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我在七零靠签到致富 > 第234章

第234章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老一辈儿留下来的话,多多少少还是有点道理的。

    一个妇人拍了拍大腿,对苏老太这话稍稍有些无语。

    但谁让那么出息的闺女是从苏老太肚子里面爬出来的呢?

    尽管她觉得苏老太在唬她,但她还是说道,“真就没有别的什么秘诀啥的?”

    在场的妇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苏老太,那模样像是在说,对啊,苏老嫂子,你就说说嘛,我们也想知道。

    苏老太下意识的就说道,“那必须没有啊,我家宝贝闺女打小就聪明,在成绩这一方面啊,就从来没有让我费过心。”

    苏老太突然想起,自家宝贝闺女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算不算。

    大队里面的妇人都快要怀疑人生了,难道读书这件事情就只能看天赋?

    苏老太话锋一转,突然说道,“不过……”

    在场的人,不管是老娘们儿们还是小媳妇儿们眼前一亮,“不过什么?”

    妇人们是这样想的,知道了方法,他们可以回去让家里面孙子孙女们照做啊。

    小媳妇儿也是同样的想法,她们虽然有的还没有生小孩,有的小孩才几岁,但她们可以学学啊。

    她们相信,学会了之后,总有用到的一天。

    见勾起了大队里面的人的好奇心,苏老太这才说道,“不过,不过我家暖宝儿啊,从学校里面回来,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就一刻没有把书放下过……”

    听到这话,妇人把自家的孩子和苏家那老闺女对比了一下。

    突然她们都有些脑壳痛,他们家的小兔崽子,一回来饭都恨不得不吃,放下书包就到处跑去玩。

    什么爬树掏鸟窝啊,下河捉鱼捉螃蟹啊……等等等等。

    就没有他们不干的。

    一天到晚,到处鬼混。

    他们又突然想起了家里面的姑娘们,一回来,洗完做饭扫地什么的,样样都做。

    对比起来,她们咋看自家的小子那么不顺眼呢?

    果然,还是生闺女好。

    闺女才是她们的小棉袄,儿子什么的就是一个棒槌。

    不行,回去得让他们干活然后读书才行,就得给他们拘在家里。

    而且,她们记得,苏家那老闺女确实不爱在大队里面晃,她们以前还以为那姑娘是在偷懒呢。

    都十几岁的大姑娘了,还不帮着家里面的人做点事儿,别人家的姑娘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工分都可以挣个七八分了。

    看来,苏家那老闺女是在家里面学习啊。

    “还有啊,我记得当时大队里面还没有安电灯的时候,我就让我家老小子给我家暖宝儿买了一个台灯回来。

    哎哟,然后我家暖宝儿就学习到很晚很晚,我还是起夜的时候看到的,心疼得我哟,小心肝都是一颤一颤的。”

    苏老太想到这里,恨不得捂着自己的胸口,那段时间,她一度觉得自家暖宝儿瘦了呢。

    “啊,你家老闺女这么聪明了都还这么刻苦啊。”一个妇人说道。

    说起这个,苏老太就有些自得,“那可不?中考前那几天,我老闺女可是天天晚上学习到很晚的。

    而且那么热的天气啊,汗水那是一个劲儿的往下流,还多亏了我呢,拿着大蒲扇,给我家暖宝儿扇风。

    暖宝儿考得那么好,还多亏了我呢。”

    苏老太这么说的目的,不为别的,就只是想在大队里面显摆显摆,让大队里面的人崇拜她罢了。

    苏老太这话是夸张了,她确实是给苏暖暖扇风了。

    但却没扇多久,因为苏暖暖买了恒温手链和电风扇。

    她也就没有再给苏暖暖扇风了。

    但这些事情,大队里面的人不知道哇。

    大队里面的人一听说啊,都赞叹不已。

    “苏嫂子,你可真伟大啊,就像领导说的那样,能顶半边天,你可算是顶了老苏家的半边天啊。”一个妇女对着苏老太竖起了大拇指,说道。

    “是啊是啊,苏嫂子,你真会教孩子呢,咱们大队啊,谁也比不上你。”

    就是比不上苏老太,不然,大队里面怎么没有人教出来状元呢。

    不行不行,今天苏老嫂子说的话,她们得记下来,她们得回去教教自家家的孩子。

    万一,也能教出一个状元来呢?

    苏老太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听到别人夸她,她怎么会不高兴?

    苏老太听了这句话啊,笑得脸色的褶子都出来了。

    “那可不,虽然我们老苏家都已经分家了,但是在没分家的时候,我那还不是里里外外一把抓啊。”

    说起这个,苏老太就非常自得,像她这么贤惠而又能干的老太太,已经不多了。

    说到这个话题,大队里面的老太太就耐不住好奇,问道,“苏嫂子,你们家怎么就分家了呢?”

    “是啊,而且还是把儿子们都给分出去。”这把儿子们分出去了,谁还给他们养老啊?

    这个问题,还是自老苏家分家以来,第一次正面问起过。

    以前她们也在后面议论过这个话题,但从来没有问过苏老太。

    毕竟,议论别人总比正面得罪别人好吧?

    所以,这次有人先开口问了之后,她们就顺着杆子问道。

    “你们是不知道分家之后我们老俩口有多快落!”苏老太可能是太高兴了,说出的话都带着口音出来了。

    “快乐?哪里快乐了?”

    一群妇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问道。

    “分家了之后,你们发没发现,我和我家那口子都很少去上工了?”

    其他人点了点头,她们确实发现了,分家之后,苏老哥和苏嫂子确实没有像之前那样,天天来上工了。

    苏老太挑眉,恨铁不成钢的说,“这不就是我们分家之后的好处之一?”

    分家了之后,难道不用上工挣口粮了?

    那他们吃什么?

    “不上工挣工分,那吃什么?”一个妇人问道。

    “当然是儿子们的孝敬粮啦。”苏老太理所当然的说,“难不成我们把他们养那么大,还不让他们还我们一点了?”

    应该,怎么不应该?

    他们生儿子,还把他们养到那么大,不就是为了,等他们老了之后养他们吗?

    所以,她们觉得,苏老太这话说的,没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