可是我自己转不过弯来,总认为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是啊,我就说这是孽缘吗,命运应该是因果学说一部分。”

    “文龙,看来你说的对呀,心里有事找亲人说出来。唉,文龙,你看苏妃这个家伙也真够笨的哈,这么说,你这位朋友我是交定了吧?应该算你有才华。”

    “苏妃姐姐大镇长,这算什么才华啊?是您提的问题太简单。明摆着的,又不是天文地理,淡古论今和伟人哲学、古人诗文。这么简单的事儿咱凉山的小学生,凡是凉山人,也应该都知道的,因为咱乡农民,在诗圣文总裁那里都是受益者。”

    “哎,我的于大助理,我又说这就是命运。凉山人都知道,就我苏妃不知道哇,是当事者谜吗?”

    美女镇长,感叹几句,靠在于文龙右肩上。她微闭丹凤眼,从睫毛末端流出两滴露珠。她是又想起了什么吗?还是感到幸福的感动泪花呢?啊,也许是她想到两人在一起工作的日子马上要结束,她是恋恋不舍。

    于文龙根本不知道镇长苏妃,和诗奇间有何过结。因为他习惯尊重别人隐私,在大学期间,又很少和女生沟通。养成一种习惯,有与异性产生天然距离。

    事物的发展都这么怪,越是这样,就有人觉得你身上秘密她要窥视,诗奇就是其一,最近她点名道姓的,从凉山乡党委那要于文龙做驻办事处代办。

    后来才知道,沒办法,诗奇是苏妃在这个世界上最烦的女孩。于文龙暂时心里暗想:“我以后的工作,是要在两位女上司互相撕扯下,她们不但是生意上有分岐,对我这个活生生的人,也在勾心斗角地争夺,也真让我很无奈。可自己对苏妃的爱,在昨天上午达到顶峰后,更是放不下她。”

    他常常唤起自己名字于文龙,在提醒自己。我现在只知道,和镇长谈话时要注意,和诗奇谈话更要注意。一提起诗奇,苏妃就双眉紧锁。和诗奇说苏镇长,诗奇也总是满脸怒气。一说到集团农村部总经理诗奇,苏妃的脸色马上很难看,说话语气也在加重。

    在从东山坨子往镇政府这段路上,基本是想绕都绕不开苏妃与诗奇表姐表妹之间的话题。起初于文龙不晓得两人的怨结因在哪,最后苏妃语重心长地和于文龙说:“很简单,两人都争强好胜,从学前班到上小学。由于两家大人常在一起,我和诗奇在一起时间多,大人出题两个孩子互相抢答。每次我一在先,她就不高兴,时间常了,她烦我,我烦她,始终不缓解。这两个月因你于文龙,我俩人将要在情场上打持久战了哇。”

    “镇长,去省城您换别人吧,我怕你二表姐,我真怕她那股酸劲,又怕她不分场合的妩媚、更怕她的无节制缠绑人,我于文龙真受不了。”

    “别说傻话了我的于大助理,凉山乡一万多户农民利益高于一切。”

    于文龙走去镇政府路上的一段思索,这段路走过四个年头。家与政府距离也就六百公尺远,每次出门都要听春兰姐的习惯叮嘱:“小龙,遇事不慌不躁,和同事们要温良,对领导要恭敬,对工作认真负责,说话要先想好,事前三思、免去后悔。”

    今天走出来时候,春兰姐又恰似一位母亲对儿子那样,说完那段台词,矗立在大门前,手遮晨阳放眼望着她从小带大的弟弟小龙。于文龙此刻心里感慨万千的走在这段常走的路上,思索着往事。

    那是一个晴朗的上午,早晨的薄雾刚刚退去,他便被苏妃镇长用电话催到政府大楼,镇长办公室里只有苏妃一人。她有些百感交集的样子,让于文龙的情绪也很低沉,一时又找不到和苏妃交谈的切入点。

    她看了他两秒钟后,眯起那双迷人的丹凤眼,勉强一笑说:“呵呵,够快的呀!坐吧,稍候我去送你到任,三个月,说起来也是弹指一挥间。恐怕三年也未期满,也许是遥遥无期。咯、咯,说句笑谈,文龙,别多心,咯咯……”

    “苏妃,看您今天好象一点都不高兴的样子,我心里发毛,没底。有什么心思可以和我说一下,弄不准我会帮您大忙呢。”

    “文龙,我沒有不高兴啊。但我也乐不起来。你看文龙,你还能帮上我什么忙吗?别这样了好吗?什么心里发毛,没底的?诗奇会对你好起来的。”

    “我的苏大镇长,文龙是真心话。苏妃,在去省城以前我还是您的下属,能告诉您的下级、您是为什么这样忧伤吗?”

    苏妃两眼望着窗外,平视着蓝天上几片飘浮着、漫悠悠去往东南方向的白云。她的心已经不在思考今天工作上,稍后要和几年中,称心得手的工作搭当,内心暗恋着的白马王子,前天在人工林中,两人又无意识地达成事实夫妻。从前天人工林里的顺其自然后,心里更放心不下还是没有公开的恋人于文龙,今天同车去省会城市不单是为送他。

    昨夜晚回到政府后,丁书记、王副书记等几位要员一番话,让这位美女镇长心里装上好多事。丁书记语重心长话语不多,但分量不轻啊:“小妃啊,此去北方集团,一定和总裁把度假村说妥。给咱村子里、镇子里,那些喝清江河水长大的可爱女娃们,在家门囗找份工作,男性外出打工的多,那些女娃们在家窝着太浪费她们的青春了啊!”

    又想到她从内心里不情愿地方,把自己心上人,亲手交给情敌冤家表姐诗奇,她现在的心情能是个什么状态?于文龙你还问的有意义吗?

    苏妃这次赴省会城市,不单是陪心上人同往。除签署合约外,再就是有意探望大姑父,诗氏北方集团总裁诗圣文。顺便透问一下,兴建旅游度假村的意项。她去省城心里还装着一块大事呢——落实兴建度假村。

    苏妃转过身来,面对刚刚进来的于文龙,勉强地挤出一点笑容,用下颌指一下她身旁的沙发,用心和于文龙说:“呵、呵,今天怎么了啊?你坐吧,哪来那么多的话呢。我还能陪你多久哇?说你是木头吧,你还会走路。真是春兰的乖宝弟弟。春兰姐,你是怎么把她调教成这个样子?过于温良恭俭让。”

    室内如空气凝固一般的静,这种气氛两人都是一样心情。两人的心情又都是实在不太好受。于文龙没话找话地说:“苏镇长,咱几时出发呀?”

    苏妃伸伸双臂像是要拥抱于文龙,把于文龙弄的好紧张,心里也一时的忐忑不安。她没有了以下动作与行为,他自以为感觉良好,其实外表给她感觉很尴尬。

    苏妃惊愣的看了于文龙一眼,反问道:“怎么?等不及了吗?好吧,咱们马上就出发。大包小袋你都带到车里去,司机小王可能等的比你还急呢。”

    此刻于文龙心里才算明白一点点,她是在情难割舍中度过分分秒秒。于文龙的一句追问什么时候出发,如点燃了导火索,让这位美女镇长借题发挥的给于文龙一句涵盖另一层意思的话。于文龙心中暗暗骂自己:“于文龙啊于文龙,你这家伙算个什么东西呢。此刻她最不情愿的就是上路,她用下颌点几下她身旁的沙发,我为什么不紧紧的靠她坐一会呢?真是个混蛋!白念十六年书了,不了解朋友现在要什么,真完蛋。”

    在去往省城路上的3个小时里,他和苏妃的唇舌一直没停过。但司机小王听不出来两人话里愠含着不可外传的内在情怀。这不是镇长苏妃还对于文龙接着说呢。

    苏妃有些语无伦次:“文龙,我再次提醒你一下,尤其我容忍不了的是,在她诗奇面前,你的眼睛里,怎么说呢?从来就没有看过我这位苏妃也不对,唉,我定位不准了。应该是说,我每次来省城,你都让我浑身不舒服,让我无地自容。这样说也不准确,显得我小肚鸡肠。”

    于文龙显得小心谨慎,缩手缩脚地说:“苏镇长,我可从来都拿您当我顶头上司,另一层是知心朋友,放心吧,这世上女人在我心里就你和我姐姐两人。”

    “行,我在你心中能和春兰姐相提并论,我知足了。”

    “您是我的领导加朋友,春兰姐是我心中的依靠,和一般人的母子感情是一样的。另外,拋开领导加朋友关系,我于文龙哪敢在我的上司面前那么放肆啊?我怎能自找不自在呢?苏镇长,您别误解文龙了啊!”

    苏妃有些心烦意乱,情不自禁地说:“别辩解了文龙,急了吗?那就足以证明我又点到正穴上了吧?你一定要记得,你文龙真想在凉山乡站稳脚,和想在省城办事处常期做下去,我就明确告诉你,不是希望以后注意,而是从现在起必须注意;人际关系必须处理恰到好处,千万别跌跟头。一切的切入点要以凉山3万农民利益为重。”

    “我的苏大镇长,你可真是冤枉死我了,我于文龙,啥时候也没有过你说的那种表现呀,我知道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