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醋溜’上位智慧 > 第二章 第七节 学会坚持

第二章 第七节 学会坚持

    王永庆与王永在兄弟建立的台塑集团是台湾最大的民营制造业集团,旗下有30多家分公司与海外公司,在台湾石化界及整个企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永庆更是世界“塑胶大王”。王永庆不仅在台湾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家族事业及正在台湾投资3000亿元台币兴建跨世纪的“六轻”工程,还在美国投资数10亿美元,建立了庞大的石化工业基础。王氏家族人员众多,儿子、女儿、儿媳与女婿计数十人,位居家族事业要津。王家尽管未有人在政坛任职,但政商关系良好,对台湾经济与政治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是台湾新兴大家族的典型代表。

    那么王永庆兄弟又是靠着什么样的方法由弱到强,从一个小小的米店老板发展到今天的位置的呢?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们一直秉承的经营理念——止于至善。

    台塑集团的经营理念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以‘止于至善’作为终极目标,用勤劳朴实的态度追求事物的合理性。然而众所周知,在客观条件下,真正的、永久的‘完美’和‘至善’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努力达到暂时的、一时一地的完美和至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处背景的扩大,我们所需要的完美和至善就将会变得更加严苛。也就是说,其实台塑集团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不可能达成却又似乎永远都触手可及的目标——一个永远都在移动的目标。目标不断达成,然后目标不断提升,于是由于团体永无休止的追求,便构成了推动企业不断提升经营绩效及竞争条件的原动力,企业从而得以不断发展,达到了其“永续经营”的目的。

    台塑集团所具有的这种无休止追求的动力从何而来?那就是作为企业领军人物的王永庆自身具备然后大而化之到整个团体之中的一种特质——坚持。

    15岁那年,王永庆小学毕业,先到茶园做杂工,后到台湾南部嘉义县的一家小米店当了一年学徒。第二年,王永庆作出人生中第一个重要决定,开米店自己当老板,启动资金则是父亲向别人借来的200块钱。

    问题随之而来,王永庆的小店开张后没有多少生意,原因是隔壁的日本米店具有竞争优势,而城里的其他米店又拴住了老顾客。不过,16岁的王永庆展现了超强的营销能力,不仅挨家挨户上门推销自己的大米,而且还免费给居民掏陈米、洗米缸,照现在的话说,王永庆向嘉义县老百姓提供的是针对性极强的个性化服务,在维系客户关系上逐渐占了上风。此外,当时大米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出售的大米掺杂着米糠、沙粒和小石头,买卖双方都是见怪不怪。王永庆在每次卖米前都把米中杂物拣干净,买主得到了实惠,一来二往便成了回头客。有篇文章说,起初王永庆的米店一天卖米不到12斗,后来一天能卖100多斗。

    几年下来,米店生意越来越火,王永庆筹办了一家碾米厂,同时完成了个人资本的原始积累。

    可以说,在艰难的创业初期,王永庆正是依靠他那种从困苦生活中得来的坚韧和坚持取得了成功,要知道作为一个少年人,能够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去做那些非常琐碎的、甚至是在他人看来根本没有任何必要的‘额外’工作,如果没有超强的意志力,那是绝对难以做到的。所以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十年如一日地将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最大的不凡,就是通往卓越的唯一途径”。王永庆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唐僧四人组。

    作为《西游记》里的灵魂人物,孙悟空那一身神鬼莫测、匪夷所思的神通正是唐僧取经大业的最大臂助。我们且不去谈论后来在取经路上他所表现出来的执着,单就他求学阶段的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就已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了。

    按照道教的说法,天地间凡有九窍者,皆可吸收天地精华进行天道的修行。孙悟空的前身本是一块大山之巅的岩石,只因这块巨石上边天工雕琢了九个相互连通的孔窍,所以风霜雨雪携带着金木水火土五行元气自然而然地穿行其中,再加上高山之巅无遮无挡,日月精华也无时无刻不在对它进行着淬炼,终致最后自成五行,孕育石卵,然后孙悟空横空出世。

    刚出世的孙悟空除了体质有异于其他普通同类之外,也只是一只稍微聪明一点的猴子而已,但他能够从一个同类的死亡中感悟生命之无常,然后立志修行,期望能超脱生死,然后福荫同类,这却是他当时的小伙伴们从不曾想也不敢去想的一件事。也就是说,孙悟空用他敏锐的洞察力感受到了社会规则对于自己所处的这个阶层的压制或是不公,然后通过冷静的、有条理的分析找到了这些规则的破绽,于是突破成为可能,剩下的,就只是敢不敢去挑战这种规则、能不能找到挑战的有效途径并坚持下去了。

    可以说,敢于去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孙悟空已经迈出了走向与众不同、进而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敢想敢做雷厉风行则是走向成功的第二步:孙悟空立刻付诸于行动,他离开花果山这样一个充满了温暖和亲情的洞天福地,扎筏入海,只身一人去寻找一条走向成功的路、去学习一种走向成功的方法和本领。按照小说里的说法,孙悟空在找到自己的师父灵台山方寸祖之前辗转五大洲、历经数十载寒暑,从学说人话到适应穿衣戴帽等最基本的人类社会常识到熟稔地掌握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社交礼仪,他历经苦难却始终初衷不改,而正是这一份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坚持,才最终支持着他进入灵台,开启方寸,最后又是数十载寒来暑往的坚持之后,终于淬炼成功,积累起了足令鬼泣神惊的绝世神通,拥有了敲开成功之门的第一块敲门砖。

    所以说任何成功之路都绝非坦途,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不如意事常八九,如何从不如意中寻找契机、如何把握这些契机并且想办法掌握利用这些契机的本领和智慧,然后持之以恒地去延展这个契机背后所蕴藏的广阔前景,那么这个契机所带来的阶段性成功就必定可以水到渠成。而对于一个有追求有目标的人来说,每一个阶段性的成功都是一个支撑自己继续向上的平台,只有不断地寻找,不断地超越、不断地坚持,成功的辉煌才会如烟花般一次高过一次地在你生命里绽开。所以我们说:为了一个既定的目标不惧挫折、坚守寂寞,就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然而生命是鲜活的,人生是多变的,如何才能适应多变的人生,如何能在面对变化时以顺应的方式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另外一种能力——选择、学习、积累。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