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凤凰城之恋 > 十八、故事

十八、故事

    经过处理过的金属棒子闪着一种暗灰色的光芒,浑然一体,就是简简单单一根棍子,没有缝隙,也不是锐利尖挺,也没有连如江想象的剑鞘剑柄的结合点,只是在棍子的一侧有几个篆体字,秦嫂子递给他的时候很认真的指给他看,说是刚才酸洗的师傅特意提醒,不然黄豆粒大小的字很容易会被忽略。连如江仔细读的时候,却是认不得全部,于是道谢后回了自己办公室,但一路上忍不住沉思:

    中国古代文字变更源远流长,从最初有记载的甲骨文,再到其后的钟鼎文,然而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秦灭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起名为小篆,因此该字体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兵虎符之类。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当时那个年代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特征。

    而小篆字体的年代却不好确定,这点让连如江有点头晕,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而到了唐代,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可是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因此从这几个字体上判别年代确实有点让人为难,但想想他就花了一百块钱买的这个古物也就释然了,实在不行就拿它当烧火棍用吧。

    刚坐定的时候却见秦汝阳过来找他,原来是他那个多事的嫂子把这个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老公,听说烧火棍上有几个古代文字,这个号称文物收藏家的拾破烂专业户便跑了过来,非要连如江拿出烧火棍研究,此二人趴在桌子上借来一个老专家的眼子当做放大镜一字一字的拓下来分析,结果只读懂了二三个字,连如江就很兴奋的拍拍秦师兄:“我知道这是什么了?不用查了。”

    看着对方有点迷惑的眼睛,连如江拿出签字笔,一笔一划写下来一句话: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连如江对自己的字一直很不满意,他上初中的时候爷爷曾经让他练过一段时间的毛笔字,但后来高中在县城就读,学业也忙也就没再坚持,他的字体有点中规中矩的楷体样子,在大学也曾学过宋徽宗的瘦金体,但可惜没有坚持下来,反而邯郸学步,一些原来的风格到丢了,他写字很快但不好看,写得慢的时候倒显得有点功底。看他写出来的这一行字,秦汝阳有点惊讶,数了数字数确定果然一样,而且其中几个字好辨认的比如人、不几个字的顺序和烧火棍上核对一下|,于是举手拜服,问连如江这几个字的出处。

    “它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看样子这个东西应该是一件兵器。”连如江沉思着说,他倒一点也不担心秦汝阳把老子当做一个尊称,不像后世的一些扩招后的大学生连老子和孙子都分辨不清,读过历史的人谁不知道一气化三清的唐朝先祖青牛出关的李聃呢。边说连如江便把这件东西摆弄来摆弄去,他总觉得里边埋藏着什么秘密,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打开这个宝藏,不由叹口气。

    “说不定这是个古代的哨棒呢。”秦汝阳也觉得很好玩,他拿起烧火棍比量着武松打虎的姿势对准连如江压下来,俩人闹作一团。

    晚上煲电话粥的时候,连如江把整个事情的经过都给女朋友汇报了一下,自然回避了买玉佩的事情,他觉得应该给王凌雪保留一份惊喜,他特别喜欢看那个女孩又惊又喜的样子,要是能给我一个拥抱就好了,想到这儿的时候他心里就美滋滋的,但关于这个烧火棍的一切他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很清楚,甚至把自己的迷惑也说了出来:这肯定是一件古代兵器,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打开,他倒是想试过暴力手段,车间里车铣刨磨很多机加工武器,但就是担心暴珍天物。

    “我倒是有个主意。”王凌雪说,“上午的时候我给你说了,程姐姐可能这几天要找你有事,上次你说他们家庭是军方背景,为什么不把这件东西拿给她看看呢?说不定人家一眼就知道是甚么呢,也省的你费心巴力的乱猜。还有,你做事小心一点,这几天科技局可能就要出编制情况,我爸爸说找找人,可千万别出问题呀。”

    “遵旨!”连如江忽然又想起肖木燕的事情,就随口咨询王凌雪。“凌雪,今天我那个同学找我,就是你同事肖木燕,说这几天要到省建筑设计院办点事情,你怎么不问问她和她一起来多好,我想见你了,周日似乎太久。”

    王凌雪却不知道肖木燕要来济南出差的事情,于是很高兴的答应了,说肖科长最近家里出事出的心情不好,她倒真的乐意帮忙,同时笑嘻嘻的问是不是很想她了。连如江马上回答:“肯定的,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稍宽终不悔。”王凌雪特别喜欢连如江吟诗作对的姿势,总看到他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熟悉感,后来她回忆起与连如江认识的过程,总觉得有种神秘的涵义,虽然谈不上一眼万年,但是他身上那种淡淡的肥皂味和脸上若有若无的微笑总在悄悄打动自己的心,连如江也经常给她说最喜欢她的笑了,看她笑起来的时候两个酒窝绽放,他就神魂颠倒的,而上次在聊城时候她无意间也看到了连如江脖子后边有一个黑痣,或者说就是乡人称之为瘊子的东西。她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连如江信里给她讲的一个故事:

    传说,大凡是脸上有酒窝,脖子后有颗痣,胸前有颗痣这样的人,就是人们所说的情种。但凡情种,矢志不渝,用情至真,乃至剖心掷肺之人。相传人一生终结过了鬼门关便上一条路叫黄泉路,路上盛开着只见花,不见叶的彼岸花。花叶生生两不见,相念相惜永相失,路尽头有一条河叫忘川河,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桥分三层,上层红,中层玄黄,最下层乃黑色。愈下层愈加凶险无比,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生时行善事的走上层,善恶兼半的人走中层,行恶的人就走下层。

    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望乡台边有个亭子叫孟婆亭,有个叫孟婆的女人守候在那里,给每个经过的路人递上一碗孟婆汤。忘川河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喝下孟婆汤让人忘了一切。三生石记载着前世今生来世。走过奈何桥,在望乡台上看最后一眼人间,喝杯忘川水忘却今生。要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过不得奈何桥,就不得投生转世。凡是喝过孟婆汤的人就会忘却今生今世所有的牵绊,了无牵挂地进入轮回道开始了下一世的轮回。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一生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今生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阳间的每个人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一只碗,碗里的孟婆汤,其实就是人在世时候一生所流的泪。

    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会落泪: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爱。孟婆将他们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煎熬成汤,在他们离开人间,走上奈何桥头的时候,让他们喝下去,忘却活着时的爱恨情愁,干干净净,重新进入六道,或为仙,或为人,或为畜。

    不是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汤。因为这一生,总会有爱过的人不想忘却。孟婆会告诉他:你为她一生所流的泪都熬成了这碗汤,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对她的爱。来的人眼中最后的一抹记忆便是他今生挚爱的人,喝下汤,眼里的人影慢慢淡去,眸子如初生婴儿般清彻。

    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你可以不喝孟婆汤,孟婆会答应你不喝孟婆汤。但孟婆必须在你身上做上记号。这个记号就是脸上点个酒窝、脖子后面点颗痣、或者就是胸前点颗痣。但你必须跳入忘川河受水淹火炙的折磨,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你或许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见她,她看不见你。千年之中,你看见她走过一遍又一遍奈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你盼她不喝孟婆汤,又怕她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千年之后若心念不灭,还能记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间,去寻前生最爱的人。

    所以请珍惜身边有"记号"的那个人,无论是亲人、恋人、还是朋友,因为他(她)也许是你前世的恋人,经过千年等待,终于能出来寻找,前世情缘未了的那个恋人,来完成前世未了的心愿。故请你永远不要去伤害他,因为不是谁都有勇气跳入忘川河,饱受千年煎熬之苦的。一般来说,苦情痣在脖子正中间,如果右手臂上有颗痣或者左肩膀有块胎记就更为准确,她们此生只是为了找到前世的恋人再续前缘,经过千辛万苦,肯定会等到对方,同时,另一伴一般在脸上会有一棵泪痣。她们遇见彼此可能只是一瞬间但感觉认识了很久,经过磨合,她们最终将过上极为幸福的生活。甚至后世依然可以在一起。

    王凌雪承认这段故事让她哭了很久,她也更加珍惜那个爱她等她的人,于是想早日去济南看看那个傻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