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乡音·村之韵 > 【梧桐小说】那年那月131

【梧桐小说】那年那月131

    清源姑姑叶青更是肆无忌惮的明来,“小媛姑娘越长越漂亮,我大侄儿将来能说上这样媳妇儿,那我们老叶家可真烧高香了。”这种话乍说的几天里,洪媛听到时侯看不出来一点害羞的反映。因在这之前,母女俩早有议论在先。

    每当妈妈在洪媛面前夸叶清源的时候,女儿总是撒娇地说:“妈,真喜欢还不认个干儿子,让他管你也叫妈,我也有个好哥哥,竟在背后瞎叨叨,你等有人把清源哥抢走了,叨叨也没用了,让你连看都看不着。”

    “那我明天让他做我姑爷子,我看他谁还敢抢?我还得先下手为强,明天我当着你们俩的面,先来个投石问路,看看反映,小清源不反对的话,我和他姑可就做主了?怎么样小嫒,你看妈明天还是说呢?还是说呢?”

    “哎!亲妈呀,还用得着那些手段吗?只要你们老一辈不反对,那可就阿弥陀佛了。”

    “呵,原来你们已经?啊,小媛呀,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咋的也得先和妈说一声啊?”

    “妈,看您急的,以前还没想这些,小媛和妈咋说?说啥?八字沒写撇呢。今天要不是妈妈又往叶清源这说,小媛连想都没想。”

    “小媛啊,你和妈说心里话,你到底喜欢不喜欢他?说实话?”

    “嗯,观其行吗?还能顺得过眼去了。听其言吗?他是老政统。论人品吗?他能占个上中等,这样人一辈子本份,但也没太大作为。在农村像他这样人,一定是优等农民。在城市吗?他不愿过城市生活。总是烦城市人多楼高稠。唉!他永远也成不了市民。

    妈妈,我总觉得像叶清源这样人,做人能是好人。做丈夫吗?也一定能是一位好老公,反正我也说不出他究竟是好是坏。看着挺阳刚的。妈,你就别操心了,我会处理好的。”

    “小媛啊,妈可就你这么一个女儿呀,妈不操心谁操心?找个好人家是一辈子大事。别找那朝三暮四的男人,你说他做丈夫能是一位好老公这条最重要。

    依妈看,小媛啊,妈认为你的对象就是他叶清源了,千万別错主意。妈是怕,别象物件似的,让人家使用一段,看着旧了就扔掉。”

    “好吧!妈妈,明天小媛准将他拿下,这回行了吧?”

    洪媛说完,在妈妈柴春凤的腮上重重的一个吻,每次谈完叶清源时,洪媛准在妈妈脸上亲上一大口。从各点去看那时的洪媛,起初是在报叶清源供她学费的恩。日久才生情。

    叶清源虽说是小男孩,但生来争强好胜爱面子的性格。听到柴阿姨和姑姑互相夸他俩时,有时候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不好受。

    他的这种表情洪媛总是细心观察多日。有一个星期六下午放晚学,在回家路上,洪媛主动说:“叶清源同学,回家也没什么事做,不如咱俩到辽河湾走走如何?”

    叶清源听到洪源的邀请,心跳地接受了说:“也倒是个好主意,一周的学习也太难熬了,散散心,换换脑子也是一件好事。”

    两人携手并肩慢歩在河滩上。心里都对对方怀着浓浓爱意,花季青少年中那种朦胧感觉,时刻都冲击着正常友谊交谈。

    洪媛终于打破僵局说:“清源,近几个月你也听到两位老人,对咱俩的事。话里话外的点引,你对我妈和你姑露骨般语言是怎么理解的?”

    “洪媛,你千万别太再意我姑的话,你应该有所作为,继续深造,我叶清源再念多少书,最终我的选择还是呈祥村。

    我离不开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和那里的大草原。我这辈子是一名铁杆农民,城里生活条件再好,留不住我的心。所以,肯求洪媛原谅我姑的不检点语言。”

    “清源,要是我心甘情愿的愿意和你去农村,你应该作何回答呢?”

    “洪媛,第一次选择不可轻率。错误的选择会毁掉你的一生幸福,我不能把我的幸福建立在你的痛苦之上。”

    “是这样?那我把我的幸福建立在你的幸福之中呢?”

    “洪媛,恋爱结婚可和做朋友有原则区别。结婚是有责任的,千万不可儿戏。”

    “清源,我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说的那些,三年前我都想过。不用你再提醒。我今天约你出来,就是要你一句痛快话,愿意就说愿意,不愿意千万别勉强。”

    “洪媛,你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我叶清源圧在心底的一句话是,『求之不得』小媛,放心吧,我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我有一颗真诚的心。

    真能嫁给我叶清源,我保证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家务事什么都不用你管。”

    初恋的甜言蜜意,伴随着两人在河沿白沙滩漫步中。美好远大憧憬未来,像磁铁散发出磁场一样,在吸引着两颗青年的心。

    他俩人的爱从这里开始,誓言中少不了爱到“地老天荒!”但在漫长岁月中,社会要发生很多变革,地也不会老,天更不会荒。爱会不会永恒?今天叶清源躺在客车靠椅上该明白当时的誓言。他在朦胧中又进入回忆之中:

    两位高中生又是同班同学,星期六下午又是同出校门,同进院门。同学们议论加之家中院里长辈的乞盼语言,两人私下海誓山盟,就这样暗定终身。

    到了高三,叶清源把洪媛在星期六领到呈祥村家中几次。虽然一没媒人,二没证人,但在认识他俩的人群中,都知道他们是准恋人。

    庄稼院里对两个小青年的叫法也是那么直白,年长些长辈们没有呼唤名字的习惯。

    没过门的洪媛,高三的上学期,在呈祥村长辈们见面唤她清源媳妇儿时,洪媛欣然接受而高兴应着。內心中,蜜罐似的溢出甜甜丝丝滋味。

    呈祥村的叶勤和爱人李秀芝忙开了。这二位原打算,儿子大学毕业后再建一座新房。当儿子几次提出不上大学后,叶勤和李秀芝的一贯态度是,让他在人生路中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顺其自然生存为前题,把愿意做的事做好。

    儿子不上大学,选定人生座标是建设家乡,改造荒山。叶勤举双手赞成儿子叶清源的选择。在家紧忙一年,在预定宅基地给儿子新房建的美观,适用,宽敞,明亮。现代设施样样俱全,和城里楼房设备一样。

    在上些天刚刚完工后,也正赶上叶清源和洪媛又回呈祥村时。确实是住在老爹给预备的新房子里。洪媛和苏淑芬,魏虹等人说已经住到一起了,是实话,没有撒谎。

    那时候两人还在读高三,已经是事实夫妻。在他俩的意识里,没有偷尝爱情果一词,只有预防后果的实际手段。

    早晨柴春凤刚刚收拾完碗筷,奶奶和林凡来看洪媛。很巧,洪媛也刚刚从学校回来。连续几天的毕业班大联欢,基本通宵达旦,洪媛回到家显得很疲惫。

    躺下将迷糊,听见奶奶和林凡阿姨说话声。急忙起来打着呵欠说:“奶,林阿姨,看我黑天不睡,白天迷糊。林阿姨百忙也过来看我,让小媛心有不安。”

    “洪媛啊,你爸知道你不参加高考气坏了,我过来看看到底咋回事?”

    “我爸是咋知道的,我的消息够封锁的了,还是走漏了风声呢?”

    “是校方把电话打到家里的,你也不想想,你能瞒得了吗?宣传部长的女儿不参加高考,校方能不通知家长吗?

    我和你爸的意见是,你必须得参加考试。大学咱也必须读下来。和时代的脚步必须得跟上。小媛啊,以前尽管爸爸有哪些过错,你都要原谅他。小媛,上大学的学费不是问题。”

    “好吧,谢谢林姨关心,今天晚上我自己和我爸说,让您费心了。”

    乡亲们对叶清源不考大学都感到惋惜,他爹叶勤将四十岁出头,他妈今年才三十八岁。家里总共一垧二亩地,一个人半个身子都用不了,他家副业又好,供两个学生应该没问题。

    叶勤和李秀芝三年前就听儿子说,是和姑姑住挨门邻居家的女孩。母女俩生活拮据,那时候叶勤和李秀芝夫妇,就开始暗中赞助学费,生活费。

    又听乡亲们传说是孤儿院孤儿,把李秀芝也闹糊涂了。到底是不是孤儿她也没去细纠察,反正人好姑娘也俊,爱哪就哪的吧,随心就高兴。

    约在上午九时左右,一辆出租车停在叶勤家门囗,叶家老辈姑娘叶青领着洪媛走出车子,叶清源紧随姑姑与洪媛也走进院子。

    叶青十年前曾是呈祥村妇女干部,老叶家的人,在哪人缘都那么好。当她下车时侯,和她那时好友三十上下岁的姐妹们,围拢着她边走边叙旧情。

    有人无意中说:“咱叶青真能耐,从孤儿院给大侄能找这么好姑娘。了不起呀!真了不起!真没想到,清源媳妇这样的好姑娘是孤儿!

    叶青听到后笑着问:“哎!大妹子啊!哪有什么孤儿院呢?又谁是孤儿啊!竟瞎扯,清源自己找的对象,他和孤儿院也搭不上边啊?我大侄子媳妇儿,是咱市宣传部洪部长的大千金,什么孤儿呀?说的怪难听的。”

    在叶清源与洪媛订婚那天,呈祥村叶家相当热闹。众乡亲不知道洪媛身世,叶勤和李秀之夫妇俩在呈祥村里从来没显摆过,他们是洪部长的亲家。更没像丁革媳妇儿焦莹那样,拿着相册向大家渲染过。

    这事儿要是放在焦莹身上,恐怕全平江市的人都知道;洪部长是他叶家的亲家。只是道听途说的认为洪媛是孤儿院的孩子。叶清源老姑叶青正向大家解释说:“哎!妹子们啊!哪有什么孤儿院呢?

    又谁是孤儿啊!竟瞎扯,清源自己找的对象,他和孤儿院也搭不上边啊?我大侄子媳妇儿,是咱市宣传部洪部长的大千金,什么孤儿呀?说的怪难听的!”

    洪媛忙阻止叶青说:“老姑,别再往下说了。是我上几次来时候和乡亲们亲口说的;我是孤儿院的孤儿,此事千万别怪乡亲们。要说有不对地方,也是我洪媛的错。”

    叶青将洪媛拽到人群外说:“怎么!是不是和爸爸吵架了?气的才说出来的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哇!小媛,为什么诅咒父母呢?”

    洪媛解释说:“怎么会呢!老姑,我是怕爸爸接受不了我不参加高考又不念书。还下农村,又是去结婚的事实。先隐瞒一段时间,拖到啥时算啥时候,不过现在他已经知道了。是昨天晚上我亲自告诉他的。虽然没吵架,但是我和爸爸都不高兴。”

    “小媛,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抽空领清源去看看他,毕竟是你的生父。是你一生不可改变的事实。不要把他对妈妈的情感带进来,那是她们之间的事,和你没有瓜葛。

    小媛啊父爱也是永恒的爱,是不可缺失的爱。以前假如得到的少,要给爸爸补偿机会。懂吗小媛?老姑可不赞成我的小媛判逆啊。”

    “老姑,小媛一时转不过弯子来。我接受不了被拋弃10几年的事实。不过我会看得开的,老姑的话,小媛记住了。”

    一天的宾客盈门,叶勤和李秀芝夫妇始终在高度亢奋中,老妹子的归来,给本来喜庆的日子增添好多话题。当宾客散去后,一家人围拢在叶勤房间里,又在欣赏宝贝儿媳妇洪媛。

    叶青问哥哥叶勤说:“哥,咋打算的,啥时候给他俩办结婚呐,什么都现成的,还是尽早办完,一切都方便。”

    洪媛沒有一点羞涩的说:“老姑费心了,登记还差两年,上次我来和妈妈己经说好的,先住在一起生活着。到年龄再登记,您放心,我们不会违犯计划生育法的。”

    “哎!洪媛,你们这茬姑娘脸够大的。老姑也是这层意思,没敢明说。怕小媛姑娘害臊。真赶不上时代了。”

    叶勤和李秀芝只是笑,什么都说不出来。

    洪部长的女儿,从今天起,是事实的叶家媳妇,呈祥村的村民。

    叶清源被上客车回平江的客人惊醒了刚才大篇幅回忆。他长叹一声自然自语说:“一切都成为历史了,好吧,去东山一个人时候再过电影吧。”

    叶清源和洪媛的和谐分手,又成了昌盛乡,乃至平江市一大新闻。他们俩人的此举,在呈祥村轰动一时,也众说纷云各一。

    有人说,模范夫妻整景弄新闻,吵作一把。也有人说,他不愿再当保姆那样去侍候女人,更有人说叶清源和洪媛腻了要换人,不信你看着,他年轻轻的绝不能一个人过。

    话又传到盖婶耳朵里,盖婶靳银花,凡遇到这类胡传乱侃话题,她从来不等闲视之。而是到人多地方发表演说。呈祥村乡亲对靳银花普遍有好感,她嘴里说出的话,基本百分百是受欢迎的。多年来,除查玉文有时背后驳斥外,其它乡亲们都爱听。

    她给乡亲们的解释是:“叶清源与洪媛不愧是树立的模范夫妻,这样的和平分手又给咱小青年立个榜样。夫妻两人实在过不到一块儿,就应该这样分手。

    乡亲们,咱都把这件事放在自己身上去想一下,咱要个什么样的结果呢?是抓破鼻子挠破脸吗?不会吧?因为两人之间还有一个孩子紧紧的拴在一起。谁能走出孩子父母的圈外去呢?将来孩子有家室,他与她仍然是公婆。再有孩子他与她是爷爷奶奶。

    总之,结了婚的人、又有了子女的夫妻离异后,永远都有一个共同牵挂。所以说呀,叶清源不愧是咱呈祥村的爷们儿。他呀,还是你们小青年永远学不完的榜样。”

    嗯,有道理,庄稼院里就是这样子,一个事儿,大家评,品头论足方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