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欲壑难填 > 第二十二章安居乐业

第二十二章安居乐业

    郑新一行七人中午十点整走下飞机,办公室主任乔蕾派来了两辆车到机场接他们。

    郑新回到家,老婆王梅非常高兴,温柔的问这问那,吃的怎么样,睡得怎么样,事情办得怎么样,累不累等等。

    郑新回到家,深切的感受到了家的舒适、温馨、轻松。

    他拿出财务科长给每个人买的礼品,郑新的是两份,每一份都是大大的两个袋子,无非是全聚德的烤鸭、桂花陈酒、稻香村的糕点等等具有北京特色的东西。

    郑新说:“他们知道我的双方父母都在本市,就为我买了两份。今天是星期天,正好你休息,中午我们到你妈妈家吃烤鸭去。明天或者后天我带着烤鸭自己去我妈家。我比你时间方便。”

    王梅听了就更高兴了,“你刚刚下飞机中午在休息,我们晚上去吧,我给王丽、王华打电话,看看他们谁能去。中午你想吃点什么?我马上做。”

    “晚上去也好,中午我们就吃点简单的吧。”

    小别胜新婚,中年夫妻不至于像年青人那样一见面首先去床上,然后在做其他的事。然而郑新和王梅简单吃完中午饭,到床午睡时还是脱得精光,抱在一起了,淋漓尽致地欢爱了一次。

    晚上,王梅姐妹三家都回到了父母家,除了从北京带回来的烤鸭、酱菜,三姐妹又动手做了几个菜,清蒸桂鱼、全家福、孜然烧牛肉、家常黑白菜、山东大拌菜、蒜泥茄子、冬瓜羊肉汤,八菜一汤。

    袁立见到郑新既不好意思又要热情,郑新故意问:“袁立这几天忙不忙啊,没约几个人喝点呀。”

    袁立连忙说:“姐夫,我这酒量还喝啥酒哇,以后姐夫还得多管管我。”

    郑新说:“你的酒量也可以,我还管你呢,我一天到晚的喝酒。”

    “我和你不一样,喝酒就惹事,不能再喝了。”

    “我们有啥不一样的,你该喝还要喝,这个社会谁能离开酒桌呀。别说咱们,就是那些比咱们有权的,比咱们有钱的不都在喝吗。今天谁离开了关系都寸步难行,离开了酒桌就离开了人群,离开人群你还能干什么?现在是好事要喝酒,坏事要喝酒,大事要喝酒,小事要喝酒。领导来了要喝酒,同事之间要喝酒,同乡见面要喝酒,朋友之间更是常喝酒。喝酒的理由比天上的星星都多,喝酒的方式可谓百花齐放,喝酒人的组成超越了人类的猜测能力。酒成了今天社会运行的润滑剂了,没有酒这个社会好像不能正常运转了。但是你不能乱喝,不能和谁都喝,也不能和谁喝都要往多里喝,在喝酒前心里就要有谱,不然就会出现上次的错误。”

    袁立佩服地说:“谢谢姐夫的指教,以后我一定要多加小心。”

    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尤其是父母就更高兴了,饭桌上欢声不断,笑语迭起。

    郑新观察到王华虽然脸上笑着,嘴里说着,但眼睛里却流露出一丝忧伤。

    吃完晚饭回到家,王敏说:“我怎么感到王华好像有些不高兴似的。是不是和袁立上次喝酒有关呢?”

    郑新说:“我感觉她挺高兴的,嘴也没闲着,和平时一样啊,袁立喝酒的事现在也没什么了,再说了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王敏也没再说什么。

    昨天下午午休后,郑新给在省城住院的局长打电话问候一下病情,汇报一下去北京的情况,请示一下下一步的工作,其实也是打听一下什么时候回来上班,自己好交权,局长的意思是他一时半会不能上班,单位的事他就不操心了,一切让郑新自己决定。

    周一早晨上班,郑新来到单位,乔蕾敲门进来:“呵呵,领导回来了,这几天很辛苦吧!”

    “辛苦谈不上,但是不如在家舒服,和领导在一起,也不敢随便走。”

    “呵呵,我过来看一下,领导有什么指示,我安排一下。”

    “乔蕾又有进步,跟我也学会客气了。”

    “从北京回来的领导我能不客气吗。呵呵。”

    “别客气了,我们认识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九点吧,我们开一个会,听一下前一段时间的工作情况,研究一下这周的事,通知一下正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你这里有什么事要说的吗?”

    “没事,我安排去了。”

    九点整郑新拿着工作日记本走进会议室,这是他临时负责全局工作近一个月以来第一次召开全局工作例会,而局长在家时基本上是一周一次,他觉得自己暂时管一管,不能太认真,太认真了让人笑话。工作呀、纪律呀说得过去就行了,较真不得,自己还要摆正自己是个副手的位置。

    昨天和局长通话后,他觉得自己不得不简单的抓一下工作。

    他坐下后,环视了一下全场,正科级干部基本全到了,除了一个正处级调研员外,二个副局长、总工程师、两个副调研员、享受副处级待遇的局长助理,所有副处级以上的干部也全部到齐。

    郑新明白除了那些各科室长们是为了会议内容而来的,这些副处级以上的干部就是给他这个副手的面子,谁不来郑新也会记在心里的,那是他对郑新的蔑视。

    郑新要是一把手,你不来还真无所谓。

    这也可能和他这次跟市长去北京有关,不要说下一任局长的位置和他有没有关系,就说这次去北京,在很多人看来他极有可能和书记市长拉近了关系,将来就有可能被重用,现在他主持招开的会就不应该缺席,谁炒股,还不优先选潜力股呢。

    郑新是一个副手,他主持会议是不会过问谁来谁不来的,他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他看到人来的很全,就故意问人事科长刘大光:“大光,人到齐了吧?”

    “到齐了,局长,好像不缺谁。”

    郑新笑了,“我看今天开会人来的很全呀。咱们开会,就三个内容,一个是有一份省政府文件、一份市政府文件要向大家传达。一个就是各科室把最近工作简单的说说,让大家都知道一下我们都干啥了,遇到了那些问题。同时也说说下周的工作。”

    会议结束后,郑新回到办公室,在走廊他就看到了有个人站在他办公室门口,他走进一看,这个人很面熟。他就不冷不热地问到:“你找谁?”

    “我找你。”

    “找我?”

    他想问你是谁,找我干什么,他突然认出来眼前这个笑盈盈看着他的人是谁了,这不是在一个村子长大的孩子、小时候的玩伴,现在人们习惯称之为发小的严老歪吗?模样还基本没变。

    “你是小龙,你好。”

    “你好,小新。”他们紧紧握手,四目相视而笑。

    “快进屋,什么时候来的?”

    “我来有一会儿了。”

    两个人进屋后寒暄问好,郑新倒茶递烟。

    郑新问了严老歪的情况,严老歪说:“在老家种地也不挣钱,很多年前就出来了,跑过广东,在北京、上海也干过,连新疆、西藏都闯过。这些年苦没少吃,罪也没少遭,钱也挣了,也都花了,时光都过去了,人也变老了。”

    郑新为像他这样农村孩子出来闯,很不容易感慨了一番。严老歪虽然心思有点歪,他终究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吃苦受累挨欺负,他都一定经历过。(未完待续)